1、下列溶液中,溶质为气体的是
A.硫酸铜溶液
B.石灰水
C.碘酒
D.盐酸
2、下列物质中,能盛装在铁制容器中的是
A.硫酸铜溶液
B.盐酸
C.氯化镁溶液
D.硝酸银溶液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食盐水
B.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
C.矿泉水、河水
D.净化后的空气、臭氧
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钢铁生锈
C.水蒸发
D.蜡烛燃烧
5、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eTiO3(钛酸亚铁),其中钛(Ti)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5
6、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铝可以制成铝箔是因为其具有延展性
B.生铁的熔点比纯铁的低
C.不锈钢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D.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7、工业上用NO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NO与的分子数之比为1:2
B.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C.转化过程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理论上,、
足量可以将NO、
全部转化为
8、有a、b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现向a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两支试管。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9、中国古籍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熔点高
B.难溶于水
C.黑色固体
D.可燃性
10、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豆油
B.奶粉
C.食盐
D.花生酱
11、春节临近,喜在千门万户中。下列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放鞭炮
B.剪窗花
C.堆雪人
D.放风筝
1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水
B.铁
C.二氧化碳
D.氯化钠
13、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下列物质在水中能配成浅绿色溶液的是
A.硫酸铜
B.氯化亚铁
C.植物油
D.铁粉
14、下列生活应用或生产活动,蕴含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生活应用或生产活动 | 化学知识 |
A | 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 发生了分解反应 |
B |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 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
C | 用铜作导线 | 铜能导电 |
D | 炭炉烧烤时,用扇子扇炉火 | 提高木炭的着火点 |
A.A
B.B
C.C
D.D
15、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氧气和臭氧混合后属于混合物——物质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分子
C.乘坐飞机时携带的膨化食品的包装袋鼓起来了——气体分子体积变大
D.金刚石和石墨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6、如图是与电动汽车发展密切相关的锂元素的信息,下列关于锂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
B.核电荷数为3
C.质子数为6
D.属于非金属元素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过滤
18、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氯酸钾、液氧
B.清新的空气、五氧化二磷
C.澄清石灰水、水泥砂浆
D.水、稀有气体
19、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某新能源汽车定位系统应用了一种新型材料氮化铝(AlN),则氮元素和铝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20、经科学检测证实,在冬虫夏草中含有丰富的“镁”,这里的“镁”是指
A.原子
B.元素
C.单质
D.分子
21、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下列事实与微观解释不符的是
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乒乓球内气体分子体积变大
C.液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22、“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用Vc泡腾片演示了实验。Vc泡腾片中含有维生素C(C6H8O6)。下列有关维生素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B.维生素C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维生素C分子中碳、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3:4
23、化学变化创造物质。下列转化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的是
A.空气→液氧
B.自来水→蒸馏水
C.石油→煤油
D.高锰酸钾→锰酸钾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剧烈燃烧,引起爆炸
C.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
25、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无需用到的步骤是
A.静置沉降
B.吸附
C.杀菌消毒
D.蒸馏
26、我国发射卫星的火箭常用N2H4作燃料,N2H4在点燃时与助燃剂X能发生如下反应:。其中X的化学式是
A.O2
B.N2O
C.NO2
D.N2O4
27、请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或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1)硫元素:_________。
(2)2个氢原子:_________。
(3)3个镁离子:_________。
(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5)SO2中“2”表示:_________。
28、赵勤奋同学一家国庆节到郊外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遇到一些有趣的化学问题,请解答。
(1)野炊中,给泉水加热煮沸既可以消毒杀菌,又可以______________。
(2)他找来一些木柴发现怎么也烧不着,并产生大量的黑烟,这些黑烟是______________。
(3)铁匠铺中王铁匠告诉他,某铁的氧化物可表示为 FexOy、也可表示为aFeO·bFe2O3,经测:23.2克的此氧化物中铁的质量为16.8克。则x:y=_______。a:b=________(均填最简整数比)
(4)他用铁锹去挖野菜时,发现铁锹表面有一层红锈,红锈是由引起的____________。
(5)晚上放焰火时,镁条怎么也点不着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29、一定温度下,将 NaNO3 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后,溶液中各物质的变化情况填入下表。(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序号 | 溶液原状态 | 条件改变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 溶液质量 |
Ⅰ | 不饱和 | 加蒸馏水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Ⅱ | 不饱和 | 加 NaNO3 固体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Ⅲ | 不饱和 | 恒温蒸发溶剂后无晶体析出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Ⅳ | 饱和 | 加蒸馏水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Ⅴ | 饱和 | 加 NaNO3 固体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Ⅵ | 饱和 | 恒温蒸发溶剂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30、家庭厨房实际上就是一个化学世界,“柴米油盐酱醋糖”等都是化学物质。厨房内有一瓶无标签的液体,经步骤①:观察颜色与状态;步骤②:闻气味;步骤③:取该液体适量与一枚生锈的铁钉作用,看到铁锈逐渐溶解;步骤④:另取少量该液体与纯碱反应,发现有气泡产生。确认该液体为食醋。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①至④的四个步骤中,其中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来判断的有 (填序号,下同),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来判断的有 。
(2)在步骤②中能闻到特殊气味,这是因为醋酸分子 的缘故。
31、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如图所示: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25mL空气,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后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是 .
(2)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小组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
25mL | 22mL |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l%(填“>”、“=”“<”)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B.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C.加入红磷量太少;
D.装置漏气
(4)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学到的测量混合物中某成分含量的方法是 .
32、(9分)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请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请写出两个产物为MgCl2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 .
33、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含有人体必需的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经常食用可补充人体对铁等微量元素的需求。其中营养成分的具体含量如资料卡片所示。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木耳中所含的铁是指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2)计算与100g干木耳中的铁元素质量相等的硫酸亚铁(FeSO4)的质量为多少毫克。
34、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碳原子______;
(2)铵根离子______;
(3)硝酸钾______;
(4)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5、根据给定信息,回答后面的问题。
(1)在如图所示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当C为离子结构示意图时,若该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时,其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
(3)若微粒D中,Y=n+9,则由微粒DE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4)、
、
分别表示氢元素的三种原子,其数字表示的意义如图所示。
、
、
可简写成、1H、2H、3H。
①1H、2H、3H三种原子中,__________数目不等(填“质子”或“中子”或“电子”)。
②相同分子数的2H2和3H2分别与足量O2反应全部转化成水,生成水的质量前者______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后者。
36、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的水发生了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图B是水通电分解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试管1中气体的体积与试管2中气体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通过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
(3)图C是用来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其中活性炭可_______河水异味和色素,达到净水的效果。
(4)硬水给人们带来许多危害。日常生活中可用___区分硬水和软水,能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
(5)为了保护河里的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填序号)_______。
A 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 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 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 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37、某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从a处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右侧木炭燃烧:立即从a处改通氮气,燃烧的木炭熄灭。
(1)通入氧气时,左侧木炭未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
(2)加热时,右侧木炭通氧气燃烧,改通氮气后熄灭,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
(3)实验结束时,应进行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
38、已知一个氨气(NH3)分子的质量小于一个氯化氢(HCl)分子的质量,且分子运动速率和其质量成反比。已知氨气和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又知氨气与氯化氢相遇发生如下化学反应:(自色固体)。A中充满HCl气体,B中充满NH3气体,当反应发生时会看到有大量白烟生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白烟现象,应怎样操作?_______;白烟首先产生在_______(填“A”或“B”)瓶,原因是_______。
(2)若要在B瓶中产生喷泉现象,应怎样操作?_______。
39、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______?
(2)钛合金常用来制造人造骨,为什么______?
(3)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差异很大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40、你将选用哪种合金来制造下列物品?说明理由。
(1)外科手术刀
(2)防盗门
(3)门锁
(4)自行车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