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2013年3月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病毒,目前尚未有疫苗推出。我们应做好预防,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下列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是
A.牛肉、鸡蛋
B.白菜、苹果
C.米饭、面包
D.豆浆、油条
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D.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
3、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氢氧化钙、空气
B.冰水混合物、石油
C.干冰、氯化钠
D.生铁、二氧化锰
4、H2S是一种生命体系信号分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是
A.SO2
B.SO3
C.O2
D.H2
5、下列各组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鉴别NaOH和NH4NO3固体 | 取样,分别加适量水溶解,溶液温度降低的是NH4NO3固体 |
B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取样,分别加适量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软水 |
C | 鉴别木炭和氧化铜粉末 | 观察颜色,黑色的是木炭粉 |
D | 检验CO2 中混有的HCl 气体 |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HCl |
A.A
B.B
C.C
D.D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无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品红在冷水中比在热水中扩散更快
C.木炭与氧化铜粉末加热反应生成红色的铜
D.往滴有酚酞的水中通入氨气,溶液变红
7、为了践行“美丽中国”的理念,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势在必行。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8、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N2O3)是茶叶中特有的一种氨基酸,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下列关于茶氨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茶氨酸分子由26个原子构成
B.茶氨酸属于氧化物
C.茶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D.茶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9、第十九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中国杭州举行。传递火炬是亚运会的一项重要事项,本次火炬燃烧的物质是甲醇。甲醇可以燃烧,主要体现甲醇的性质是
A.无色无味
B.密度比空气的小
C.气体
D.可燃性
10、某农场计划用1万元采购氮肥,该地氮肥的市场价格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氮肥 | 尿素[CO(NH2)2] | 碳酸氢铵(NH4HCO3) | 硫酸铵[(NH4)2SO4] |
市场价格/元·t-1 | 2500 | 600 | 900 |
A.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
B.硫酸铵中氮、硫元素的质量比为7:16
C.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6%
D.购买尿素所含的氮元素最多
11、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化学核心素养形成的是
A.能量观: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B.守恒观:电解水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
C.模型与推理: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探究与创新: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12、下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用滴管取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试管洗干净后放回
D.检查装置气密性
13、考试要求使用的2B铅笔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熔点高
B.可燃性
C.难溶于水
D.常温下呈固态
14、已知CaS、KHSO3、CaSO4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n%,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n%
B.1-2.25n%
C.2.25n%
D.无法确定
15、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
B.氢气填充气球
C.汽油做燃料
D.用铁制作炊具
1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在空气中加热铜丝,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将带火星木条伸入5%过氧化氢溶液中,木条复燃
17、冬天下雪后,城市街道上会撒融雪盐(主要成分NaCl)以加速雪的融化。同学们为了探究融雪盐的融雪原理,在室温(20℃)时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 0 | 20 | 40 |
NaCl溶解度/g | 35.7 | 36.0 | 36.6 |
A.放置前,甲烧杯中形成的是溶液
B.放置后,甲烧杯中为氯化钠饱和溶液
C.放置后,甲、乙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D.本实验说明融雪盐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
18、气体能压缩在钢瓶中保存,主要体现了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9、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 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
实验设计 |
|
|
| |
选项 | A | B | C | D |
A.A
B.B
C.C
D.D
20、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碳元素的化合价
B.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21、甲醇汽油是将甲醇(化学式为CH3OH)和汽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汽车燃料。下列有关甲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醇是一种碳氢化合物
B.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C.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D.甲醇充分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2、下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水的组成
B.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
C.验证O2是否收集满
D.比较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
23、下列与金属材料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根据金属与稀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初步比较一些金属的活动性
B. 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C.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
D.口罩中的鼻梁条使用铝合金,是利用其硬度大、抗腐蚀性好的优点
2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B.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5、已知: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SO4=2Na2SO4+2H2O+O2↑。现有31.2gNa2O2与一定量CO2反应后,固体质量变为35.4g。向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的200.0 g稀H2SO4,产生气体通入过量石灰水中,得到15.0 g CaC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需密封保存
B.与CO2反应,生成O2的质量为2.4g
C.与CO2反应后的固体中Na2O2和Na2CO3的质量比为65∶53
D.与稀H2SO4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约为24.8%
26、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在口中嚼米饭或头时感到有甜味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使用天然气作燃料饭做菜
27、考古研究与化学密不可分。
2007年12月22日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成功打捞出水。下图是古船上的一些文物图片。
(1)上图中可以判断铁比铜活泼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能说明铁比铜活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沉船上铁锅生锈的主要原因是铁与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
28、量取 8mL 水,应选用_______________ mL 的量筒.除了量筒还要_______ (写仪器名 称).观察液体体积时,量筒应放在水平实验桌上,视线必须与量筒内_______ 最 低处保持水平.
29、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其应用十分广泛。
(1)铝的利用比铁晚。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下列_____有关。
甲:金属的活动性 乙:金属的导电性 丙: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
(2)相同的铁栏杆,为什么安装在南方沿海地区比安装在北方更容易生锈_____?
(3)为什么铝制品比铁制品耐锈蚀_____?
30、写出下列符号、名称
氮元素_____、三个碳原子_____、两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5个亚铁离子_____、四个镁离子_____、二个氯离子_____。
31、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3个硫原子________;
(2)碳酸根离子________;
(3)标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4)硫酸铵________。
32、污染物
_____、_____。
33、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中国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碳中和”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全部抵消掉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
①“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______(填序号)。
A.碳原子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活性炭
②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______(填序号)。
A.外出尽量选择公交出行 B.加大化石能源的使用力度
C.国家鼓励购买电动汽车 D.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
(2)袁隆平院士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水稻丰产离不开化肥,某品牌化肥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铵。
①该化肥属于______。(选“氨肥”或“磷肥”或“钾肥”或“复合肥”)
②该化肥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以免降低肥效,其原理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从营养角度考虑,大米能给人类提供的主要营养素为______(填序号)。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④“海水稻”富含硒,硒是人体必需的______(选填“微量”或“常量”)元素。
34、现有下列物质:①五氧化二磷;②氯化钠;③二氧化硫;④空气;⑤过氧化氢溶液;⑥冰水混合物;⑦液氧;⑧氩气。其中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含有氧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5、猜谜语并回答下列问题(填化学用语):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水,搅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
(1)在“我”中标出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写出石灰水中含有的阴离子符号:_______。
(3)写出“我藏在汽水里”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6、现有下列二组物质:①氧气和氢气;②自来水和汽水.请你任选其中一组,用两种方法来区别它们.
(1)你选择一组物质是 .
(2)你区别它们的两种方法是(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37、为演示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需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 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需称量 Na2C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mL(选填“10”“50” 或“100”)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2)上述图示序号①~⑤为配制溶液的相关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上述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以下操作中会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溅出
B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4)上述图示⑥⑦的操作从橡胶管喷出大量液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CO2常用于灭火,但镁着火不能用 CO2灭火,原因是它们能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镁和一种常见的黑色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8、如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装置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有________化学性质。
(4)实验室若用A装置和E装置组合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则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E装置应该用浓硫酸作干燥剂,气体应该从_________(填“c端”或“d端”)通入。
39、请你一起参与探究下面实验:
(1)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事先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____;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小明取下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的一瓶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应有的现象,请你帮他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试写出两条即可)_____,____。
40、已知可溶性钡盐有毒,不得误入口中,因此医院在作钡餐透视检查病人的胃病疾病时,除了可选用口服硫酸钡,能否选用口服碳酸钡?为什么?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