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实验室内很多物质的保存方法跟其本身的性质有关。固体氢氧化钠有以下性质:①白色固体 ②易溶于水,溶于水放热 ③有腐蚀性 ④易吸收水分而逐渐溶解 ⑤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实验室必须密封氢氧化钠进行保存的主要原因是以上的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含碳物质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含碳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油
B.大理石
C.干冰
D.天然气
(2). 下列CO2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灭火
B.人工降雨
C.制造纯碱
D.作气体肥料
(3). 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组成元素相同
B.化学性质相同
C.构成分子相同
D.都是有毒气体
(4). 下列关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表示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B.参加反应的CO与生成的CO2的质量比为1∶1
C.参加反应的CO与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没有变化
3、金属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冷水反应,应保存在煤油中、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4、利用氧化镁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其物质转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制得的氨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该方案便于NH3和HCl的分离
C.理论上每生成1.7gNH3,需补充4gMgO
D.理论上分解5.35gNH4C1,可获得7.3gHCl
5、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还原性
B.都可由碳和氧气反应生成
C.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可利用澄清石灰水进行鉴别
6、在“天宫课堂”第四课“球形蜡烛火焰”科学探究中,航天员用盖子盖在蜡烛火焰上使其熄灭,其灭火原理与下列灭火原理相同的
A.釜底抽薪
B.开辟隔离带扑灭森林大火
C.用沙土盖灭篝火
D.煤气灶起火,关闭阀门
7、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高粱酿酒
B.燃放烟花
C.干冰升华
D.牛奶发酵
8、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常温下,碱性溶液pH都大于7,则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C.化合物都由多种元素组成,则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则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9、铷原子钟是我国北斗卫星的“心脏”,铷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铷元素的符号为R
B.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D.铷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7
10、“安全重于泰山”,下列有关化学与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救火时不能贸然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火势蔓延
B.燃气泄漏后,应关闭燃气阀门并开窗通风
C.进入面粉厂时应严禁烟火,以防粉尘爆炸
D.扑灭图书档案失火,用干粉灭火器
11、下列仪器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细口瓶
12、乙酰半胱氨酸具有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用于咳嗽、痰黏稠不易咳出等疾病。下列属于乙酰半胱氨酸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结晶性粉末
B.有类似蒜的气味
C.易溶于水
D.还原性
13、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B.硫、氧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D.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
14、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材料中的石墨烯与金刚石组成元素相同
B.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或滴灌,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C.洗洁精能够清洗碗碟,利用了其溶解油污的原理
D.铝制品耐腐蚀,因为其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15、生活、生产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反应。下列涉及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酒精作燃料: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B.湿法炼铜: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
C.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镁+盐酸⃗氯化镁+水
D.生石灰作加热剂:生石灰+水⃗氢氧化钙
16、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的化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拉瓦锡
C.道尔顿
D.居里夫人
17、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金属是
A.汞
B.铜
C.铝
D.金
18、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
A.Cu
B.CO2
C.H2O
D.NaCl
19、下列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
2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37.5%
C.通过降温的方法能将乙的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21、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B.试管1和试管2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
C.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2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氧化铜
B.活性炭
C.铜矿石
D.自来水
23、安徽淮南的八公山豆腐名扬海内外,是经过选豆→泡豆→磨浆→滤渣→煮浆→凝浆等工艺制成,下列制作步骤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泡豆
B.磨浆
C.滤渣
D.煮浆
24、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S+O2SO2
B.C+2CuO2Cu+CO2↑
C.NaOH+HCl=NaCl+H2O
D.2KMnO4K2MnO4+MnO2+O2↑
25、“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用Vc泡腾片演示了实验。Vc泡腾片中含有维生素C(C6H8O6)。下列有关维生素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B.维生素C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维生素C分子中碳、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3:4
26、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A.铁丝
B.硫粉
C.红磷
D.木炭
27、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氮原子________;
②硫酸铁中的阳离子_________;
③三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
④过氧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8、(2分)下列图示是某学生在练习取用、滴加液体药品和加热操作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
(1)操作中有错误的步骤是 ;
(2)第二步操作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9、按下列要求填写正确的化学用语。
(1)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物质是______。
(2)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的两种物质是______。
(3)由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所形成化合物______。
(4)氯化钠中的阴离子______。
30、实验室里严格实验规定操作:
(1)使用酒精灯时,一旦酒精洒出并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 。
(2)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 ,也 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3)实验室里的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 ,固体 。
31、化学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早上,小明起床马上喝了一杯过滤后又烧开的水补充水分。过滤器中的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及过滤水中的杂质。
(2)喝水后,小明用家中的煎锅做早餐,可是发现铁锅上有些的铁锈,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Fe与空气中______(填化学式)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请写出一条能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______。铁制品一旦生锈,一定要及时清除铁锈,否则终将全部锈蚀,用稀硫酸除铁锈的方法______,在去除铁锈的过程中,铁制品不能长时间浸泡在稀硫酸中,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早饭后,小明乘坐爸爸新买的新能源汽车前往学校。
①汽车轮毂为铝合金材料,其优点是______。
②汽车中的电子控制系统中含有高纯度硅。它的工业制法是:二氧化硅与碳单质在高温条件下生成单质硅和一种可燃性气体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2、金属及其金属制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铜锌合金的外观与黄金极为相似,市场上一些不法分子以假乱真进行欺骗。利用简单的化学知识,将其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_______产生即可鉴别真伪。
(2)铝、铜、银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三种金属。对Al、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能达到目的的一组试剂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Ag、CuCl2溶液、AlCl3溶液
②Cu、AlCl3溶液、AgNO3溶液
③Ag、Cu、AlCl3溶液
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今有等质量铝、镁、铁、锌四种金属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稀硫酸反应(如图所示),用A、B、C、D代表这四种金属,则分别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3、用合理答案填空。
(1)地壳中含量居第三位的元素______。(写元素符号)
(2)2个氮气分子______。
(3)标出氢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4)中“2-”的意义______。
34、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
(3)3个氖原子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
(5)3个钾离子_____。
35、(5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4、BaCl2、NaCl、Na2SO4、(NH4)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A、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B、向实验A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C、向实验A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1)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
可能含有 ,一定没有 。
(2)实验C中生成的生成气体的名称是 。
36、2018年2月6日,我国台湾花莲发生6.5级地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1)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沉降、然后通过 ______ (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2)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入漂白粉(或氯气)等消毒剂,也可以通过______ 操作,既杀灭细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
(3)生活中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物质是______。
37、某化学兴趣小组如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E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乙烧杯中的物质应是________;
(2)某同学观察到图C中的溶液______,认为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
(3)另一位同学想用紫色石蕊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铜粉、锌粒进一步确定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
38、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________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钾遇水生成H2和KOH,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9、(9分)化学小组同学欲测定铜锌合金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1)甲方案:取10 g合金粉末,加入少量稀硫酸后,收集到0.1 g氢气,计算合金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5%。老师指出其测定结果不准确,原因是 。
(2)乙方案:取10 g合金粉末,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固体质量为9.9 g。计算合金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0、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成语。
釜底抽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钻木取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