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于1916年的一幅对联,作者写此对联意在说明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理由是袁世凯( )
A.公然复辟帝制 B.发动“二次革命”
C.掀起护法运动 D.出卖维新派
2、初二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的图片展。下图可归人下列哪一栏目:
A.少年出洋觅真谛
B.中原淮海建奇功
C.拨乱反正倡改革
D.一国两制定回归
3、一位国民党将领回忆:“忽然传来了八路军……大捷的好消息。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打了胜仗!当时石家庄的人民群众,以无比兴奋的情绪庆祝了这个胜利”,这场胜利是( )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淞沪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4、《全球通史》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5、民生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下列史实对解决民生问题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罗斯福新政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④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它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所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下列有关维新变法运动的作用,与此说法吻合的是( )
A.倡导变法强国,开始向西方学习
B.发展资本主义,揭开近代化序幕
C.宣传维新变法,促进思想启蒙
D.宣传民主革命,形成革命高潮
7、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是( )
A.观念开放,崇洋逐新
B.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C.全盘西化,倡导民主
D.政治改良,革除陋习
8、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下列图片中的文物出自北京人遗址的是
A.
B.
C.
D.
9、清末郑观应在一首诗中写道:“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诗中“东沟海战”的地点应是下图中(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0、1986年,国务院批复:“当前,特别要注意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浦东地区,要尽快修建黄浦江大桥及隧道等工程,在浦东发展金融、贸易、科技、高教和商业服务设施,建设新居住区,使浦东新区成为现代化新区。”该批复( )
A.拉开了上海对外开放的序幕
B.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着利于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
D.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1、历史上的五四爱国运动发生的导火线是
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 新文化运动 D. 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思想
12、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花岗起义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3、下列选项不属于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汉阳铁厂
14、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事件,其中发生在长征期间的是( )
A.嘉兴鼓航帆,南昌建武装
B.金沙水泊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15、标志着中国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的事件是( )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核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16、在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便利英国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直接经济掠夺的条款是( )
A.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B.割让辽东半岛
C.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7、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答案是( )
A.凡是毛主席的话,都是真理
B.真理就是领导说的话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之一
18、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对北京皇城、衙门、官府大肆抢掠,《永乐大典》 《四库全书》等遭到了损害。直至现在,还常有当时流往国外的中国文物在伦敦、巴黎等地被拍卖(见下图)。这说明八国联军侵华
A.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给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C.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北京条约》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D.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20、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合作共赢的倡导者,更是积极实践者。以下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成果的是( )
A.北伐的胜利进军
B.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D.抗日战争的胜利
21、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_______指挥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__________战役的重大胜利。
22、1950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________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23、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_____、开放_____的新发展理念。
24、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______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5、三个改造是农业改造 、 ______ 、 ______。
26、两次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国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时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重大事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填空题:
1.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_________。1862年成立的__________是第一所新式学堂。
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_;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___________。
3.领导虎门销烟的_________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历史上发动金田起义、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人物是___________ 。
28、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一五”期间,川藏公路、__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9、______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是 ______ 。
30、__________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1938年__________指挥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31、简答题: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清政府使中国近代屡败屡战的根本愿意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那些启示?
32、阅读下列题目,填上相关内容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_____
(2)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
(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_____
(5)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_____
33、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34、一个国家发展与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材料二: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摘自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待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裂开了的房子》
(1)材料一反映的俄国改革废除了什么制度?改革的领导者是谁?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提到的是日本历史上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日本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
(3)材料三表明林肯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什么?美国当时的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什么战争的爆发?
(4)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他之所以能当选总统,与林肯颁布的哪部法律文件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