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在《致巴特力上尉》中描述某次侵略战争的暴行时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圆明园)。一个进行了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图所示,1915-1918年申新一厂年收益逐年增长,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新式交通工具推动 B.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D.帝国主义国家给予了经济援助
3、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物是
A.鲁迅
B.李大钊
C.梁启超
D.陈独秀
4、一个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
C. 辛亥革命后
D. 《马关条约》签订后
5、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以下口号表达了洋务运动主张的是
A.“振兴中华” B.“自强”“求富” C.变法图强 D.三民主义
6、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7、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人民虎门销烟
B.打开中国大门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C.林则徐下令停止中英贸易
D.占领香港岛作为侵略中国建立据点
8、担任抗美援朝司令员的的我国领导人是
A. 朱德
B. 林彪
C. 彭德怀
D. 贺龙
9、农民可以高兴地说:“以后再也不会受地主的剥削了,因为这个阶级已经被消灭了。那么地主阶级在中国被消灭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
B.辛亥革命后
C.1950年土地改革完成后
D.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后
10、下列哪一年之后,“地主”就永远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
A. 1950年 B. 1951年 C. 1952年 D. 1953年
11、1964年,周恩来在一次谈话中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做对了,但我们的工作也出现了一些失误。”这段话中的“失误”是指(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2、下表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表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此次会议:
会议代表共662人 | 区域代表116人 |
党的代表165人 | |
人民解放军代表71人 | |
团体代表235人 | |
特别邀请人士75人 |
A.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B.与会代表具有广泛性
C.与会人数很多
D.与会派别很多
13、鸦片战争爆发后,广大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抵抗。其中,壮烈殉国的爱国将领是( )
①林则徐 ②琦善 ③关天培 ④陈化成 ⑤赵登禹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14、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要构筑“中国梦”。“中国梦”的主旨与下列历史上的口号或路线相符的是
①“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③“以阶级斗争为纲”
④“两个凡是”的方针
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A.②⑤
B.①②
C.①②⑤
D.③④
15、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打破“铁饭碗”和职工“下岗”等现象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这主要与我国的哪一重大变革有关
A.加强民主建设
B.农村经济改革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
16、小军总结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个事件的共同之处,其中正确的是( )
A.都要求学习西方 B.都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
C.都是在思想领域掀起的运动 D.都主张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7、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是( )
A.滇系军阀
B.直系军阀
C.桂系军阀
D.皖系军阀
18、“它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这里的“它”指的是
A.福州船政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19、1918年,一个被誉为“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发表了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使新文化运动进入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这个“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是
A.魏源
B.严复
C.李大钊
D.胡适
20、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俄国
21、根据提示完成填空或列举.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 ________________战役。
(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________________。
(4)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________________。
(5)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________________。
(6)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是 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___》的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__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 ),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 ),这一成果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24、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______ 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____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25、______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______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6、2002年,_____________(会议)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012年,_____________(会议)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7、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_______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8、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2年3月,______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
29、(1)观察图一,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战场:上甘岭 B、《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地点:板门店
(图一) (图二)
30、义和团在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
31、1840年以后,外国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一步一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哪场战争之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
(2)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是在哪场战争之后?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
(3)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是在哪场战争之后?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
(4)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32、民主与法治建设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保障,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哪部文献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此次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起了什么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什么?该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我国哪项根本政治制度?
(3)在哪一时期我国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践踏?举例说明。
(4)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探究,你认为要如何加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
33、(探究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一)
(1)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这次革命首先在哪里取得胜利?
(探究二)
(2)试从政权和政治制度的建设方面,简要评述孙中山领导的这次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功绩。
(探究三)
(3)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4、材料一:
(1)一座座丰碑,承载着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图一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建立的?图二纪念的事件标志着什么?图三体现的抗美援朝精神有哪些?
材料二:
甲:李援朝
我喜欢看电影《上甘岭》,因为我就出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乙:刘国庆
我是共和国同龄人,我的名字见证了那历史性的一刻。
丙:赵土改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终于在我这一辈实现了。
丁:贺西藏
我父亲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解放军,为纪念西藏人民的喜事,他给我起了这个名字。
(2)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记载着一段历史,往往蕴含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时代背景。请按照甲乙丙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来进行排序。请把上面提到的四件大事综合起来,确定一个探究的主题。
材料三:“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中国城镇居民拥有电器统计(台百户)
| 1985年 | 1990年 | 1995年 | 1998年 | 2000年 |
影碟机 | 0 | 0 | 0 | 16.02 | 37.53 |
电冰箱 | 6.58 | 42.33 | 66.22 | 76.08 | 80.13 |
洗衣机 | 48.29 | 78.41 | 88.97 | 90.57 | 92.52 |
彩电 | 17.21 | 59.04 | 89.79 | 105.43 | 116.58 |
(4)根据材料四,指出1985年后中国城镇居民拥有电器数量(台/百户)呈现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五: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5)根据材料五,“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材料六:中国入世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艰难的过程……我国从1986年申请加入世贸组织,一直谈到1992年没有任何进展……一直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后,入世谈判才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因为只有市场经济才能与WTO接轨。
(6)根据材料六,概括说明推动中国入世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材料七: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7)材料七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回答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材料八:我们在执行和平政策中的一些外交方针是:(一)“另起炉灶”。(二)“一边倒”。(三)“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四)“礼尚往来”。资本主义国家,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五)“互通有无”。(六)团结世界人民。
——摘编自周恩来《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1952年4月30日)
(8)材料八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中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材料九: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9)材料九中的“我”是谁?“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十:
(10))材料十中的科学家,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两位分别是谁?另外两位科学家分别有什么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