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铜川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从1978年到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143670亿元人民币,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35128元。这些成就取得的原因是(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一国两制”

    D.改革开放

  • 2、历史上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出的决策不包括(   )

    A. 决定了国旗、国歌

    B. 定都北平,并改名为北京

    C. 采用公元纪年

    D. 立即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3、“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与材料信息一致的是

    A.经济文化发展传播推动西欧早期大学的兴起

    B.13世纪西欧大学拥有完全独立的教育自主权

    C.西欧大学兴起推动了教育体制、文化的变化

    D.西欧大学拥有自治地位但仍受基督教会影响

  • 4、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B. 袁世凯掌握了强大的北洋新军

    C. 旧官僚的支持   D.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 5、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人口结构和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颁布了

    身份

    占农户总数的比例

    占有总耕地的比例

    地主、富农

    不到7%

    50%以上

    贫农、雇农

    57%以上

    14%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九五三——一九五七)》

  • 6、人们历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果用历史的眼光、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那么,下列哪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A.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向西方学习先进生产技术

    B.洋务运动是清政府为了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C.洋务运动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D.洋务运动虽然破产,但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7、下图邮票中的人物是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在欧洲航海家中最早到达中美洲和南美洲,他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麦哲伦 D.哥伦布

  • 8、近代史上我国的“大门”不断地被动开放。下列不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的是( )

    A.南京

    B.上海

    C.宁波

    D.厦门

  • 9、下列历史人物出席了1921年7月在上海(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秘密召开的会议,参加会议的共13人。这次会议的召开

     

    A. 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B. 拉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C. 使中国首次出现了革命政党   D.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10、如下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A.公元1912年

    B.公元1918年

    C.公元1919年

    D.公元1920年

  • 11、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某学校举行“光辉的足迹”图片展。下列四幅图片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开天辟地,伟大转折。香港回归当家做主开天辟地伟大转折       

            ①香港回归                      ②当家做主             ③开天辟地             ④伟大转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 12、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洒播的主阵地是()

    A.《民报》

    B.《万国公报》

    C.《时务报》

    D.《新青年》

  • 13、下面不是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的是(     

    A.邱少云

    B.黄继光

    C.杨根思

    D.董存瑞

  • 14、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鲁迅

    D.胡适

  • 15、千佛山风景区是济南三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因隋代开皇年间在此山山腰处修建“千佛寺”(今兴国禅寺)而得名。与之命名相关的宗教创始人是(  )

    A.耶稣

    B.张角

    C.穆罕默德

    D.乔达摩•悉达多

  • 16、观察如图,其中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废除农奴制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17、人民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目标是

    A.歼灭一切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B.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延安的进攻

    C.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进攻

    D.歼灭南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 18、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这一组织”是( 

    A.中国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国民党 D.中国光复会

  • 19、华清池之所以名扬天下,不仅因为它曾经适杨玉环的浴池,更因为这里曾经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事变发生的住要原因是 ( )

    A. 日军对南京人民进行血腥大屠杀

    B. 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的联合抗日主张

    C. 蒋介石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红军

    D. 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 20、我国为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状况而实施的工程是

    A. 南水北调

    B. 青藏铁路

    C. 西气东输

    D. 西电东送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会议。

    (1)会议召开后,中国开始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

    (3)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22、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所有制。

  • 23、议题:总结历史经验,制定党的_______

     

  • 2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犯下了许多不可饶恕的罪行,其中包括:1860年,_____火烧圆明园。_____侵占我国东北和西北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 25、1912年(即民国________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____》.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26、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________三个阶段,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 27、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______,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______(人物)周围形成了一个反革命集团,阴谋策动反革命政变,夺取最高权力。

  • 28、《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中的①处是___________(地名);《第一个五年计划 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的②处是___________(地名)。

  • 29、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__(人物)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 30、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中国伟大的农业科学家()院士去世,享年91岁。他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也有重要贡献,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什么?

  • 32、红军长征开始的原因是什么?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针对这个问题,某班同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下面请你跟着他们一起来研究下面一些问题:

    (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请列举1839年以来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至少两位)

    (2)中国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为什么会一再失败?请至少答出两点原因。

    (3)结合上述图文材料,谈谈这些运动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读图题(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 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发生在何时?标志性意义是什么?

    2图2照片拍摄于哪一重大事件中?陪同毛泽东前去的还有谁?结果如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