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项是( )
A.我们希望县委县政府政府加大教育精准投入,实现我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不可不以为然,否则将错失发展良机。
B.迎着多少冷眼与嘲笑,从未放弃心中理想,海阔天空,你与我共在。
C.赣南采茶戏中丑角的生动、含蓄、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动作,常令人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
2、对下面课文的分析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分析这篇回忆性散文要注意区别作者的双重眼光,一是儿时的眼光,二是写作时的眼光。
B. “憎恶”“讨厌”是作者儿时对阿长的全部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
C. 鲁迅以写作时的眼光去观照自己的儿时和阿长的,含蓄而意味深长表达了对长妈妈的同情与怀念之情。
D. 作为一个连真正的姓名都很少有人知道的下层劳动者,她善良、真诚、热爱和关心孩子,鲁迅对她的赞扬又是如此的热烈和真挚。
3、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描绘了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B.《海底两万里》作品中“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海底观美景”“征服‘星期五’收为奴仆”等情节极富幻想,引人入胜。
C.尼摩船长第一次见到阿龙纳斯、尼德·兰以及康塞尔时,装作听不懂法语、英语、德语、拉丁语等语言的原因是尼摩船长处事慎重,想要多了解三人的情况再做决定。
D.尼摩船长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可见他是一个有正义感和反抗压迫的战士,具有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听了这个笑话,大家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B. 刚刚挨了老师的批评,现在又丢了自行车,真是祸不单行。
C. 早晨登上高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极目远望,心安理得。
D. 走进世博园,看到栩栩如生的鲜花,令人流连忘返。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彷徨(huáng) 卓越(zhuó) 燕然勒功(yān) 钻之弥坚(mí)
B.田垄(lóng) 斑斓(lán) 亘古不变(gèng) 酣然入梦(hān)
C.昼夜(zòu) 咳嗽(sòu) 深恶痛绝(è) 义愤填膺(yīng)
D.选聘(pìn) 咀嚼(jiáo) 鲜为人知(xiān) 慷慨淋漓(gài)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题目中的“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C. 陆游,号放翁,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卜算子·咏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示儿》等。
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是19世纪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个工作小张是最合适的,所以尽管有风险有细节要考虑,她也当之无愧地接下了。
B. 病菌虽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对人的危害却是非常严重的。
C. 他在辩论会上旁征博引,锋芒毕露,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D. 我心不在焉地扫了一眼优秀作业名单,居然发现我的作业被表扬了。
8、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①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②于前,不可类③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①鬼魅:鬼怪。世俗迷信的人以为人死成鬼,物老成魅。②罄(qìng):显现,出现。③类:似,像。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公亦以此自矜 (2)尔安敢轻吾射
(3)客有为齐王画者 (4)画,孰最难者
【2】请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3】阅读(甲)(乙)两篇短文后,谈谈你对“难”与“易”的理解。
9、古诗文默写。
(1)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石壕吏》)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昴《登幽州台歌》)
(3)通过《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表现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带“雨”字的连续的两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王(节选)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框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袋,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1)作者说:“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老王送的鸡蛋真的“多得数不完”吗?作者这样说有什么含义?
(2)从修辞角度品析文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3)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一定要付钱给老王,因为“钱”是作者尊重老王的诚实劳动、表达谢意的方式,也是对生活窘困的老王表示同情和关怀的物质手段。
B.“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了作者与老王见面时气氛的尴尬和内心的无奈。
C.作者详写了老王去世前一天硬撑着带着香油和鸡蛋来“我”家致谢是因为这一片段最能见出老王的心地善良。
D.“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从这“抱歉”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具有善良的品格。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因为和你平坐过
李雪峰
①巷口前的街上,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大众餐馆。蜂拥在这里的,多是一些拎着安全帽,挽着裤角,衣服上落满了斑斑点点灰色泥浆的民工。
②我家就在距巷口不远的地方,因为平时太懒散,早餐和晚餐很少做,所以常常就近到巷口的小餐馆里草草地吃一点。
③有一天傍晚,我赶到巷口的小餐馆时,正值民工们晚餐的高峰期。我要了一个馒头和一碗稀粥,在店里找了两个来回,也没有找到一个闲置的座位来。已经熟识的老板娘不好意思地跟我解释说:“真不巧,没有座位了。”然后又征询地笑着给我解围:“要不,我让谁给你腾出一个座位来?”我还没有来得及阻止,她就对着店角一个餐桌上的人叫起来:“王大山,你端上碗去外边吃去!”那个正埋头吃饭的人抬起头向我和老板娘望过来。那是一个五十来岁的汉子,虽说赤着脊梁的身板看起来还很壮实,但头发已经有些花白稀疏了。他局促地瞅了一眼端着碗的我,又瞅了正看着他的老板娘一眼,就端着碗站了起来,准备到店外去。我忙对他说:“大哥,你坐吧,我到外面去!”就抢着走到了店外。
④外面的确已没有了坐的地方,但站着吃饭我又不太习惯,心里试了几次,终于找到了一个空隙,也像那些民工一样,端着碗蹲了下去。刚吃了几口,旁边一个民工和我搭讪:“俺们这样习惯了,大兄弟这样蹲着吃真委屈了。”我笑笑说:“委屈啥呀,前些年在农村老家,哪顿饭不是这样蹲着吃的!”
⑤“啊,原来兄弟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旁边的几个民工高兴地说。有人说:“怪不得呢,要不兄弟能来这样的破地方吃饭?”有人说:“咱农村出来的,就是跟城里人不一样。”他们开始七嘴八舌地打听我的工作。我边吃边询问他们在哪个工地做活儿,工钱怎么样,能不能按时领到工钱。一会儿工夫,我们便熟络起来了。
⑥后来,我也不再刻意避开那些民工用餐的高峰期了。去了,有座位就坐下吃,没有座位,就跟那些民工一样,一手端稀粥,一手拿着馒头,和他们蹲在店外边谈边吃。
⑦深秋的时候,家里要装修房子,从城外拉回了一车细沙,要从楼下运到三楼去。妻子说,我找几个民工去,如今这民工要价狠着呢。不一会儿,她便带了几个民工过来。几个人也不说话,铲的铲,扛的扛,干了起来。妻子得意地低声跟我说:“这一堆沙运到三楼去,别人家至少要掏五百呢,我砍到了三百。”
⑧我笑笑说:“谁能狠过你啊!”
⑨沙子很快就运完了,几个民工边拍打身上的沙尘边往外走。妻子掏了三百元递给一个年龄稍大的民工说:“大哥,这是你们的工钱。”一个民工说,收一百吧。年龄稍大的民工立刻会意地笑笑说:“对,不就一会儿的工夫嘛,一百元就不少了。”
⑩妻子和我都愣了。见我们发愣,一位民工忙笑着解释说:“大哥不是经常和我们平坐着吃饭嘛。”另一个胡须黑黑的民工也附和说:“咱们都是打农村来的,要在咱们老家,这丁点的活儿,还收什么钱哩。”
⑪因为和他们平坐过?我愣了,妻子更愣了。
⑫平坐,或许是一种尊重;平坐,或许是一种亲近;平坐,或许是一种情感。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常常抱怨别人的狡黠,我们常常抱怨别人对自己的不公,我们常常感觉自己身陷生活与社会的连环漩涡,但你想没想过放下自己,让自己同那些来自社会各角落的人平起平坐过呢?
⑬和你认识或不认识的人经常平坐,和你的生活、社会平坐!因为这个世界上的每颗心灵都有温度,这个世界上的芸芸众生各有自己独特的光芒。
(摘自《文苑》2016年第6期,有改动)
【1】本文叙写了“我”和农民工哪些温情的故事?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文章对农民工的细节刻画非常突出,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3】有人认为文章第③段内容与农民工的叙写关系不大,可以删除,你觉得呢?请简要说明理由。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B.文章语言优美,辞藻华丽,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
C.文章视角独特,选材新颖,凸显人情美、人性美。
D.第七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中的“狠”的含义一样,都体现了农民工和妻子的狡黠。
【5】作者在篇末写道“你会发觉,这个世界上的每颗心灵都有温度,这个世界上的芸芸众生各有自己独特的光芒”,文中的农民工所拥有的独特的光芒是什么?请结合文中内容简要概括。
12、作文
请以“越来越 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如下:
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可灵活选用已学表达方式,或记叙,或抒情,或议论;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⑤字迹要清楚,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