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宣城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选(pìn) 果(shuò) 草(shuài) 热泪盈(kuāng)

    B.军(tiě) 问(jí) 午(shǎng) 妇皆知(rú)

    C.烦(zào) 愧(zuò) 如(pì) 慷淋漓(kǎi)

    D.粗(zhuō) 修(qì) 驿路(yì) 颠流离(pèi)

  • 2、依次填人下面各句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再次跨越了惊涛拍岸的海峡,( )了两岸和平发展的新纪元。

    ②读书要读熟读透,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这样才会化作生命( )的基础。

    ③(   )5月 29 日时,累计运抵四川地震灾区的消杀药品1942吨。

    A. 开辟  坚实 截至 B. 开辟  坚定  截止

    C. 开拓  坚实 截止 D. 开拓  坚定  截至

  •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校对(xiào) 吩咐(fù) 气氛(fēn) 锲而不舍(qì)

    B. 字帖(tiè)   诘问(jié)   丰饶(ráo) 目不窥园(kuī)

    C. 强迫(qiáng)   嗥鸣(háo)   憎恶(zèng)   潜心贯注(qián)

    D. 粗拙(zhuō) 哽咽(yè) 殷红(yān) 九曲连环(qǔ)

  •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邓稼先作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是当之无愧的。

    B.这段时间哥哥病了,姑姑家的小表妹又走丢了,我家真是祸不单行啊。

    C.偶发事件永远都是不期而至的到来,它们一般是由恐慌引起的。

    D.小猫屏息凝神,静静地等在洞口,老鼠刚出洞,它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了过去。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教育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B.三个学校的领导共同出席了运动会的开幕式。

    C.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大学充满了信心。

    D.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他从小就养成了体谅人的好脾气。

  • 6、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吝啬 侍弄 恍然大悟 疲倦不堪

    B.沐浴 云霄 花团锦簇 截然不同

    C.拆散 草垛 花枝招展 不求甚解

    D.造仿 嘹亮 美不胜收 翻来复去

  • 7、下面对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B.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C.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D.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颌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摘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摘自《庄子•达生》)

    (注释)①佝偻者:驼背的人。②承:(用长竿)取物。③蜩:蝉。④掇:拾取。⑤锱铢:古代重量单位,这里比喻极少的数量或极小的可能。⑥厥:通“橛”,断掉的树木。⑦株拘:断残的树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___________________

    (2)乃于神             凝: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他,但手熟尔。

    (2)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

    【3】(甲)文强调陈尧咨善射且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什么?

    【4】(甲)(乙)两文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 

    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 。 ( 韩愈晚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更刮目相待。  ( 《孙权劝学》)

    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过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2)默写岑参逢入京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一碗米粉》一文,完成小题。

    天有些冷了,父亲突然对我说,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了,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一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去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车站旁边就有卖米粉的,我说,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

    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店主看出了他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这样吧,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我一定把钱寄来给你。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

    父亲红着脸答应了。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来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姓杨。

    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位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父亲开始带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姓名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晚上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

    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真的找到了他。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老杨的头发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

    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

    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老杨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老杨使劲地点头,久久地握着父亲的手。

    返回途中,我的电话响了,是老杨打来的。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听说我们在找他,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

    挂上电话,我的眼中留下了两行泪水,那碗米粉的香味弥漫在我的周围,温暖着我

    1结合文意,说说你对选文最后一段画线句的理解。

    2“收了生意”的杨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你如何理解他这一举动?

    3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4选文以什么为线索?在情节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 11、温暖的滋味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候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1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概括这三件事

    2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

    3赏析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我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4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请你回忆生活中一张你喜欢的照片,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1)叙写自己真实生活中的故事,要有真情实感。(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