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祛除(qù) 宦者(huàn) 龌龊(wò) 缪贤(Miào)
B.列观(guàn) 赝品(yàn) 装帧(zhēng) 驽(nú)
C.岿然(kuī) 渑池(Miǎn) 睨柱(nì) 诀别(jué)
D.汤镬(huò) 倨(jù) 挟制(xiá) 袒露(tǎn)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本场比赛因为缺少大牌球员上场,场面沉闷,乏善可陈,更不要说有精彩的进球亮点了,观众大有上当受骗之感。
②邓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生,在这次课本剧演出中,她以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角色的理解,挥洒自如地演绎了剧中的女主角。
③上海书展没有繁文缛节,只在书展闭幕时,出版人、志愿者、活动负责人站在书展会场门口,欢送读者。爱书的人在现场得到了极大的尊重。
④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一场大雨猝不及防地突然降临,名为“小远”的安防巡逻机器人在雨中从容地“执勤”。
⑤真正聪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能管窥蠡测,他们能够正确预测事物的发展,或是发现事件背后的深层问题。
⑥怀着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愿望,金砖国家走到一起。坚持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金砖国家定能穿越世界经济的惊涛骇浪,开避未来增长的崭新航程。
A. ①③④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3、下面句中破折号的用法各不相同,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日——每年我总记得。
②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③你发的是断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④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A.表示解释 表示说明 表示中断 表示转折
B.表示说明 表示解释 表示中断 表示递进
C.表示说明 表示解释 表示中断 表示转换
D.表示递进 表示转换 表示中断 表示延续
4、“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句话是谁说的?( )
A.赵翼 B.司马迁 C.韩愈 D.龚自珍
5、《子夜》中刻画了一位拜金主义诗人,他是( )
A.雷鸣 B.张素素 C.杜竹斋 D.范博文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手 铐
汪海潮
乡长被抓走的那天,陈大明正在乡长办公室里向乡长汇报高岭乡旅游度假村的建设情况。陈大明清楚地记得,他刚刚汇报完第一件事,办公室的门就被撞开了,两个全副武装的公安走了进来,其中一个人手里举着一张逮捕令,走到乡长面前高声说:“你被依法逮捕了!”另一个人就马上拿出一副锃亮的手铐,“咔嚓”一声铐住了乡长的双手,然后不由分说地把乡长带下楼,塞进了楼下的警车,警车就“呜呜呜”地开走了。
乡长被抓走后,陈大明被县里任命为代理乡长,继续负责旅游度假村的建设。陈大明当上乡长后,眼前老是晃动着那副锃亮的手铐,虽然他与原乡长的贪污案并无牵连,但原乡长被抓的那一幕还是深深地刺激了他,他决心引以为戒。为防止自己意志不坚定,他还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到市场上买了一副仿真的手铐,挂在自己的卧室里,以警示自己。
果然,自从他当上乡长后,前来拜访的人便络绎不绝,有送名烟名酒的,有直接送现金的,还有以送给他妻子的名义送金银首饰的,他都一一回绝。其实他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妻子常年下岗在家,孩子今年又刚刚上大学,农村老家还有一个经常患病的母亲。事事都得花钱,可是他一个月的工资才一千多块,因此,他几乎月月都出现“财政赤字”。有一次,他感到自己实在顶不住了,很想赌一把,他已经把那个建筑商送来的一万元塞进了抽屉,但就在那一瞬间,他立刻想起了悬挂在床前的那副手铐,就赶紧又将钱退回去。
直到有一天,他的一个老同学到他家来玩,看到了那副手铐。那个老同学就问他:“你这是从哪买来的?”他直言不讳地告诉同学,是从一个地下的工艺品商店买来的。老同学就又将那副手铐把玩了很长时间,然后很认真地说:“没错,就是它,就是它!”陈大明一下子迷惑了,老同学就告诉他,其实这副手铐有着一段传奇的经历,它曾是一位海外华侨的传家之宝;它也不是普通的钢铁制造的,而是用一种稀有金属制成的,至于那位华侨为什么要把手铐作为传家之宝,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这副手铐值钱,最起码值五万元钱!
陈大明对老同学的话将信将疑,就带着手铐到市里一家最有名的古玩店里做鉴定。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老同学的话是真的,这副手铐真的很值钱!陈大明兴奋不已,马上将手铐以四万八千元的高价卖给了古玩店。毕竟,他太需要钱了!
有了这笔巨款,陈大明就可以从容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了,他把老母亲从农村接到自己身边,还请了一个保姆;他抽出两万元给妻子开了一家油米店,还给儿子买了一台电脑。他的生活压力没有了,他感到无比的畅快,也体会到了有钱的幸福。他从内心里深深感谢那个同学。
从那以后,老同学就成了他家的常客。老同学是个“能人”,陈大明对他是信得过的,很快就安排他承包了一项建筑工程。再后来,陈大明又发现了不少“能人”,一一让他们参与到旅游度假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旅游度假村很快建好了,开业的那一天,陈大明喝了很多很多酒。回家后又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到了那副手铐!第二天,他决定去把它赎回来,不论花多少钱!钱对他来说已并不成问题了。他找到了那家古玩店,但古玩店的老板告诉他,那副手铐他是代人收购的,早就被一位客商以五万元的价格买走了。不过幸好老板记下了那位客商在市里的地址,陈大明决定按图索骥。
陈大明很快找到了那座豪宅,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把他领到一个池塘边,并告诉他,主人就在那边钓鱼。他匆匆地赶过去,发现他的同学正在笑吟吟地等着他。他一下子愣住了,但嘴里却问道:“我的手铐呢?”老同学恰好此时钓起了一条大鱼,他一边收线一边拍着钓竿说:“那东西有什么好,我早已将它改成了钓竿。看,这钓竿多结实,五万块呢!”陈大明一下子明白过来,恨不得马上离开这地方,但他分明听到了老同学在喊他:“别走啊,陈乡长,中午咱们喝鱼汤啊!……”
在此以后的好多天里,陈大明眼前总是没来由地晃动着一副锃亮的手铐。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第一段中描写乡长被捕过程,其细节描写真实细腻,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声音都都给人难忘的印象。
B. 这篇小说在情节构思上颇具匠心,主人公从开始坚持不受贿,到最后发现自己中了别人的圈套,最终发现老朋友向他行贿,故事情节波澜顿生,高潮迭起。
C. 陈大明虽然吸取前任乡长的教训严于律己,但还是由于一时的糊涂,结果被别有用心的老同学设计了一条“鱼竿”,引了他这条“大鱼”上钩。
D. 陈大明因“手铐”而受贿,表面上看是不知情,但实际上骨子里还有着个人的私欲,从而告诉人们要不断加强自律,完善自我道德修养。
E. 这篇小说主题深刻,文章通过主人公因手铐”而受贿的故事,告诉人们即使真正廉洁的公仆,即便暂时避免了有形的刑具,却无法避开无形的刑具。
【2】小说插叙主人公陈大明的家庭情况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主人公陈大明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这篇小说以“手铐”为题,有主题表达、情节结构等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热恋的女子多情善感,看不到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饮酒》中陶渊明用“ _____ ”揭示了自己身居闹市却不闻车马喧闹的原因。
(3)“空明”一词语意丰富,在《记承天寺夜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中特指月光下的清波。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雍也》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他人与颜回身处贫困中的态度做了对比,突出了颜回高尚的品质。
(2)《离骚》中,屈原以服饰的更换暗示迷途知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古代文人墨客常常用“梦”这一意象抒发自己的情感,让作品具有朦胧的艺术美,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荀子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皆因心思浮躁,以此告诫世人学习务必专心。
(2)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面对群童“抱茅入竹”时的无可奈何。
(3)在《赤壁赋》中,苏轼与客在赤壁之下泛舟,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们常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来形容一个人临危受命,勇挑重担。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归乡途中舟行水面、风吹衣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还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3)苏轼在《赤壁賦》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与神仙相交、与明月永存的理想。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1).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
(2).古人对于后两句诗曾有“造语之奇,构思之巧”的评价,请结合后两句加以赏析。(4分)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与高司谏书(节选)
欧阳修
前日范希文①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②家,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③,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
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选自《欧阳文忠公全集》)
(简注)①范希文:范仲淹,字希文,时任天章阁待制。②安道:余靖,字安道,时任秘书丞。③师鲁:尹洙,字师鲁,时任太子中允。
(阅读指要)
本文节选自《与高司谏书》,是欧阳修写给高若讷信中的一段。高若讷当时任左司谏,范仲淹屡次上书批评时政,与宰相吕夷简冲突,被贬官,高若讷是谏官,不但不向皇帝进言,反而说范仲淹的坏话。欧阳修非常气愤,写了这封信。高若讷接到信后,上交给皇帝,欧阳修因之也遭贬官处分。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足下诋诮希文为人(_____________) (2)然后其疑遂决(_____________)
(3)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_____________) (4)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_____________)
【2】请按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句中“非”与“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句中“非”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B.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
C.觉今是而昨非 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下列句中“文”与“以智文其过”句中“文”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越人断发文身 B.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C.腐儒末学,文过饰非 D.距洞数百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3】“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他在朝为官,识大体有始终,让天下人都知道了。
B.他在朝为官,识大体知主次,有始有终,这是天下人所共知的。
C.他在朝为官做事,有始终,有依据,被天下人所承认。
D.他在朝为官行事,恪尽职守,这是天下人人知晓的事情。
【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
(2)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
【5】上文作者运用横向对比的手法,凸显出范仲淹与高司谏________________,尖锐地揭露了高司谏________的行径,表现了欧阳修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是一条质朴哲理;“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是俄罗斯的一句谚语。有人说一“实”当先可以胜过百“巧”;也有人说,实干加巧干,事半能功倍;还有人说,蛮干者也有实干精神。生活中,一些人脚踏实地选择实干,最终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一些人左顾右盼寻找捷径,反而兜兜转转、屡尝败绩,一些人莽莽撞撞一味蛮干,往往祸国殃民、贻害无穷。
作为当代青年,以上材料给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