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是( )
①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 ②黄土高原气温高 ③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④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生产方式和饮食习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③地区对应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某语文教师设计了以“春”为关键词的飞花令。下列学生列出的诗句中,所描述的景观与丁地区不符的是( )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劳动人民按节气安排生产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清明忙种麦,谷雨
种大田(玉米、高粱等)”这条民间谚语对应的地区是( )
A.甲和①
B.甲和②
C.甲和③
D.甲和④
【4】下列和甲与丁地区界线大体一致的是( )
A.种植业与畜牧业的界线
B.热带与亚热带的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D.1月份10℃等温线
【5】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
B.②地区普遍种植油菜和水稻
C.③地区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D.④地区沙尘暴频发
3、亚洲的人口分布不均匀,受自然、经济等因素影响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是( )
A.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B.东亚、西亚和南亚
C.东亚、中亚和南亚
D.东亚、东南亚和北亚
4、下列省(区)与简称、人民政府驻地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广西﹣﹣桂﹣﹣桂林 B.福建﹣﹣闽﹣﹣厦门
C.青海﹣﹣青﹣﹣兰州 D.贵州﹣﹣贵﹣﹣贵阳
5、下列河流中注入北冰洋的是( )
A.黑龙江 B.塔里木河 C.珠江 D.额尔齐斯河
6、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域基本分为( )
A.省、自治区、直辖市
B.县、乡、村
C.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县级市、自治县)、乡(镇)
D.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7、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
8、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 )
A.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B.柴达木盆地
C.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
D.河套平原和天山山麓
9、不同温度带和干湿区对于人们生产生活差异的影响很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苹果和柑橘是亚热带水果 B. 内蒙古自治区以畜牧业为主
C. 南方建筑房砖墙平顶,墙壁较厚 D. 寒温带作物熟制一年三熟
10、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 云南
B. 新疆
C. 江苏
D. 甘肃
11、值得骄傲的是,我国陆地面积与欧洲的面积差不多,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 )
A.美国、巴西
B.俄罗斯、加拿大
C.俄罗斯、印度
D.美国、加拿大
12、读甲、乙两河流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甲河②、③河段经常发生凌汛 ②乙河的⑤河段旱涝灾害频发 ③甲河比乙河有更高的航运价值 ④两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关于甲河流①、④处水能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④两地均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B.①地河流水量小,水能资源匮乏,④地河流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C.①、④两地均位于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④地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被誉为我国的“水能宝库”
13、民族风情往往成为地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下列能体现蒙古族的活动的是( )
A.
B.
C.
D.
14、暑假期间,刘华乘坐的旅游大巴在服务区休息.他看到车牌号为鲁H32504、粤B62809的两辆车.这两辆车分别来自( )
A.湖南、陕西 B.湖北、广西 C.河北、广东 D.山东、广东
15、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复兴之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发展中还是面临很多挑战,下列哪个不属于面临的挑战:( )
A.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B.区域发展不平衡
C.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D.地震、泥石流、旱涝灾害多发
16、我国南北方地区耕作制度(熟制)不同,主要是因为( )
A.土地条件的差异 B.热量条件的差异
C.降水多少的不同 D.生产技术水平的差异
17、长江干流水能最丰富的河段在
A. 源头至宜宾河段 B. 三峡河段 C. 宜宾至南京段 D. 下游河段
18、下列关于中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最北端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北寒带
B.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自北向南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C.我国东部的陆上邻国有日本、朝鲜
D.我国南北跨纬度近60度,东西跨经度50多度
19、我国的人口最多的省份是( )
A.北京市
B.上海市
C.广东省
D.辽宁省
20、图中,①②③所属县市判断正确的是( )
A.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
B.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
C.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
D.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
21、我国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是 __________;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湖;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是__________。
22、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_,西至_________南抵_________
23、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将世界上的190多个国家分为 和 .
24、在中国各类地形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
25、请选择最佳运输方式(在表中打“√”)
26、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7、中国共有多 个民族,其中 人数最多。
28、按要求完成表格。
29、我国共有 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族。
30、三大人种中,分布最广的人种是 ,美洲的土著居民是 .
31、读长江、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长江黄河各河段的分界城市,其中①是____,④是____。
(2)长江和黄河都共同发源于____(省区),该省区是我国的主要牧区之一,该牧区优良的畜种是____。
(3)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不会出现凌汛的是____,A附近有号称“塞上江南”的____平原,黄河从B____(填地形区)带走大量泥沙,水土流失严重,使下游地区成为举世闻名的“____”,有“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奇观。
(4)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称,简述长江中下游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32、读我国四大区域示意图(图甲)及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字母ABCD表示地理分区,诗句“烈日炎炎水难觅,平沙万里无人烟”描述的现象位于地区____(填字母)。
(2)图甲中①②③三地,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的是____(填代号)
(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它位于四大地理甲区域中的____(填名称);“三江”指的是长江、黄河、____,该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
(4)结合图乙我国“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该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填名称)。
33、读下面的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的四条曲线中,表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此线以西为 区,降水 。(填“多”或“少”)
(2)甲图的四条曲线中,表示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此线以东地形以 为主。
(3)甲图中曲线 是我国1月0 ℃等温线。
(4)下列数字有可能为图中E点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 )
①260 mm ②50 mm ③600 mm ④990 mm
34、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的乐章。”
材料二:南海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180个,石油地质储量约230亿吨—300亿吨,约占中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材料三:图为“中国海域示意图”。
(1)读材料一,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____平方公里,中国海洋国土面积约_____平方公里。
(2)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____、____、东海、南海。
(3)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____、中沙群岛、____。A____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领土。
(4)南海是我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图和材料简述南海的重要性。____。
35、读我国部分区城略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陇海——兰新线的起止点是连云港——__________,在甘肃段是沿_________山脉的山麓地带修建,在新疆段穿过了,_________山脉。
(2)兰州是_________省的省级行政中心,该省的__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乌鲁木齐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族(填少数民族名称)主要聚居的地区;该区域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________区,主要用于___________(选填“牧业”或“林业”)。
(3)出阿拉山口,铁路线连通到我国西北陆上接壤的甲________________(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