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一张初三毕业创意照片。利用视觉错位技术一次拍摄而成,不需经过后期再处理。在拍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手通过镜头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学生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学生通过镜头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东方红3号”是我国首艘,也是世界第4艘获得静音科考级证书的科考船。该船配有静音螺旋桨,其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不能在水中传播
B.噪声是指音调很高的声音
C.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次声波
D.该船的静音螺旋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3、如图甲是“探究某种物体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50℃时该物体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②熔化过程用了10min
③该物体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要小
④该物体在B、C两点时的温度相同,内能也相同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4、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战士口中呼出“白气”
C.深秋草叶上形成白霜
D.马路上洒的水变干
5、下列运动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B.钟表指针匀速转动
C.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的运动
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
6、考场中,你对周围环境进行了估测,正确的是( )
A.考场的气温为37℃
B.教室门框的高度约4m
C.身体的平均密度约
D.监考老师的体重约500N
7、如图所示是在“探究甲、乙两种液体质量跟体积关系”时做出的图像(两种液体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m甲=m乙,则V甲∶V乙=1∶2
B.若V甲= V乙,则m甲∶m乙=1∶4
C.由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成反比
D.若选取等体积的甲、乙液体配制一种混合液,这种混合液的密度1.25g/cm3
8、雨过天晴,荷叶上散落着许多水珠,它们大小不一,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晶莹剔透,如图所示。透过水珠看叶片,叶片上的纹理变粗了。此时水珠相当于一块(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玻璃板
9、小林爸爸驾车通过一段笔直的隧道时,看到路边限速牌如图甲所示,汽车速度表上指针的位置恒定如图乙所示,汽车通过隧道用时6分钟,不计车身长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B.隧道内汽车最高限速60m/s
C.汽车已经超速
D.隧道长度为4km
10、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
A.秒
B.米
C.千克
D.摄氏度
11、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几种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B.初一学生小明跑步速度约为
C.安静的教室里面声音约
D.雅安市年平均温度约为
12、匀速直线运动中,从速度公式得出的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D.速度大,运动的路程一定长
13、2023年12月21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在舱外,航天员开展天和核心舱修复任务时,和地面及舱内工作人员用无线电波进行通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物体不能振动产生声音
B.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厚厚的宇航服阻止了声音进入耳朵
D.用无线通讯可以让声音在太空中传播的速度更快
14、如图所示,一束激光过A点以入射角i=45°照射在液面,其反射光在固定的水平光屏上形成光斑B,如果液面下降时,则光斑B(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固定不动
D.无法判断
15、下列各组物体中均具有熔点的是( )
A.冰 铁 海波
B.萘 石英 沥青
C.铜 石蜡 水银
D.松香 食盐 玻璃
16、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猎豹飞奔
B.时间流逝
C.小草长高
D.茶香四溢
17、小明帮妈妈从冰箱中取出一块结满霜的冻肉,过了一会儿,冻肉周围开始冒“白气”,他在肉上撒了一些盐后,肉很快就“解冻”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白气”是水蒸气
C.冻肉熔化需要放出热量
D.撒盐是为了降低冰霜的熔点
18、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上面出现水珠
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
C.冬天无雾的天气,戴眼镜的人从温暖室内走到寒冷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D.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
19、为了探究声音的传声效果与不同介质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A.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弱
B.用力吹一根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体验声音的变化
C.用牙轻咬铅笔上端和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轻敲铅笔下端,比较两次听到声音有什么不同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20、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动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21、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 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 )
A.16℃
B.47℃
C.60℃
D.70℃
22、如图所示,为了培养学生安全出行的意识,某校携手交警大队组织开展了“安全才会快乐”的户外交警体验活动。体验者——中学生探探对有关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交通指示灯距离地面的距离约为3dm
B.绿灯熄灭后黄灯每次亮起的时间约为10s
C.探探的质量约为50kg
D.汽车鸣笛声音的强弱等级约为20dB
23、光刻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紫外光照射镂空掩膜,这样镂空掩膜会更明亮,调整镂空掩膜、缩图透镜的位置,恰好能使镂空掩膜缩小的像成在硅片,从而实现集成电路的“光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片相当于光屏
B.镂空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内
C.镂空掩膜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缩图透镜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
24、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没有注意看枪冒烟,当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的时间是14.00s,声音速度340m/s,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最接近( )
A.14.29s
B.14.00s
C.13.71s
D.13.90s
25、如图所示中,甲推乙,两人同时后退,说明力的作用是的___________;他们脚下的滑板车安装了小轮子是为了___________摩擦(填“增大”或“减小”)。
26、小明同学用了20 s的时间由一楼登上了6 m高的三楼教室,克服自身重力做了3000 J的功,则他的体重是__N,登楼的功率是__W。
27、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3m,此人离他的像 m.如果此人向镜前行走,他的像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8、用电子秤、一个玻璃杯和水,可以粗略测量油的密度。先后测出空杯,装满水、装满油的杯子的质量,数据如下表。杯子两次“装满”,是为了使被测量的油和水______相同。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油的密度是______g/cm3。(ρ水=1.0×103kg/m3)
空杯的质量/g | 水和杯的质量/g | 油和杯的质量/g |
100 | 300 | 268 |
29、如图所示的图象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象。分析图象前3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m;在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30、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_____,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31、当你漫步在池溏边,会看到池溏中的“白云”和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的鱼,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虚像;看到的“白云”是光的 形成的虚像(选填“折射”或“反射”).
32、小明同学在操场上散步,以___________(选填“小明”或“地面”)为参照物,操场边的树木是运动的;若他散步的速度是1m/s,合___________km/h。
33、声________(填“能”或“不能”)传递信息。
34、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人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说明在冰中加入盐后,冰的熔点会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白霜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35、如图所示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木块A分别在F1、F2和F3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1)请在图甲中画出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______。
(2)甲、乙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______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3)在丙实验中,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为2 N,则木块A对砝码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3 N,此时木块A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N。(砝码始终和木块保持相对静止)
(4)在同一次实验中,小明发现当用不同的速度匀速拉木块A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5)小明同学又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这样改进的好处是______。
(6)“创新”小组受到实验的启发,想要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底面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的底面哪个更粗糙”。他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将木块和铁块叠放,使其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图甲实验中,测得拉力F甲=4 N;在乙实验中,测得拉力F乙=5 N。
①甲、乙两实验中,木块、铁块叠放在一起的目的是______。
②在本次实验中,正确的做法是在______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调零。但是实验时,小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摩擦力。
36、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上,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14.4kg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14.4g,体积为20cm3,则:
(1)样本的密度为多少g/cm3?
(2)课桌的体积为多少m3?
37、1827年在日内瓦湖进行的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的实验是物理学史上著名的实验之一.如图所示,实验时两只船相距14 000 m,在一只船上,实验员往水里放一个可以发声的钟,当他敲钟的时候,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在另一只船上,实验员往水里放一个收音器,该实验员看到火药发光后10 s接收到水下的响声.
(1)求当时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
(2)实验结果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写出两个)
38、小明找来一个容积为500mL(1mL=1cm3)的空矿泉水瓶,称得其质量为18g,然后在瓶中装满食用油,称得油和瓶的总质量为418g,求该食用油的密度。
39、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敲击同一个音叉,如图(甲)所示为用较大的力敲击音叉时音叉振动的波形图,请在如图(乙)所示画出较小的力敲击时音叉振动的大致波形图.
(____)
40、(1)如图所示,图甲是某人沿斜坡滑雪的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该人所受重力G、支持力N和阻力f的示意图;______
(2)如图所示,某人在A处提起物体,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______
41、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