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车从P出发、乙车从Q点出发,甲乙相向而行,它们的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乙比甲早出发1秒, 甲到Q点时,乙未到达P点且距离P点1米,则此时乙到Q的距离为( )
A.2米
B.3米
C.4米
D.9米
2、2022年2月15日未满18岁的苏翊鸣获得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冠军,成为中国冬奥会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在颁奖仪式上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完整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大约为( )
A.10s
B.50s
C.5min
D.10min
3、向水面某点扔一块石头,和该点距离相等的人、鸟和鱼三者中,最先听到声音的是( )
A.人
B.鸟
C.鱼
D.同时听到
4、南明河畔的甲秀楼是贵阳的标志性建筑,在落日余晖下水中的倒影和地上的建筑物相得益彰。格外引人注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C.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若河面水位下降,水中的倒影变小
5、战斗机在空中高速飞行,要与加油机对接进行空中加油,已知加油机的速度是650km/h,则此时战斗机的速度应是
A.0
B.650km/h
C.620km/h
D.680km/h
6、为了规范交通行为,南宁市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
B.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C.凹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D.凹透镜,成缩小的虚像
7、下面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长约 26cm
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1 kg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 40℃
D.某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为 6s
8、下列数据与事实最接近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50cm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
C.人体的脉搏每秒钟大约跳动50次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m/s
9、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烧杯,杯中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乙、甲
1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B.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C.选用精密的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D.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11、PM2.5是大气中一种能够吸入肺部的颗粒,它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5( )
A.米
B.分米
C.厘米
D.微米
12、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虚像
B.当物体距透镜12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D.当物体从距透镜30cm处靠近透镜时,要得到清晰的实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13、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14、密度定义式由于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关于该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由公式可知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只要物质种类不变,任何条件下它的密度都不改变
15、下列所示的情景,解释错误的是( )
A.甲,自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乙,向停止沸腾的烧瓶底部浇冷水,水会再次沸腾,是因为瓶内气压降低,水沸点随之降低
C.丙,利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石油气液化
D.丁,体温计玻璃管横截面做成特殊形状,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原理,利于读数
16、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
B.一张课桌的高度大约为
C.靖边最冷温度可达到
D.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17、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8、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当纸片远离透镜时,光斑一直变大,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19、如图,甲鼓发声音调比乙鼓高,甲、乙相比,甲鼓皮( )
A.振动的频率一定较低
B.发声时的振幅一定较大
C.发声时的振幅一定较小
D.每秒振动的次数一定较大
20、唢呐(如图所示)是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之一,它发音嘹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唢呐,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色
B.吹奏唢呐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C.唢呐的发音嘹亮主要指唢呐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D.用钢琴和唢呐演奏同一个音符时,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21、如图所示,汽车正在使用倒车雷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
B.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
C.倒车雷达是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D.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的反射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其中一块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误差是由于测量的方法不正确引起的
C.下雪天在教学楼门口铺防滑垫是为了减小摩擦
D.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23、如图所示是晓彤骑自行车上学的过程,结合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晓彤在下坡路上骑行的速度是
B.晓彤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C.晓彤在全程中都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D.晓彤在上坡时具有机械能
24、我国近视眼的发生率较高,其中小学生近视率上升到近40%,初中生近视率达到60%,广大青少年保护眼睛健康非常重要。下列关于近视眼分析正确的是( )
A.近视眼总是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B.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C.近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矫正
D.通过眼睛的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25、如图所示,小明在做声学实验。
(1)他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产生的。
(2)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物体振动的______有关。
(3)然后他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物体的______有关。此实验中,他用到的实验方法叫______。
26、用烧杯分别盛质量不同的同种液体,并用天平和量筒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和液体的体积V,根据测得数据绘出了如图的m﹣V关系图像,则所用空烧杯质量为______g,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图中V0的值应为______。
27、如图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大气压为760mm汞柱,实验过程玻璃管不离开水银面,将玻璃管倾斜,水银柱高 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60mm;换个直径稍大些的玻璃管,水银柱高 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60mm。
2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甲中相邻两位置距离相等,由照片可知,________球做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均选填“甲”或“乙”)
29、实像______利用光屏承接,虚像______利用光屏承接。(均填“能”或“不能”)
30、图1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图2所示,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______;图3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图4所示为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示数,甲的示数为______ ,乙的示数为______
。
31、朱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测量结果记录为_____cm.
3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 cm=______ m;
(2)6 μm=______ nm;
(3)5 m/s=______ km/h;
(4)7200 s=______ h。
33、如图是某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一束与水平面成40°角的激光射向平静的水面,则入射角为___________度,光经液面反射到与液面相平的水平标尺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
将会_____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
34、实践小组在进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中,分别采用了如图所示三种不同的设备一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下大上小的玻璃管、上大下小的玻璃管。在进行实验时,都应先注入一半体积的___________,然后将另外一种液体注满设备,最后用食指堵住容器口并上下颠倒几次,发现容器中的液面降低,这说明了___________。通过比较你觉得___________(甲/乙/丙)所示装置的实验效果更好。
35、如图所示,小芳在“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规律”活动中,用每隔0.2s曝光一次的闪光照相机,拍摄纸锥下落时的照片。
(1)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原理是______;(用公式表示)
(2)如图所示的纸锥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若取照片的某段分析,测得AB=BC,纸锥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______ m/s,由此可以判断纸锥在AC段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6、“纳米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兴技术,人体内一种细胞的直径为1280纳米,则它的直径为多少米?
37、如图所示,一柱形容器重10N,底面积为200cm2,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当容器内注入0.4m深的某种液体时,容器底部受到该液体产生的压强为6×103Pa。(g取10N/kg)求:
(1)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大?
(2)距容器底0.1m处A点的液体压强多大?
(3)该实验装置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多大?
38、小强家的屋顶距地面10m,需要将重300N的泥土袋从地面运送到屋顶上;若小强从地面运送到屋顶需要100s时间,求:
(1)小强对泥袋做功是多少?
(2)小强在此运送过程作用于泥袋的功率是多少?
(3)如果小强在地面利用2个轮重均为100N的滑轮组成滑轮组,将泥袋从地面运送到屋顶,其机械效率大小与小强徒手运送过程的机械效率应该是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自己的判断依据。
39、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40、如图所示,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位置和大小.
41、工人站在地面上,利用如图的滑轮组把重物以省力的方式提升到楼上,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