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阅读文章遇到“拦路虎”时,要善于使用工具书,千万不能望文生义。
B. 自从教育部“阳光体育”的政策出台后,南充市中小学校体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C. 语文老师妙手回春,一下子把我的作文修改得文采倍增。
D.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绯红 寂寞 不屑置辨 无精打采
B.嗜学 阔掉 伤痕累累 唠唠叨叨
C.恳切 赔偿 异想天开 望眼欲穿
D.洋溢 恐吓 无椽无故 芒刺在背
3、下列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德化白瓷何以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 。 。 。 。一抹“中国白”,不仅彰显东方文化艺术之美,更体现了人们对君子之德、自然之美的追求。
①工巧,主要表现在“烧”之技艺和“造”之技艺
②材美工巧,成就了被全世界欣赏的“中国白”
③而在“造”上,竞艺师们通过捏、塑、刻、刮、接、贴等多种技法,使作品极富装饰美感。正是这些技艺的不断完善
④材美,在于德化盛产优质高岭土,铁和钛元素含量少,胎质细腻致密、造光性强,能够烧制出冰清剔透、温润如玉的质感
⑤其中,“烧”之技艺是决定“中国白”艺术创作成败的关键
A.②④①⑤③
B.④⑤②①③
C.②③⑤①④
D.④③⑤①②
4、下列汉字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娇媚 液化气 以身徇职 翻来覆去
B.淋漓 钉书机 各得其所 人声顶沸
C.云宵 创可贴 花枝招展 咄咄逼人
D.朗润 座右铭 不求甚解 恍然大悟
5、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光绪己卯,楼基坼①裂,及大有倾塌之势,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②以考绩③北上。既而回岳,德化李公来湘中,命以茶厘④为修楼之资,其不敷者,劝四邑(巴陵、平江、临湘、华容)绅富足之。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左仙梅亭,右则三醉楼,皆视旧制有加。前临洞庭,为之驳岸⑤以御水,楼之左右各增施二楹,为登楼者憩息之所,其楼前雉堞⑥亦加坚筑,以固吾圉⑦焉!
(节选自(清)张德容《重修岳阳楼记》)
[注]①坼(chè):分裂,裂开。②容:即张德容(1820~1888)。同治十年(1871)、光绪五年(1879)两度出任岳州知府,政声显著,曾对岳阳楼进行整体修葺。③考绩: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成绩。④茶厘:对茶叶经销所征的一种附加税。⑤驳岸:保护岸或堤使不坍塌的构筑物,多用石块砌成。⑥雉堞(zhìdié):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⑦圉(yǔ):边境,边疆。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朝晖夕阴 晖:__________
(2)则有去国怀乡 国:__________
(3)而或长烟一空 一 :__________
(4)加筑六丈有奇 奇:_________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皆视旧制有加。
【3】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每句标示2处)
(1)宠 辱 偕 忘 把 酒 临 风 其 喜 洋 洋 者 矣。
(2)中 邵 公 命 葺 而 修 之 经 费 未 集 而 容 以 考 绩 北 上。
【4】(甲)(乙)均写到了重修岳阳楼一事,但两文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关山月
陆游〔宋代〕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注:公元1163年(隆兴元年)宋军在符离大败之后,十一月,孝宗诏集廷臣,权衡与金国议和的得失,后达成和议。到了孝宗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此时距当年下诏议和已十五年了,南宋朝廷不思恢复,沉浸在苟安的和平里,诗人感伤时事写下此诗。
【1】这首诗着力描绘:将军沉湎歌舞,不修战备;_________;_______三个场景,并且用“关山月”将其统一起来。
【2】这首诗整体上突出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7、综合性学习。
中国戏曲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深受观众青睐。“戏曲进校园”活动也广泛地开展起来。下面是某校某位同学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搜集的材料,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戏曲内容广泛,题材涉及历史、社会等多个方面。从古至今,戏曲剧目丰富多样,如《西厢记》《孔雀东南飞》《牡丹亭》等等,许多曲目都是不朽的经典。
【材料二】
中国戏曲有着集聚力强的表现手法,才艺精妙,可以综合运用舞蹈、音乐、服装、道具等,营造多种多样的表演效果,彰显出戏曲的独特魅力。此外,它还拥有精湛的场景艺术,可以以简单的舞台设置实现一个个令人惊叹的空间表现。
【材料三】
中国戏曲拥有着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它不仅表面上是对古今文化艺术的反映,而且还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关于人生、社会、道德等问题的思考,令观众受益匪浅。
【材料四】
学校对1500名学生观看的五类电视节目进行了调查统计,情况如图:
(1)请探究【材料四】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至少2条)。
(2)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中国戏曲的特点。
8、用课文原句填空。
(1)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______________……
(2)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以情。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子二章》中论述一个国家常常走向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有种幸福叫疼痛》一文,完成小题。(5分)
①蚌身陷进泥沙,就会分泌出一种黏液。这种黏液将细小的沙子一圈一圈地包围。沙子被包进黏液之后,成为蚌永远的“痛”。蚌不断地承受着这样的疼痛,还要不断地用黏液包围着它。日复一日,时光流逝,蚌内就有了一粒粒漂亮的珍珠。而生活中的疼痛就好比河湖中的沙粒,折磨着你,也成全着你。
②疼痛分很多种,有孕育生命,分娩时的痛;有蹒跚学步,跌倒时的痛;也有追寻梦想,被荆棘划破手指的痛;更有万物更替,生老病死的痛等等。这些疼痛如果说是肉体的神经感知是它的外在,那么心灵上的忧郁、伤怀、悲戗,就是它最本质的内在。外在的疼痛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只要有神经系统就能被知、被觉。而内在的疼痛基本上只能被人类所感知,被人类演绎得淋漓尽致。这种疼痛不同于肉体上的损伤,它更加持久更加刻骨铭心。李白的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道出了人生的孤寂之痛;岳飞的一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喊出了人生的无奈之声;谭嗣同的一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说出了人生的夺志之伤。
③疼痛无法避免,它是人类丰富多彩情感的基础,使得人们更加知道珍惜和懂得珍惜。人的成熟离不开疼痛的洗礼。疼痛会使我们的心理和生理上的肌肤强健发达起来,进而坚信只要还活着,总还有希望的存在。
④悟到疼痛是一种经历,它让人不断的积淀与成熟,最终插上梦想的翅膀,飞向成功的彼岸;悟到疼痛是一种希望,它让在人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彷徨中,找到前方梦想的坐标,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更悟到疼痛是一种幸福,它让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工作中,留下最纯真、最质朴的记忆,拨动人们最深处的心弦。
⑤郑板桥曾说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面对疼痛我们可以将它视作春风,并种下幸福的种子,为种子提供适宜的温度和阳光,当它发芽、开花的时候,春天也将悄无声息的到来,那时我们会发现,原来疼痛也是幸福的一部分。
⑥让我们把疼痛看作一种幸福,它将带给我们的必将是成功与快乐。
【1】文章第5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2】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答题。(3分)
一只蝉儿正躬着背颤动着,极力要突破蝉壳。一个小孩见此情景,便生出恻隐之心,帮助蝉儿扒下蝉壳。蝉儿很是感激小孩的帮助,以为减轻了自己的痛苦,可是,它不知道因此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小孩很得意,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可是,他不知道原来
根据本文观点,揣摩故事用意,联系实际,在横线上填上一句合适的话。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等襟怀
米丽宏
①胸怀襟抱,可以很大很大。大到铺设宇宙,没有什么可以覆盖它的辽阔疆域。它也可以很小很小,小到只容纳一个人、一粒芝麻、一个病毒。一丝雨,就把它淹没了;一缕风,就把它粉碎了;一句流言,就让它痛不欲生;一个阴谋,就能让它万劫不复。
②因此,胸怀襟抱,有等次。一等襟抱,在大。大的基本标志,在能容,容得下不顺眼的人,听得进不顺耳的话,装得下不顺心的事。据说,美国总统林肯曾试图跟政敌交朋友,引起一官员不满。他建议林肯利用权力消灭他们,但林肯温和地说:“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③襟抱之大,不仅在容人容事,还在坚守真理。无论境遇顺逆,皆能做到“道比天大”,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贯四季而不衰,历坎险而益固。孔子困于陈蔡,绝粮七日,犹鼓瑟而歌。子贡和子路牢骚满腹,孔子教育他们说:“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意是,得道的人,心境快乐与否,不在于困厄与通达。生命的意义,被孔子定格为对真理之道的认识和践行。
④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星空寥廓而深邃,让我们仰望和敬畏;道德庄严而圣洁,值得我们一生坚守。这种失败、穷困和软弱都不能侵蚀的精神尊严,将人类襟抱的维度无限拓开去,使它比天空高远,比海洋宽阔。
⑤一等襟抱,深植一个“爱”字。爱,不止于一己之爱、亲情之爱、家国之爱乃至族类之爱,它是指向世界和生命深层体验的悲悯情怀。丰子恺,这个以漫画和随笔双绝闻名于世的艺术家,画的很多漫画都以他的孩子为描绘对象,充满爱心;他的散文,也以一颗爱心去抒写世间万物。
⑥器识大于文艺,是文人的格局。一般人初读鲁迅,总感觉先生寒意闪闪,尖刻不容人近。但读来读去,我们便可读出他坏脾气背后对世界的温情。他像《皇帝的新装》里那个童言无忌的孩子,真诚、单纯,“能憎能爱”。在他那里,“憎”是“爱”的变奏。
⑦当下,有很多人,年纪轻轻却像活过几世一般把世界看得透彻,对万物失去了好奇失去了热情,对世界失去了眷顾失去了爱心。如此襟抱,已称不上是襟抱,只是皱巴巴一粒干橘子,内里一抓败絮。
⑧一等襟抱,会将更多的人放在心里,担一份大负荷,存一份大担当,做一份有益于人的大事业。杜甫仕途多舛,但他对世界的理想和希望,愈困窘愈热烈。他被生活放逐到最低处,却在低处获得了植根于大地的力量。
⑨不论为人抑或为文,冲破一己之私的小格局,就会抵达充盈而有意义的人生境界。大襟抱的修炼,会将你推送至人生开阔处。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文中所说的“一等襟怀”具有什么样的内涵?请结合文章分点说明。
【2】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容得下不顺眼的人,听得进不顺耳的话,装得下不顺心的事。(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2)在他那里,“憎”是“爱”的变奏。(文中的“变奏”具体指什么?)
【3】第⑦段是否多余?请阐述你的理由。
【4】下列诗句中哪一句更符合“一等襟怀”的内涵?请结合诗句内容和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A.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被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礁石》(选自《艾青诗选》)
B.世界以它的痛苦吻着我的灵魂,要求我用歌声作回报。
——《飞鸟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①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②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③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④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⑤“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⑥“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⑦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⑧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⑨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⑩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⑪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⑫“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⑬“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⑭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⑮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⑯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⑰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⑱“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⑲“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⑳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㉑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文章在最后才点明女店主是个下肢瘫痪的女子,但是前文的叙述中已埋下伏笔,请找出其中两处进行分析。
【3】有人认为“香樟树下”也可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你更喜欢哪个标题?请说明理由。
【4】文章的结尾富有深意,请你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12、请从“这是我应该做的”和“这,才是青春的模样”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