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德阳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最后一个隧洞竣工。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开朗

    B.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

    C.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我们什么都看不清。

    D.《敬业与乐业》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无中生有造出来的。

  • 2、在下面句中横线上选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悠悠岁月已抹去了绝大多数历史的        ,历代古人的悲欢离合早已烟消云散。

    ②接受了香山饭店的设计工作后,他工作认真仔细,不但多次到香山      地形,攀登顶峰,俯览周围环境,而且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承德等地       当地的大建筑和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

    ③要把我们的城市建设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环境保护是基础,我们应均衡利用和开发环境资源,合理划分城市生态功能分区,        规划发展。

    A.①痕迹   ②勘察   考察   ③因地制宜

    B.①遗迹   ②考察   勘察   ③因地制宜

    C.①痕迹   ②勘探   考察   ③因势利导

    D.①遗迹   ②考察   勘察   ③因势利导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水(chàn) 拖(lěi) 侦(jī) 呱坠地(gū)

    B.拘(ní) 报(tiě) 宽(yòu) 自吹自(léi)

    C.当(gòu) 戏(nüè) 年(yì) 聒不舍(qiǎng)

    D.怪(chēn) 言(zhēn) 级(shè) 自惭形(suì)

  • 4、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诗《海燕》是“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作者高尔基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B.辛弃疾,字幼安,别号稼轩,济南府历城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C.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雷雨》《棠棣之花》等。

    D.“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上伐魏前呈给刘禅的劝诫。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税其勤学,更以净衣之。临终诚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节选自王嘉《拾遗记》)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jí);书籍,③庵:茅草小屋。④荆:灌木名。⑤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⑥悦:敬佩。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笈不远险阻                            负:________________

    (2)更以净衣                            易:________________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在为学方面获得的启示。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

    白鹭儿

    [唐]刘禹锡

    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注】①唐顺宗永贞元年(805)秋,刘禹锡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刘禹锡被贬谪到朗州。②毛衣:白鹭新长的羽毛。③遥碧:辽阔碧蓝的天空。

    【1】从内容看,这是一首________诗,诗人刘禹锡有“________”(A、诗仙B、诗豪C、诗魔D、诗鬼)之称。(2分)

    【2】赏析“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一句的表现手法。

    【3】末句“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某班开展“走进小说天地”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 拟写创意文辞】请用对称句式富有创意地为这次活动拟一则主题词。___________

    【活动二 设计探究专题】请你根据示例为《水浒传》设计一个探究专题。

    示例:探究《水浒传》中的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 汲取经典智慧】你的同学小杨打算在寒假期间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

    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诗文填空。

    (1)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5)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描写打猎武士的英姿和气势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出先达德高望重,弟子众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议论文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乎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又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1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让人,让沈从文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

    B. 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C. 让人,并不是懦弱。

    D. 让人,乃众妙之门。

    2选文第②段中加线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

    3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任选其中一种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4选文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

    5下面给出的三个论据,有一个不能证明第②段的观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1)是可忍,孰不可忍?

    (2)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

    (3)韩信曾甘受市井屠夫的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人需要出走

    蒋勋

    ①其实我不太讲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一个字是“出走”。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了他的敏锐度,也失去了对创作力的激发,所以需要出走。

    ②欧洲有种青年出走的文化。我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认识一个14岁的苏格兰小孩,拿着一学期打扫厕所存的钱,就到欧洲来旅行,钱花完了,一点也不害怕,就去街上吹苏格兰风笛赚钱,再继续下一段的旅行。我那时候感触很深,这样的青年将来长大以后,担当的事情也绝对不一样。我们宋朝诗人柳永说,“今宵酒醒何处?”中国文化里面本来有这个东西。可是这个文化老了,失去了走出去的勇敢。

    ③我希望壮游能带动年轻人走出去,打出一片天。如果今天不能打出一片天,将来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很多人要去欧洲,就会来问我:“我要去欧洲,要准备什么?”我就会反问他:“你觉得你要去做什么?当你清楚自己爱什么,要做什么,意志力很强的时候,所有的困难都可以一层层地被克服。其实壮游有一部分,是先走出去再说。此外,壮游”的“壮”字,并不是炫耀,而是包含了一个深刻的、对当地文化没有偏见的对话关系。

    ④旅游是很大的反省,是用异地文化来检查自身文化应该反省的东西。著有《真腊风土记》,出使吴哥城的周达观是元朝的北方人,所以他南下的时候,受不了南方的天气。他不了解当地人怎么每天洗好多次澡。一年之后,他变了。当初他带着大国心态,当时元朝那么伟大,但他后来说,真腊(柬埔寨吴哥窟),一个小小的东南亚国家,可是礼仪这么严整,“不可轻视也。”我觉得,人不可能没有主观,可是在旅游里面,我们能慢慢修正自己的偏见跟主观。

    ⑤到吴哥窟,我总会带朋友去柬埔寨人的家。他们下车都会吓一跳,真的什么都没有。我们叫做“家徒四壁”,可他们连壁都没有。在台湾时,我老觉得家里还缺什么。到了那里,我第一次想:“我在台北家有什么。”我以为我比他们富有。可是后来我看到他们男男女女从田里回来,在河里、莲花当中,彼此泼水、唱歌,我觉得他们比我富裕太多了。我一生当中都没有这样的经验。我觉得这就是个很大的收获。所以我觉得任何一个旅游都值得,因为只要一对比,你就会回来检讨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旅游不只是看,更是找到自己内在最美的东西的过程。所以壮游绝对不只是向外的观察,还有向内的反省。

    ⑥在一个环境久了,会变得“僵化”与“麻木不仁”。出走当然是一个很棒的选择,若短期无法成行,阅读、学习、聊天、学习、陪伴、分享、运动、散心、唱歌、画画……也是很不错的方法。

    ⑦你有多久没有抬头看看天,看看路边的小花小草,听听在行道树上叽喳的小鸟鸣叫?

    ⑧就从这个简单的改变开始吧!

    1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⑤段画线句“我一生当中都没有这样的经验”中的“这样的经验”是指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说说“我们需要出走”的益处。

    5文中多处提到“旅游”和“壮游”,可作者为什么在题目中却用“出走”,而不用“旅游”或“壮游”?

  • 11、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面小题。

    我在教丁香树开花

    刘继荣

    ①第一次遇见那少年,是初冬。午后的阳光暖得像春天,小小的蛋糕店里,溢满了糕点刚出炉的香,仿佛每个人都幸福。

    ②店旁有所小学,放学后,很是热闹。此时,顾客不多,店主夫妇悠闲地聊着天。他们谈到门前那棵不开花的丁香树,一个打算挖掉重栽,一个说再等等看。老奶奶的语气里带了气恼:“我六十岁了,又不是六岁,等不了那么久!”老爷爷笑道:“明天起我就教它开花,保证到春天就学会了。”

    ③我不禁莞尔,拎着装糕点的纸袋,准备离开。忽然身后有人叫道;“阿姨偷走我们的点心啦!”我大惊,转头,那位个子高高面庞稚气的男孩,正是冲我喊叫的。有位中年人边向我点头致歉,边揽住男孩的肩,努力安抚道:“你看,我们的点心在这里呀!”他打开手中纸袋,里面的点心与我的一模一样。少年恍然大悟:“原来,是我们偷了阿姨的呀!”大家都笑了,连正在生气的老奶奶也笑得眼睛弯弯。

    ④那位父亲温和地解释了很久,再加上我的说明,男孩才弄明白大家谁都不是小偷。他用双手蒙住脸,向我道歉,那模样似乎只有三岁。

    ⑤父亲平静地告诉我,儿子十九岁了,一直都在努力学习说话、购物、坐公交车等技能,希望再有十九年的努力,他能变成一个像大家一样的普通人:工作或失业,恋爱或失恋,结婚或独身。

    ⑥父亲头发斑白,语气平和。这十九年来,他们一定有一段漫长的故事,有他们共同承担的无数往事,还有点点滴滴积攒起来的勇气与人生经验。可我什么也没问,只是目送这对父子远去,那棵丁香树,默默与我站在一起。我想:老爷爷将会怎样教它开花呢?

    ⑦天越来越冷,丁香树只余纤纤弱枝。我常常在蛋糕店遇见这对父子,我发现,儿子没有安全感,只要离开父亲几步,就会惊慌失措,语无伦次。爸爸让他买东西,老夫妇每次都会鼓励他,他成功后,父亲会向老夫妇以及后面耐心等待的客人再三道谢。他说:“儿子特别喜欢这间店,这是他能记得的最远的地方。”从店里出来的时候,男孩喜欢站在丁香树下,与树比一比身高,老奶奶逗他:“谁高呀?”男孩大声回答:“我高!”这时候,他很像很像一个普通人。

    ⑧爸爸渐渐拉开与儿子的距离,每次似乎只有一步,后来,他退到店外。儿子时不时扭过身子,见父亲就在丁香树下,便长吁一口气,抹抹鼻尖上的汗。

    ⑨一个春天的周末,男孩居然独自来到蛋糕店,我不禁一喜,见他忐忑,又隐隐担忧,今天顾客特别多,有个小女生过生日,丁香树下的两张桌子被拼到一起,坐满了笑语盈盈的小伙伴。店的男主人一个人忙,他说老伴儿在楼上,怎么叫都不肯下来,又在为丁香树不开花的事不高兴了,为了给她个惊喜,已经找人来挖树了。男孩神色愈发紧张、嘴唇哆嗦着,欲言又止,只是摇头。最后男孩缓缓张开双臂,蹲下去,再站起来。一句话哽在胸口,如一朵花哽在枝丫,他只能以这种方式表达。

    ⑩忽然,男孩的目光充满惊喜,他的父亲出现了,也许,他一直都在附近。像魔咒被解除,男孩开口,一个字一个字地说:“我在教丁香树开花,不要挖掉丁香树。”

    老奶奶匆匆下来了,她气喘吁吁地向男孩保证道:“永远不会挖掉这棵丁香树,会一直等着它开花,如果不开,也没有关系。”

    掌声、欢呼声,让我的鼻子隐隐发酸。在这座小城里,我们陌生又熟悉,有时相遇,有时忘记,有时彼此守护,有时彼此学习。

    我们相互学着开放,学着摇曳,学着在经历过最深的恐惧绝望以及厌倦之后,仍会或羞怯、或放肆地释放出心里最明净的温柔。

    (有删改)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父亲用哪些方式帮助儿子成为“一个像大家一样的普通人”?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⑨段中画线句子。

    男孩神色愈发紧张、嘴唇哆嗦着,欲言又止,只是摇头。最后男孩缓缓张开双臂,蹲下去,再站起来。

    【3】选文题目中“丁香树开花”有哪些含义?

    【4】选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概括。

    【5】结合选文的内容,分析第段的作用。

    【6】体会选文中“我”的作用。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梦想是一个说出来就矫情的东西,它是生在暗地里的一颗种子,只有破土而出,拔节而长,终有一日开出花来,才能正大光明地让所有人都知道。在此之前,除了坚持,别无选择。

    ——《那段奋不顾身的日子,叫青春》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想到了自己哪些关于“梦想”的经历?你对“梦想”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请以“我的 梦”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选(1)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