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潮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有三大恶霸:一是开肉铺的镇关西,被鲁智深当街所杀;一是开酒铺的蒋门神,被武松所杀;一是开药铺的西门庆,被武松所杀。

    B.杨志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因失陷花石纲丢官。穷困卖刀,杀死泼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派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

    C.鲁智深因大闹五台山,被打发去大相国寺,途中,他曾“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到了大相国寺,“倒拔垂杨柳”镇住了一众泼皮。

    D.“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好汉是晁盖,他与一众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了一件大事——智取生辰纲。

  •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敬畏自然”“间不容发”“形销骨立”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一句的主干是“星星出现”。

    C.“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愿意含着眼泪奔跑的人。”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D.“马莲花像一朵朵湛蓝色的小喇叭,对着都市的天空唱着动听的歌。”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

  •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B.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C.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

    D.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否则,对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没有多少帮助。

  • 4、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律诗分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B《囚绿记》是按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思路来谋篇的。

    C文学史上的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D《捕蛇者说》的主旨句是苛政猛于虎也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文言文阅读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鹿畏貙,貙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持弓矢罂火,而即之山。为鹿鸣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搏裂而食之。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柳宗元《罴说》)

    (注解)(1)貙(chū):一种像狐狸而形体较大的野兽。(2)罴(pí):哺乳动物,体大,肩部隆起,能爬树、游水。亦称“马熊”“人熊”。(3)被(pī)发:披散毛发。被,同“披”。(4)绝:极。害:伤害。(5)为:模仿。(6)寂寂:悄悄地。罂火:装在瓦罐中的灯火。罂(yīng):一种小口大肚的罐子。火:燃烧。(7)为:模仿。(8)感:召唤,引诱。(9)因:于是。(10)为:模仿。(11)亡:逃跑。(12)捽(zuó):揪住。搏:搏击,抓、扑。(13)挽:拿来。(14)善内:改善内部。

    1下列加横线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而即

    B. 祗辱于奴隶人

    C. 南有猎者

    D. 投诸渤海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其至 (等候)

    B. 而至 (小步快走)

    C. 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等同,一样)

    D. 一食尽粟一石 (或者)

    3下面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寂寂持弓矢/罂火

    B. 罴/闻而求其类

    C.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根据文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道出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

    B. (甲)文开篇即点明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命运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了识马的重要性,概括了全文的主旨。

    C. (乙)文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正本领却只凭侥幸混日子的人,并直接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

    D. (乙)文告诉我们猎者要学会比罴更厉害的动物的声音才能摆脱被食的命运。

    5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简析划线句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抗生素滥用》

    【材料一】:天天6个月时被医院诊断得了咽炎并接受庆大霉素雾化治疗,整个治疗过程中,天天哭得很厉害,但护士却说没事,哭得越厉害吸入效果越好。10个月时,天天出现了异常,被医院诊断为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病因就是半岁时做的那次庆大霉素雾化治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近日直言:中国滥用抗生素情况已到了不容忽视阶段。

    【材料二】:中外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比表

    项目

    无处方购买

    抗生素

    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

    人年均使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致聋占聋哑儿童数

    养殖业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中国

    加拿大

    中国

    北欧

    中国

    美国

    中国

    发达

    国家

    中国

    欧盟

    比例

    79.4%

    0.1%

    80%

    20%

    138克

    12.8克

    34%

    0.9%

    46.1%

    0

     

    【材料三】:老余:抗生素治病效果好,只要有点头痛发热,我就会自己到药店买一些服用。

    花咖:现在的患者真怪,普遍喜好“三素一汤”,即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打点滴。

    慕容:抗生素只能用于辅助治疗,但有些医生由于自身医疗水平和经济利益原因,把抗生素当成了“当家药”。

    良心人:尽管国家早就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有些药店为了赚钱,只要你买,它就敢卖,完全不管病人服用抗生素后会不会有过敏反应。

    青衫浪子:我国抗生素的使用陷入了“需要用,不需要也用;超时、超量使用”的怪圈,长期这样下去,非常危险,它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病菌产生耐药性。

    【材料四】:欧盟自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在养殖业饲料中添加任何抗生素。

    从2008年开始,欧盟将每年的11月18日定为“欧洲抗生素宣传日”,旨在宣传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在美国被严格界定为处方药,没有执业医师的处方,药店不能向公众出售,否则将承担高额罚款和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最近,英国出台新的规定,医生不得给咽喉痛、扁桃体发炎、感冒等患者开具抗生素类药品处方,而应建议其回家休息,否则将受处罚。

    1滥用抗生素主要有哪些危险?

    2写出你从材料二中得出的两条有意义的结论。

    3下列内容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医生的处方在国外买不到抗生素类药物。

    B. 导致儿童聋哑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合理使用抗生素。

    C. 我国抗生素滥用主要表现在超时、超量、不按需使用。

    D. 欧盟将 2008年11月18日 定为“欧洲抗生素宣传日”。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解决我国抗生素滥用这一问题。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用课文原句填空。

    1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______________……

    2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以情。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子二章》中论述一个国家常常走向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天窗》,完成下面小题。

    天窗

    江南月

    ①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②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③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④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天窗外,夜色冥茫。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想着想着,雨滴水润润,湿漉漉,仿佛倏的一下钻进我的心里蔓延开来。

    ⑤仲夏,多雷阵雨。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师,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哗啦哗啦的。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⑥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⑦“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选自《都市文萃》,有删改)

    【1】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

    【2】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

    (1)赏析下面句子。

    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2)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3】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老屋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窗伴随着母亲的身影,让“我”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B.第②节选取蝉的鸣唱、蛙声的欢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图。

    C.第③节“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又表现母爱的温馨。

    D.文章情景交融,通过雨景和月景的对比描写,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感伤。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

    朱永新

    ①在《阅读力》一书中,聂震宁先生基于多年的思考与实践,提出了“阅读力”这一概念。

    ②在我看来,阅读力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概念。在国际上,包括中小学生的PISA测验等指标性评价中,阅读能力一直是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可以说,阅读力与“智商”“情商”“财商”等概念一样,也是现代人特别需要提升的能力。从更大层次上看,阅读力不仅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也是社会整体的阅读水平,因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竞争力。

    ③阅读力就是精种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很难从精神上得到更多智慧的滋养。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是一种精神生活,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力,这影响到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实现。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不国家或者一个民族,阅读都是精神发育和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

    ④阅读力就是凝聚力。共读共写,一起交流,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和思想,拥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这样的文化共同体,让一片土地上的人们不会成为生活在同一个屋顶下的陌生人。所以,阅读力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一个阅读率低下、阅读力不足的民族,难以在当下世界立足,也难以引领人类的明天。

    ⑤阅读力就是竞争力。我很喜欢《朗读手册》一书里的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对于个体来说,阅读是学习的工具,而学习是成功的途径。对于国家民族来说,在知识快速累积、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下,阅读力意味着对人类智慧经验的搜集、整合和应用,意味着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发现,国家越重视阅读教育,国民的阅读力就越好,整体素质就越高,国家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⑥阅读力就是幸福力。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宁静与充实。阅读需要专注,在知识的积累之外,也是一种精神的修行。通过阅读感受书香,能满足人类的内在需求,使人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升华,拥有更充实、更丰盈的生活,从而增加幸福感。书香的涵养,也能形成一个社会的氛围、一个时代的气质,让喧嚣的沉静下来,让浮躁的厚重起来。

    ⑦阅读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我坚定地相信: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

    (《人民日报》2017年05月26日05版删改)

    1选文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了“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这一中心?

    2请简述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3文章③④⑤⑥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简要分析。

  • 11、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后面小题。

    1.却说曹操赤壁兵败,一路溃退至华容道,操回顾仅剩三百余骑随后。

    2.忽然,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手提青龙刀,跨骏马,截住去路。

    3.曹操纵马向前,求“他”念及昔日之情放过自己。

     

    4. “他”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

     

    5. “他”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他”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

    6. “他”引军自回,孔明执杯相迎,“他”曰:“吾特来请死。”

     

     

    (1)本则连环画改编自我国古代 _______ (体裁)小说《三国演义》,作者是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与“他”完全有关的故事情节是______

    A.刮骨疗毒   三顾茅庐 击鼓骂曹   辕门射戟 单骑救主

    B.舌战群儒   七擒孟获 煮酒论英雄   割须弃袍 跃马过檀溪

    C.怒鞭督邮   三气周瑜 温酒斩华雄   截江夺阿斗 群英会中计

    D.败走麦城   水淹七军 过五关斩六将   华容道捉放曹 千里走单骑

    (3)“他”在《三国演义》中以忠、义、勇、谋、傲著称于世,请分别写出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

    答: 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学们在一起讨论中国的“和”文化。一位同学说,一支球队,最终获胜的法宝是队员关系和谐。另一位同学说,一个商人,长久生财的秘诀是对待客户和气。还有一个同学说,一个家庭,幸福平安的不二 法门是家人相处和睦。

    对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体会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2)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4)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