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清远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则会读得不扎实,欲速则不达。

    ②读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

    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

    ④正如清代陆清献在《示儿书》中所说:“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

    ⑤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

    A.③⑤④②①

    B.①④⑤③②

    C.③②④①⑤

    D.①⑤③②④

  • 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守(zhé) 伛(lǚ) 亵(dú) 揉造作(jiǎo)

    B.取(jí) 言(zhēn) 见(piě) 抽丝茧(bō)

    C.妖(ráo) 婷(pīnɡ) 夷(bǐ) 不容发(jiàn)

    D.然(è) 别(shù) 守(ɡè) 彬有礼(bīn)

  • 3、品读下面这首诗歌,其中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断 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A.全诗虽明白晓畅,但对形式的追求却非常用心,讲究音节和句的匀称整齐。

    B.这首诗写人们都是在互相“看”,互相“装饰”,人生犹如演戏,表现出对人生虚无的怅然。

    C.互为“风景”,形象互换,体现出相对平等的、平衡的人生感悟。

    D.作者没有按常规在诗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读者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寻找答案。

  • 4、下列加点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sāo) 丰rùn) 随声附

    B.游弋()   广袤(mào)  分外妖yáo

    C.渎(xiè婷(pīng)  揉造作(jiǎo

    D.言(zhēn)  物(zāng)  相得益zhāng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甲文《记承天寺夜游》和乙文《湖心亭看雪》,回答小题。

    (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给加点字注音或解释字义

    (1)注音:①怀民亦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①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甲】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乙】行秋

    宋·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的景物,但是描写的对象不同,【甲】诗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而【乙】诗则描写了秋天的四种景象,分别是秋蝉、秋柳、_____、秋叶。

    【2】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的景物,但是诗人的心境是不同的,请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学校打算以“君子之风”为主题出一期校报,你觉得下列哪幅图片比较适合作为插图?为什么?

    图①                                 图②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操千曲而知音,  

    为川者决之使导,

      ,猛浪若奔。

    这正如地上的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早晚景色变化无穷的句子是: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有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这和《与朱元思书》一文中   写法一致。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文,完成以下小题。

    让科学插上科普的翅膀

    ①科学作为人类最基本的一种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通过提高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的方式,满足社会公众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的社会传播有时需要几代科学工作者前仆后继、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为社会公众所理解、认同;这其中科普工作是联系社会公众和科学的重要桥梁。因此,我们要积极有效地推广科普活动。

    ②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科技成果对公众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随着公众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公众对自身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关注也日益加大;自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公众有了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广阔空间。这些因素使得伪科学会有一定的市场,而当下科普工作则严重滞后。

    ③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科普作品首先要力求内容的科学性。科学性是科普工作的立命之本,在介绍科学发展的前沿和最新成果时,尤要注意。因此,科普作品最好的作者应是该领域的科学家或科学工作者,因为他们对该领域的科学内容和发展动态最为了解,一般不会出现科学内容上的硬伤,不会用戏说、大话歪批的方式,以娱乐公众的名义传播不实的知识。

    ④霍金在其自述《我的公众科学观》中强调:“科学节目的电视制作者应当意识到,他们不仅有娱乐公众的义务,更有科学地教育公众的责任。”霍金充分认识到科学家一项重要的工作和社会责任,就是如何踏忠于科学,有效地加深社会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热爱,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关注和热情。他的《时间简史》尽管在全球范围内没多少人能看懂,但他忠诚于物理科学,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照样能引发读者兴趣,使《时间简史》翻译成各种语言,传遍全球。

    ⑤其次,科学工作者创作科普作品要注意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由于社会各阶层公众的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等客观上存在差异,同时,社会信息传播媒介的发展改变了社会公众接受各种信息的方式,阅读习惯和欣赏口味也会存在差异、发生变化。因此,科普作品的表现形式如何适应这种差异和变化成为科普作品能否满足社会各阶层公众需求,得到他们认同的重要条件。

    ⑥虽然霍金的《时间简史》发行数量巨大,但是真正读完并理解它的人不会很多。霍金看到了这一点,提议创作拍摄了6集电视系列片《斯蒂芬·霍金的宇宙》,吸引了大量观众。他又和另一位物理学家合作,写了《时间简史》的大众普及本。目的都是为了有更多的社会公众理解、关注、热爱当代科学,满足他们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与好奇。

    1阅读第①段,概括带点词语“因此”的指代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引用霍金的话,其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本文的基架构,分析如下:

    (1)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论点之所以成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实施这个论点,作者提出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文章内容,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

    A.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的传播必须由几代工作者不懈努力和坚持。

    B. 科学工作者创作的科普作品绝对在作品中不会出现伪科学的知识。

    C. 科普作品表现形式适应公众需求是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是重要条件。

    D. 传播、普及科学知识是社会公众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和不变的主题。

    5请就本文标题的撰写作出分析:提示:可从修辞、句式等角度加以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学会赏识

    ①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历尽心血雕刻出著名的大卫像。人们皆惊叹于大卫像的辉煌,可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对这块雕刻大卫的石材做出褒评。其实并非石头不美,只是无人赏识,而米开朗琪罗发现了它,并赏识它是一块用于雕刻的好石材,然后赋予了它新的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赏识。

    ②因为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疏朗的表现;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显。没有赏识,自我多了一份自卑,他人多了一份挑剔;社会多了一份冷漠,世界缺了一份美好。因此,我们要学会赏识。

    ③学会赏识身份低于自己的人,因为“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都必定有值得喝彩的地方”。台湾作家林清玄曾经评价一位犯案数十起的小偷,赞扬他的细密心思,肯定他的灵巧手法。小偷听说后,金盆洗手,成为四十多家连锁店的老板。一位年轻人因一首情诗离开学校后,福楼拜给予他鼓励、赏识。终于,这个年轻人写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说《羊脂球》。这位年轻人,便是莫泊桑。是赏识唤回了迷途的羔羊,是赏识使其得到认可和肯定,是赏识激发其奋发努力的勇气,最终获得新生。那么,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④学会赏识自己,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学会赏识自己,要有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豪放,要有苏轼“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壮志,要有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无私旷达,要有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坚贞不屈。因为赏识自己,诸葛孔明才会自称卧龙,未出草庐而知晓天下三分;因为赏识自己,毛遂才会以锥自喻,在大殿上据理力争;因为赏识自己,陈涉才会石破天惊,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赏识可以给自己动力,使自己迈上新阶梯。因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⑤学会赏识那些强于自己的人,因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廉颇因为不赏识蔺相如的治国才能,居功自傲,处处刁难。而蔺相如赏识廉颇的滔滔武略,不计前嫌。两人终化干戈为玉帛,彼此赏识,才有“负荆请罪”的美谈流传至今。孔夫子赏识他人,才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断言。学会赏识,才会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自己。既是如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⑥真正的智者,他们会在赏识的同时,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熔炉之中,把自卑熔炼成自信,把不满锻造成竞争,把孤傲挥洒成谦逊,把萎靡升华成振奋,把失意挤压成动力,把挫折捶打成练达。

    ⑦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会赏识,对己,是一种超越;对人,是一种幸福。

    (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说说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第⑦段中“学会赏识,对己,是一种超越;对人,是一种幸福。”这句话的?

  • 11、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品尝家

    【美】 莫里斯

    ①在某一家出售葡萄干布丁的商店里,一到圣诞节期间,就会陈列出许多这类美味的食品,琳琅满目,摆成一排供顾客选购。你可以挑选最合你口味的品种;甚至还允许顾客把各色布丁都尝完以后,才决定买什么或是否购买。

    ②我常常纳闷,这种对顾客的优待会不会被一些根本无意购买的人所利用。有一天,我出于好奇,就去问店里的那位女售货员,从她那儿我得知,事情正是如此。

    ③“举个例吧,有这么一位老绅士,”她告诉我,“几乎每个星期他都要来光顾一回,各色各样的布丁他都要尝一点,尽管他从来什么也不买,而且我怀疑他永远也不会买。我记得他从去年、甚至前年就开始是这样啦。噢,他要真的那么想尝,让他来好啦,欢迎品尝。我还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商店,都可以让他分享一份。看来他确实需要,我想这些商店也不会在乎这点东西。”

    ④她还没说完,这时就有一位上了年纪的绅士缓步走近柜台,开始兴味浓厚地仔细察看眼前的这一排布丁。

    ⑤“你瞧,正说到他,那位老先生就到了。”女售货员轻声对我讲,“现在你只需在一旁观看就行啦。”她转身对那人说道,“先生,您尝尝这些布丁吗?您可以用这个匙子。”

    ⑥这位老先生真如小说家笔下的人物,衣冠虽然破旧,却十分整洁,他接过匙子,便开始急切地一个接一个地品尝起各色各样的布丁来,偶尔也会停下来,从他那件破旧外套的前胸口袋里,掏出一条破旧的大手帕,擦擦他红红的双眼。

    ⑦“这一种味道很好,”他宣称,当他尝另一种时又说,“这种也不错,只是稍欠松软。”自始至终都很明显,他真心诚意地相信自己最终会从中挑选一种的。我确信,他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在欺骗商店。可怜的老头儿!大概他已经家道破落。从前他也能够来选购他最喜爱的布丁,然后夹在腋下拿回家去。打他家境衰败以来,他就只能到商店里来品尝品尝味道了。

    ⑧圣诞节的各类商店里,生意兴隆,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这个老头儿矮小黑色的身影,在这种热闹的气氛中,显得非常不相称,甚是悲哀可怜。我突然动了恻隐之心,大发慈悲——这种情形很多时候带来的不是欢乐,而是痛苦。我走上前去,对他说道:“请原谅,先生,我愿意为您买一个品种的布丁。如蒙赏脸笑纳,我深感欣慰。”

    ⑨他蓦地往后一退,仿佛被什么东西刺痛了似的,他那满是皱纹的脸孔一下涨得通红。

    ⑩“对不起,”他说,其神态之高傲,远非我根据其外表所能想像得出,“我想我并没有这个荣幸与您相识,无疑你是认错人了。”他于是当机立断,转向售货员,大声说道:“劳驾把这一个替我包装一下,我要带走的。”他指了指最大的、也是最贵的一块布丁。

    女售货员惊讶地从架上取下那块布丁,开始把它包成一包。而他呢,掏了半天掏出一个破旧的黑色小皮夹子,点了点数,将几个先令和六便士的硬币放在柜台上。为了顾全体面,他竟然不得不买了一块最贵的布丁。这纯然是打肿了脸充胖子,因为买下这块布丁,就意味着他得在别的很多事情上省吃俭用地克扣自己。我这时多么希望我能收回刚才那句不得体的话啊!我忽然觉得自己的心也像被针扎了一下,我只得自己默默走开,远离这可怜的人。

    “请到那边台上付款,”女售货员告诉他。他却好像没有听懂似的,老是要把钱塞到她手里。这就是我最后见到和听到有关这位老人的情形。现在他再也不来那个商店品尝葡萄干布丁了。

    (摘编自《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

    文学作品鉴赏课上,老师推荐了小说《品尝家》,请完成以下任务。

    (1)这篇小说以商店中一位普通顾客“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在小说鉴赏中,通过对细节的分析和推敲,可以深入品味作品,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精读文章,从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品析本文细节描写的精妙之处,写成一段赏析性文字。

    写作提示:①结合文章内容;②不超过150字。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一篇作文。

     (1)请以只是因为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三个短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梦想的力量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字数600——800

    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