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铜仁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

    A.原句: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改句:我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B.原句:我这熊熊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能迸射出光明了。

    改句:我这熊熊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C.原句:对父亲来说,台阶既是他的物质期待,更是他的精神追求。

    改句:对父亲来说,台阶要么是他的物质期侍,要么是他的精神追求。

    D.原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改句:她能够做成功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因此使我发生了新的敬意。

  • 2、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中的主语中心语是“治人者”。

    B.“父亲显然也是慌张的”中的“慌张”是形容词。

    C.“为准确审题,我把作文题读了三遍。”中的“三遍”是补语。

    D.“失去自信”“打开鸭栏”“谈论学术”“栽培树苗”四个短语结构类型相同。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拿到语文试卷,小明忍不住笑了,拿起笔开始答题,信心满满,手不释卷

    B.南岳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C.时光的淬炼、岁月的磨砺让他日渐成熟,处理事情变得优柔寡断,毫不迟疑。

    D.我们应做“文明有礼二十四条”的践行者,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中成为一纸空文

  •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cái)   若(huǎng)   物(zāng)

    B.琉璃(liúli)   见(piē)   缎(chóu)

    C.珐琅(fàláng) 予(gěi)   掠(jié)

    D.(hài)   箱(qiè)   晨(xī)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横无际涯 际涯:______  (2)朝夕阴  晖:______

    (3)日出而林开  霏:______(4)佳木而繁阴  秀:______

    2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前人述备矣   B. 览物

    C. 予尝求古仁人   D. 属予作文以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请从(甲)(乙)两段选文中各找出一个成语或常用的四字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甲)______(乙)______

    5(甲)文写登楼所见,(乙)文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中小序(小记)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中画线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是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有一种对联是利用汉字的谐音入联,达到生动有趣的效果。下列句子是一座塔上对联的上联,内含三位人物:孔明(诸葛亮),江围(姜维),旅步(吕布),请你对出下联,也要有三位三国人物名。

    上联: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下联: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填空。

    (1)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3)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4)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出师表》表明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诸葛亮《出师表》)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敬业与乐业》选段,回答问题

    ①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作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我的才能如何,境地如何。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选文中作者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从“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选文第二段主要论述了怎样做才是“敬业”。请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4“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请从身边举一个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的例子并加以简评。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①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②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③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④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八十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三十多岁,后者却只有三四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⑤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

    (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减)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文章结尾处,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第④⑤段简要概括。

  •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譬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04月17日)

    1为本文拟一个能表明观点的标题。

    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   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了①   和②   的事例,从反面有力地论证了③   的观点。

    3文章第⑥段能不能删去?请说明理由。

    4阅读全文,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以下文字,按要求写作。

    《青年文摘》公布了 2020年十大年度网络热词,“后浪”成为引人注目的一个。

    2020年五四青年节前夕,B站邀请了著名演员何冰寄语年轻一代:“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时代的大潮奔涌,后浪推前浪,青年就是立于潮头的“后浪”。“后浪”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心中有梦,执着追求;敢于拼搏、勇于承担。

    请围绕“后浪”这一主题,在以下三个任务中选择一个自拟题目,完成写作。

    任务A:作为时代洪流的一朵浪花,我们用责任与时代相遇,用奋斗向青春致敬,用美好和梦想有约,请你讲述你自己与时代的故事,写作一篇叙事类作文。

    任务B:“奔涌吧,后浪!”请你寄语青春同路人,写一篇演讲稿,以参加学校“纪念五四”演讲比赛。

    任务C:后浪将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时代发展,展望未来,请你想象二十年后你与同学相遇的情景,写一篇想象作文。

    要求:(1)根据自选任务,写作前先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相应位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3)题目自拟,符合文体特征,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XXX”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