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百色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     

    A.(liáo)原        (méi)子          (qiāng)然       (jiān)默

    B.(zhě)皱        (mí)漫            (rǒng)杂        (jiá)然而止

    C.闭(sè)          (wǎng)        (wǔ)          (jūn)裂

    D.(yì)立          (yuěn)石        (hè)            (duo)

  •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B.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运用意象的典范,这些意象注入了作者的主观感受,融入了诗人的情与感,经过艾青的主观再创造,使我们读起他的诗,感受到艾青笔下的意象描写已经不是单纯的写实了。

    C.艾青的诗能将我们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天国里去,使我们在心里重温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梦。

    D.《艾青诗选》中的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等,极大地增强了真切感和表现力。

  • 3、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成语:⑩重峦叠嶂言简意该不修边副

    多音字:⑦(lĕi)赘⑧(lĕi)积⑨劳(lèi)

    形近字:④振聋发聩⑤溃不成军⑥篑赠

    姓名:①魏学(yī)②崔(jĭng)③丁中(zào)

    A.①④⑧⑩

    B.③④⑦

    C.②⑥⑨

    D.③⑤⑨⑩

  •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用毕生精力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其中“聊斋”是作者吴敬梓的书斋名,“志异”指记述奇异的故事。

    C. 中国现代小说成果斐然,如老舍的《骆驼祥子》、鲁迅的《朝花夕拾》、巴金的《家·春·秋》等都是其中的经典名著。

    D. 《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核舟记》,回答小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  象 (2) 许

    2根据文意,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3在选文第二段中雕刻家构思的巧妙和雕工精细是如何体现的?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两点。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两句中的“愁”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2】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性学习。

    请参加以“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①材料一:据了解,为激发更多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各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山东省陆续举办了五届“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在大赛的带动下,各地中小学校以校本课程为主,国学社团为辅,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掀起了“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的热潮。

    为此,学校开展“经典名著推荐活动”,要求同学们写一句话推荐名著(或推荐名著中的人物),请仿照示例书写推荐词。(推荐书目:《水浒传》、《三国演义》、《论语》、《孟子》、《诗经》等)

    示例:《西游记》:师徒四人,跋山涉水、斩妖除魔,历尽劫难取真经。

    (或:孙悟空:齐天大圣,闹天宫、闯冥界、斗魔王,一番磨难终成正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材料二:必须清醒地看到,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这些年来,一些人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幌子,占卜算卦、看风水、求神问药………、种种消沉多年的封建迷信活动又猖搬起来。

    假如生活中有人正在从事某种封建迷信活动,请你对他(她)进行规劝。(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故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____________________。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残匾

    ①吴家诊所位于元城古槐胡同,是吴家的老宅子,青砖灰瓦,低低矮矮。到了阴雨天,瓦垄长满绿绿的苔藓,墙头上爬着凌霄。院落不大,被一棵树冠如伞的国槐笼罩着,显得格外幽静。

    ②诊所门楣上一块红色大匾,上书四个金色大字:妙手回春。这块匾,是前任县长刘大琨送的。那年,刘大琨的爹得了一种怪病,脑袋不停地摇摆,止不住,去市里大医院也没治好,就把吴子皋请去了。吴子皋亮出一套绝活,点燃酒精灯,取一根银针在酒精灯上烧红,扎病人颈部。那动作快如闪电,眨眼之间,扎了三针,刘大琨老爹不停摇摆的脑袋终于安静下来。刘大琨在一旁看呆了,说吴大夫,真是神医。

    ③吴子皋微微一笑,雕虫小技,不足称道。老爷子是血管痉挛所致,以后多按摩颈部,睡觉平躺,脖子下面枕一个装满黄豆的小袋子即可。

    ④刘大琨身在官场,却喜欢书法,情不自禁地写了一幅字,让人刻在沉船木上,制成匾额,送给吴子皋。

    ⑤药香袅袅中,那块匾愈发显得幽古。

    ⑥吴子皋天赋异禀,着装打扮也与众不同,他留长须,穿唐装,端坐在太师椅上,慈眉善目,稳若泰山,一手捋着胡须,一手为患者把脉。时而微闭双目,把脉的手指偶尔弹跳几下;时而睁开眼睛,让病人吐舌头,看舌苔,接下来开药方。开药方更是怪,是用毛笔蘸着墨浆,写在一张草纸上,让病人拿着去隔壁的药房抓药。病人禁不住要问,吴大夫,俺得的啥病?吴子皋不抬头,一字一顿声若洪钟地说,我只看症,不看病,你要相信大夫,按时吃我开的药,三五个疗程,自然就会好的。

    ⑦被家人搀扶着来的病人,吃了药再来,不用家人搀着了,枯黄的脸色变得红润。再抓几副中药,回家继续熬着喝,吃饭香甜,睡觉踏实,能在大街上转悠了,不由得面带喜色,见人便说,这个吴大夫,真是有两下子。

    ⑧每天一大早,吴家诊所排满了人,骑车来的,开车来的,蹬三轮来的,等着吴子皋叫号。

    ⑨吴子皋的儿子原本是学医的,名牌医科大学毕业,在县医院做主治医生。有了刘大琨这层关系,就走上了仕途,到县卫生局做副局长。去年,刘大琨荣升副市长,安置吴子皋的儿子到一个重要单位担任局长。儿子比老子有能耐,在新城区买了两套房子,让父亲搬到楼房去住,在街上开个像模像样的诊所。吴子皋拒绝了,说你做你的官,住你的豪宅。我是个大夫,在老宅住习惯了,哪里也不去。再劝,吴子皋就不高兴了,说离开老宅子就丢了魂儿。

    ⑩人丢了魂儿,可不是小事儿。儿子只好依他。

    吴子皋是个怪人。病人跟他套近乎,恭维他心地善良,面目慈祥,定然能长寿。他瞠了病人一眼说:现在,你是我的病人,怎么给我看起病来了?

    也有请他吃饭的病人家属,说吴大夫,晚上我在元城酒家订了包厢,你给个面子吧。他挥挥手,说几包草药不值一顿饭钱。病人家属心中感激,再来,带了一瓶名酒,或者一条名烟,他便不客气了,阴着脸,嘴里吐出四个字:赶快拿走。

    那断然拒绝的神色,让病人家属对他敬重有加。

    日子像流水一样缓缓流淌着,花开花落,秋去冬来。

    儿子出事了。一开始,家里人瞒着吴子皋,但是时间一长,吴子皋还是察觉出了端倪。

    这天,吴家诊所大门紧闭,吃了闭门羹的病人在门前叽叽喳喳地小声议论,无奈地猜测一番,摇着脑袋走了。

    第二天,病人又来。这事儿对于吴子皋来说,实在是打击太大了,大家担心吴子皋想不开。只见诊所大门开着,进了院子,掀开门帘,吴子皋没任何异样,依然端坐在太师椅上,留长须。穿唐装,微闭双目,一手持着胡须,一手为患者把脉。

    来人排号看病,提着一兜中药出门,还是不放心,禁不住向后扭头,发现那块红底金字的匾,被砍丢半块,只剩下回春两个字。

    那被砍过的痕迹,豁豁牙牙的,露着白茬。

    病人心里一惊,暗说,这个吴大夫,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2】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说说第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结合文章分析吴大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5】本文以“残匾”为题有什么作用?

  • 10、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黄河的重量

    徐勋国

    ①出黄陵,去壶口,想看看黄河。

    ②这一程有160多公里,车行两小时多一点。穿行在黄土高原,远近一个个山坡、一眼眼窑洞闪过。山对山,沟绕山,人隔着山头互相看得见,但要走到一起,得走上大半天。

    ③车驶入蜿蜒的晋陕大峡谷。晋陕大峡谷由北向南,长三十多公里,深二三十米,两壁陡峭,犹如斧劈。深褐的崖壁满是层层叠叠书页一般的横纹,这是一部厚重的天书——大地的历史、岩石的年轮。侧望深壑,五六十米宽,河水清清,缓缓而泻;斜阳穿过山垭,洒落河东,点点金光。

    ④这是黄河?

    ⑤这是黄河!

    ⑥远远看见,两边大山之间,雪白的水柱挟带雨雾直冲云天。那是壶口!

    ⑦早已从影视里看过无数遍壶口瀑布:奔腾咆哮,浊浪滔天。泥黄、汹涌,已深深嵌在心里。

    ⑧我们下车,沿岸溯河而上。脚下是一片片浅滩、沙洲,碎石如斗,沟沟坎坎积了一泓泓浑水。右边是深渊,水声隆隆。迎着冲天水柱和阵阵雨雾,我们跳着蹦着,越过巨石,绕过水洼。再往上走,沙洲尽头,壮阔的黄河扑面入怀。

    ⑨这是壶口,黄河的中游。这里,黄河二百多米宽的河面,像一幅绢帛立轴,从巍峨的大山上铺展下来。浅处,碧波把青山映在画里,让人产生一种走进画境的冲动。我脱了鞋,探一探,水冰凉。于是,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河沿涉水,感受一条河流的灵魂:“黄河,我来了!”回想我这几十年的人生,曾有过九次坐车越过黄河,都只是张望一下浑浊的河水,匆匆而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亲近过它。掬起一捧河水,任由它从指缝里漏下,化作一条断断续续的细线,重新落进黄河,去汇成奔腾的激流。

    ⑩回身,但见连着崖壁,一方巨石突兀,直抵河心。壮阔的河面因它而突然收缩,巨石底下几乎掏空,汹涌的激流还在摔打、磨蚀、撕咬,激起阵阵几丈高的雪白水柱。随游人登上石台照相,俯瞰脚下汹涌的怒涛,隐隐感到大地在震颤。突然,背后一声訇然巨响,石台下掀起一阵巨浪,巨浪越过头顶,又兜头砸下,把台上的游客浇个透湿。人们先是一阵尖叫,随即转为一阵嬉笑,好一番透怀的畅快!这个小小的意外发生在瞬间,但对于我,却像是一种早已安排的仪式:让黄河的水没了顶,浸润了身子,是一种洗礼。从此,我与黄河,便难分彼此。

    把这里称作壶口,是因为它的地形呈大肚小口。两百多米宽的河面到了这里,骤然收缩,河水将山岩切割成一条长三十多公里、宽五六十米、落差二三十米的深壑,这就是晋陕大峡谷。壶口中心,激流冲击巨石,撞上崖壁,炸起几丈高的水柱;水柱落下,汇入激流,如万马脱缰,冲出壑口,怒射出去五六米才落进深渊,形成一道惊心动魄的瀑布。四周白沫喷涌,水雾弥天,激荡轰鸣不已。俯瞰深渊,黄河就像一条桀骜不驯的巨龙,奔流南下,一去不返。

    黄河长约5464公里,跨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自治区)流入渤海。壶口是黄河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平静温柔的黄河,到了壶口,就突然改变自己,奔腾咆哮、激荡轰鸣,那是在隐忍中的爆发,展现一种开天辟地、冲决一切险阻的伟力。在中国人的心里,黄河很重很重,因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它是民族性格的隐喻。

    导游说,四千多年来,壶口瀑布奇观已经北移了将近三公里,而且还在北移。眼下是一片浓绿的春天,河水是清的,到了深秋,它会泛黄,是泥黄,像影视里常见的。看来,我所看见的,只是黄河的一瞬,也只了解了黄河的一点点脾性。

    (选自2021年04月15日《新华日报》)

    【1】写出第④、第⑤段中“?”与“!”中蕴含的情感。

    【2】第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第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的表达方式,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要求完成表格。

    黄河的脾性

    我的行为

    我的情感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河沿脱鞋涉水,感受黄河的灵魂。

    _________

    ⑤仰慕

    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石台让黄河水没了顶,浸润了身子,接受黄河的洗礼。

    【4】对本文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从写景角度看,本文运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抒写了作者一行人游壶口瀑布的所见所感。

    B.从表达方式看,本文主要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C.文章标题凝练有气势,直接点明写作内容,更是以此象征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D.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作者采用了一系列的动词、修辞等来表现黄河的特点。

  • 1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洗心亭回眸

    施建石

    华夏大地,有多处洗心亭,我只到过一处。我到的洗心亭位于安徽滁州醉翁亭醒园的园门对面,中间隔着玻璃沼和琅琊古道。本来,受少时读欧阳修《醉翁亭记》之影响顺道去观览醉翁亭的,但许是不善饮之故,到那至今十余年了,印象最深、经常回眸的,并非醉翁亭,而是醒园,特别是洗心亭。

    滁州洗心亭小巧精美,上下内外都是砖瓦结构,不用一木;其外形就像一只展开羽翼的禽鸟,立于琅琊古道路边;其四角坐地,一面背山,三面有门,门额为弧券形。进门环视,亭内为四方形,深、阔皆4米多,面积约20平方米。抬头仰视,上顶为半球形穹窿,好似一口倒扣的大锅。人立亭内,只见上圆下方,顿生天圆地方之感。踱步亭中,头上青天,脚下大地,念天地之悠悠,看万物皆与我同在,自有一腔豪气干云。

    古时候的琅琊寺,主要是和尚聚集念经、人们烧香拜佛的地方。洗心亭建在即将入山寺的山肢下,求神拜佛的善男信女,需在此焚香祷告,对过去的罪恶表示忏悔,如此洗心。

    洗心,有悔过自新之意。洗心亭,也许就是基于这样的初衷、意蕴而修建的吧?

    现在的游人,从城里“山行六七里”走来,在洗心亭稍停片刻,擦擦汗,歇歇气,定定心,然后就可以精神饱满地登琅琊山游览了;尤其对于进山来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香客居士,从城里走来,不仅身染尘埃,而且心蒙俗垢,常被“利欲权名”迷住了心窍,那么,顺便在这路边的小亭里坐憩片刻,饮一杯清茶安心养神,擦一擦心头“明镜”上的尘垢,然后就可以怀着一颗真诚纯洁的心,一心一意、真心诚意、恭敬地去朝山拜佛了。

    登琅琊山的游客,走至洗心亭,大多已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这时,步入洗心亭内休息片刻,然后再上山,便可精神倍增。如若先游醉翁亭,再游琅琊寺,因在醉翁亭内为园林美景所陶醉,虽过醒园而犹未醒,此时入洗心亭内逗留片刻,抑情醒醉,定心养性,然后再缓步上山,步入琅琊古道,向深秀湖和琅琊寺进发,定将倍感清新。

    好一个洗心亭!

    洗心亭啊,洗心亭!我听见你在提醒,在告诫,在警示:洗心,做人之大事,须臾最不可忽视;洗心,为人之要事,时刻最不能放松;人生在世,不管工农商学兵,无论是官还是民,既要天天洗脸,也该常常洗澡和洗耳,其实最应当都必须做的首先是“洗心”!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1文章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文章第一段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3“好一个洗心亭!”请你简说洗心亭“好”在哪里。

    4文章最后提到了“洗脸、洗澡和洗耳”,请你任选其一和“洗心”作一比较。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关于眼睛(节选)

    艾青

    你说眼睛是灵魂的窗子

    我说眼睛是灵魂的镜子

    你说世界上最美的是眼睛

    我说最可怕的也是眼睛

    ……

    读了这些诗句,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可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得抄袭、套作。(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