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大庆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青诗的中心意象是太阳和土地,主题则是爱国主义。

    B.艾青诗歌的散文化倾向体现在诗句长短相间,鲜活朴实的口语,自由的新诗诗体等方面。

    C.把人物放在斗争的激流中甚至是生死存亡的关头来塑造人物形象是《水浒传》的一大特色。

    D.《水浒传》中,林冲的主要情节有“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棒打洪教头、智取玉麒麟、雪夜上梁山、水寨大并火”等。

  • 2、对下列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一句的主干是“天底下的荒村”。

    B.“公里”“走”“非常”“哪里”“关于”等词语的词性,依次是量词、动词、副词、代词、介词。

    C.打扫干净、中国方案、拨动心弦、身材高大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D.“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这是一个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

  •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 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B. 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剧情跌宕起伏,反腐尺度之大前所未有,可谓气势磅礴,石破天惊

    C. 他俩表演的双簧真是太有趣了,连一向严肃的林老师都忍俊不禁

    D. 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地名,不仅是历史长河中鲜活的家乡符号,更是 一方人文底蕴的突出标志。

    (2)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 ,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3)春回大地,漫步西湖的白堤、苏堤,眺望湖面,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轻舟荡漾,三潭映月如宝石般嵌在湖面。这景色真是

    (4)在作文中,“写人”和“记事”往往是 ,差异只在于落笔着墨的角度。

    A.聚集 高足 美不胜收 浑然一体

    B.凝聚 高足 巧妙绝伦 相得益彰

    C.凝聚 弟子 巧妙绝伦 相得益彰

    D.聚集 弟子 美不胜收 浑然一体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曰:“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魏置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闻起贤,至则相楚。诸侯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删减)

    ①谢:辞谢。②属:同“嘱”,嘱咐,托付。

    【1】解释下列加点字。

    鲁君:___________ ②魏置相,田文:___________

    ③楚悼王闻起贤:___________ ④诸侯楚之强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卒母闻而哭之”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

    A.学时习之

    B.人不知不愠

    C.言和色夷

    D.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起带兵,屡建奇功,这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吴起劝告魏侯,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使国家免于灭亡。

    C.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公叔继田文后为相,吴起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

    D.吴起到楚国后很受悼王器重,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他。

    【4】把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②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甲)诗中“左迁”的意思是__________;(乙)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

    2请你简要分析(甲)(乙)两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复兴学校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小亮同学将在班会上做一次主题发言,下面是他准备的发言稿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他补充、修改。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句。但是,我相信,早在《周易》成书之前,人类便孕育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它在神农栉风沐雨尝百草的艰辛中生根;在大禹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甲】________________;在人类那一次次的钻木中开花。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千百年来感动了多少人,【乙】________________,又成就了多少人!我相信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也会被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为后人所推崇。

    【丙】近代中国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抗争史和觉醒史。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的绝境,就在这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军民奋起反击,抵御外侮,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血洗了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倘若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岂能如此?

    ①在【甲】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②请你仿照前后句子的格式,在文中【乙】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使【乙】句与前后两个句子构成排比。

    ③【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④请你搜集两句体现“自强不息”的名言分享给要参加演讲的同学。

    (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为了弘扬社会主旋律,发挥青年正能量,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主办,中国青年报报社和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承办了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如图是活动的标志,请有条理地说明该标志的内容。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

    ①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②小园几许,_______________。(秦观《行香子》)

    _______________,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⑤行人莫问当年事,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⑦欲说还休,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③《醉翁亭记》中描写朝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2)默写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江边。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1】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某一种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发”是全文线索,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中母亲的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用一生写好一个

    ①在我国书法史上,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王羲之临池学书,为节省时间顺手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用完了整整十八缸水。这些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

    ②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把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革命战士吴玉章四十年如一日,再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事实上,无论何种行业或领域,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情,倘若没有水滴石穿的韧性,缺乏坐得住、沉得下的脾性,都难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成绩。

    ③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往往让事情无疾而终。譬如,有的人遇到挫折就乱了阵脚,逃避矛盾、蛰伏起来;有的人干工作浮在表面,看上去勤勤恳恳,其实心里根本就没有恒定的目标;还有的人习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不到一锤接着一锤敲,累积不出实绩。古人说得好: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要做成一件事情,重要的是专注于目标,毫不动摇、勇往直前;心态一旦浮躁,注定难以走出浅尝辄止、兜兜转转的人生迷宫。

    ④恒心是成功的催化剂,而养恒心最离不开意志和勇气。葆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如磐石,在乱云飞渡时不忘初心;备非凡的勇气,才能面对恐惧不退缩,遭受打击不怯懦,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对个体来说,追求善始善终,就必须剔除急功近利之心,舍弃徘徊犹豫之意,自觉培养敢于正视困难的勇气和不甘落后的志气,用一生写好一个字。

    ⑤鲁迅曾如此点评运动会选手: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行走在人生之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③自然段首先提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的人往往一事无成的观点,接着怎么进行论证的?请概述论证的思路。

    【3】鲁迅认为运动会上哪两类人是可敬的?他将之比作“中国将来的脊梁”,有何深意?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

    杨树、柳树的雌株才会飞絮?“并不是所有的杨树、柳树都会产生飞絮。”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良厚说,飞絮均来自于杨树和柳树的雌株。春季空中飘散的杨、柳飞絮其实是杨、柳雌树的种子和衍生物,杨、柳树为了传播繁衍下一代,每逢春天,就“派出”这些白色絮状的绒毛,携带着种子,以风为媒,漫天飞散。

    杨树和柳树,都是雌雄异株的树种。李良厚进一步解释,到了春天,雄树的花粉花絮,会飘落在有黏液的雌株柱头上,受精之后,长成果实。而种子就在果实内包裹着,人们肉眼所看到的杨、柳飞絮,其实是种子的冠毛。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通过冠毛的飘浮作用,杨树和柳树得以完成自然繁衍。

    据了解,一棵成熟的雌树能产生1公斤的飞絮。

    (选自《科技日报》2020.4)

    【材料二】

    什么样的天气条件会有飞絮?一般杨絮比柳絮提前一周飘飞,所以最早开始的一般为白毛杨,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4℃的时候,白毛杨的果实就开始成熟炸裂了,杨絮开始飘飞。

    为什么南方没有飞絮?飞絮最喜欢的天气标签有干燥、温暖和阳光充足。相比南方的多雨、温润的天气来说,北方春季的天气更符合杨树和柳树等雌雄异株植物传播繁衍。

    如何应对漫天飞絮造成的困扰?躲:如果一定要外出,尽可能选择杨、柳絮比较少的早晨、晚上,或是雨后。当然,如果可以,躲在家里不出门,是最好的选择。捂:外出时,尽量做好防护,口罩、眼镜和外套一个都不能少。洗:每天最好清洗鼻腔2到3次。皮肤沾上杨、柳絮后,也要及时清除,最好用温水清洗。吃:在飞絮季,容易敏感的人群应该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调:春天本来就容易让人烦闷焦躁,尤其被漫天飞舞的杨、柳絮“骚扰”,会导致心情更差,所以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

    (选自《一点资讯》2020.4)

    【材料三】

    “霭霭芳春朝,雪絮起青条。”每年春夏之交,漫天飞舞的杨、柳絮,成为不少城市居民的烦恼:过敏患者不堪其苦、遮挡视线影响交通、堆积过量见火就着。相关治理方法也多有报道:更新树种淘汰杨柳雌株、给树木注射药物减少飞絮、水枪冲洗修剪枝条等。不过,从各地实践来看,想取得明显效果,难度不小。

    飞絮年年飘,治理还得出新招。认识到飞絮治理客观存在的难度,就更要提高治理的重视程度、加大行动力度。飞絮从几十年前“被忽视”到现在“受重视”,本身也反映了大家对生态产品需求的变化:缺林少绿时,希望城市尽快绿起来;绿色增多了,希望城市绿得更清新。变化带来了问题,也蕴藏着破解之策。要减少城市里飞絮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不妨多试试新机制、新技术、新思路。

    北京今年的飞絮治理就有不少“首次”:首次“联合作战”,从园林绿化部门单打独斗升级为10个部门联合参与,其中,市科委支持飞絮防治关键技术攻关,公安部门为洒水车、喷水车等办理临时占道施工许可,分工细致;首次研发北京飞絮防治APP,精确到每条街道、每段路,逐一录入杨、柳雌株的位置生长状况等,为后续治理提供依据;首次向市民发布杨、柳飞絮预测预报信息。当然,新办法成效如何,还有待时间检验。好的经验要形成机制,不当之处要及时调整。

    治理飞絮,既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治理问题。奔着解决问题而去,哪里不合理就改哪里,做什么有成效就抓什么,面对老问题,多想些新招。要知道,每年春风一起,治理有没有成效,飞絮是不会说谎的。

    ——选自《人民日报》2020.5

    【1】下列说法与原文的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A.春季空中飘散的杨、柳飞絮是杨、柳雄株为繁衍而派出的种子和衍生物。

    B.南方没有飞絮是因为飞絮最喜欢的天气标签有湿润、温暖和阳光充足。

    C.各地治理飞絮的方法,如淘汰雌株等,从实践看,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D.飞絮从被“被忽视”到“受重视”,反映出大家对生态产品需求的变化。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画线句中的“约”可以删掉,删去后不影响文意。

    B.材料二运用了设问修辞,提出三个问题,又回答这些问题,引人注意,启人思考。

    C.应对漫天飞絮造成的困扰,最好是躲在家里不出门。如果一定要外出,要做好防护,尽可能避免选择杨、柳絮比较多的早晨或是雨后。

    D.材料三的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古诗描述了春夏之交杨、柳絮漫天飞舞的情形。

    【3】请你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给科学治理飞絮提出三条合理化的建议。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任选一题作文。

    (1) 鲜花的身后是绿叶,幼苗的身后是泥土,小溪的身后是山峰。身后的爱抚,身后的温暖,身后的坚强,支撑着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冬季。

    请以“有你在我身后”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列材料,然后作文。

    一头小狮子因为贪玩而远离了狮群,不幸遭遇了几只鬣狗。本来,小狮子这时候还有机会逃生,但由于过分自傲,他却放弃了机会。

    “我是狮子。”小狮子把胸脯拍得啪啪响。“不错。”领头的鬣狗说,“如果你是一只成年狮,那么你是强者,我们是弱者。而今你还是一头幼狮,你是弱者我们是强者,大自然的生存规律就是弱肉强食。”说完,鬣狗们便扑过去把小狮子咬死吃掉了。

    要求:①请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②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