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莆田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到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到2020 年只有3年的时间,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断夺取新胜利。

    ②做学问就要勤勤恳恳,从一而终,容不得半点懈怠,装不下一丝浮躁。

    ③我们经常在网络批评中看到的情形就是“攻乎异端”的党同伐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造成伤害。

    ④画家指着墙上那幅画说:“这是二十年前的处女作,也没有什么欣赏的价值,但对于我却敝帚自珍,值得一辈子收藏。”

    ⑤老李就那样日复一日地干着同样的事,不瘟不火,但在每个人的记忆中,他的身影都挥之不去。

    ⑥无论刮风下雨,二人总是互相搀扶,踽踽而行,似乎搀着的,就是美好的明天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④⑥   D. ②⑤⑥

  • 2、下列诗句与“二十四节气”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杏花微雨染春衣,汤沟春酿醉乡愁。

    ②粉浪幽幽夏至天,荷风缕缕鸟声连。

    ③乳鸭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④蒹葭白露早纷纷,上下参差意象分。

    A.①白露  ②夏至  ③立秋  ④清明

    B.①白露  ②立秋  ③夏至  ④清明

    C.①清明  ②夏至  ③立秋  ④白露

    D.①清明  ②立秋  ③夏至  ④白露

  • 3、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

    A.汤显祖-----《牡丹亭》------崔莺莺 B.孙犁------《荷花淀》------水生

    C.莫泊桑------《项链》------玛蒂尔德 D.曹雪芹------《红楼梦》------林黛玉

  •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宽容失败与追求成功是辩证统一的。①对失败足够宽容,提供给运动员更好的成长环境,他们②可能轻装上阵,冲击更好成绩。“超级丹”在近日的访谈中表示,很多名将参加奥运发挥失常,正是③给自己的包袱太大。④,奥运场上有太多意外存在,以此为唯一的评判标准不完全客观,压力过大只会起到反作用。一个国家,⑤她的人民获得了自然生成的大国心态时,才是真正的大国。追求成功同时宽容失败的成熟心态,⑥局限于奥运赛场上。

     

    A

    如果

    因为

    此外

    不要

    B

    只有

    /

    确实

    不应

    C

    如果

    /

    此外

    不要

    D

    只有

    因为

    确实

    不应

    A.A

    B.B

    C.C

    D.D

  •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康熙年间发生的震惊朝野的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案,令方氏家族遭受沉重打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对方氏宗祸与自己家祸的无比痛心等。

    ①方苞因给《南山集》作序获罪,后经宽大处理,因祸得福,官运通达

    ②但这种特殊的恩遇并未给他带来心绪的片刻宁静,反而使他陷入了心态失衡的矛盾和痛苦之中

    ③另一方面,他没有完全挣脱《南山集》案的阴影,心绪凝重,心态极其复杂

    ④由昔日家境贫困,又屡困场屋的落拓文士一跃而贵为天子侍从、本朝达官,身份和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⑤如对作《南山集序》的追悔,对亡友戴名世的追念与痛悼

    ⑥一方面,他极力颂扬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君主善待自己并宽赦方氏族众的皇恩

    A.①④②⑥③⑤ B.④①②③⑥⑤

    C.①⑥②③⑤④ D.④②①⑥③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体:讲述主体(谁在讲述),故事主体(谁被讲述),接受主体(谁在观看)。互联网时代参与主体边界模糊、角色重叠,各民族、各群体、各阶层都在“讲述”“被讲述”,也都在“观看”“被观看”,多主体多元化传播已成现实。“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把握这一时代特征,并从以上三种主体入手,创新思维,调整策略,从分散失衡走向多元协同。

    从故事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讲好中国普通人的故事。在权力、资本与眼球经济的驱动下,传播场域两极分化的现象仍很严重,国际传播秩序处于失衡状态。国内的普通人和弱势群体作为讲述主体的话语权和作为故事主体的存在感都过于弱化,尤其在被西方媒体遮蔽、忽略之后。更多地让他们发声、为他们发声,对高举人民性旗帜、秉持“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大国而言,是国际传播秩序再平衡的使命担当,这也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软实力巧实力的战略选择。

    从接受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还要进一步明确中国故事的受众群体。我们要相应地调整方向,不囿于“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而采取“边缘突破”战略。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精英群体和意见领袖,他们属于西方意识形态最顽固、对中国成见最深的受众群体。我们应该把战略重点从他们向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国家中的草根群体、非政府组织转移。就前者而言,我们虽然经常强调提高议题设置能力、增强话语权,而实际上常常“被议题设置”,围着西方媒体的议题打转,从客观原因来看,我们和西方存在软硬实力差距;从主现原因来看,我们不够自信,太在乎西方,且存在缺乏省思的战略失误,就后者而言,他们在发展阶段、发展诉求、价值观和利益点上与中国很接近,这使他们对中国故事有更多共鸣,他们的“中国观”也更具可塑性,相关调查报告印证了这一点。

    从讲述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做到多方协作,一起来讲,讲述主体是最能动、最重要的要素,在讲述主体层面,有两个并行的趋势:一个是多主体多元化,一个是战略传播和整合传播,从多主体多元化角度看,政府不是国际传播中的唯一主体,非官方的传播主体以其更具亲和力的民间立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若要扩大与主导话语权,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不可替代,所以,从战略传播和整合传播角度看,国家需要高度整合内政外交、对外广播以及网络媒体等资源,联动合作。“讲好中国故事”,除了发挥非官方传播主体的作用,还要做好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以便发挥国家统筹协调的优势,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摘编自李成《抓住三个主体,讲好中国故事》)

    材料二:

    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更重要的是把中国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传播给世界,争取文化上的领导权。但近年来,我国对外宣传力度很大,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基本停留在讲述中国故事的层面。要实现中国故事从“讲述”到“讲好”的转变,就必须认清讲好中国故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一方面,当今国际舆论格局呈现“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特征,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世界新闻舆论,控制世界传媒市场,外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主要是从西方主流媒体获得。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昔日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的辉煌已成遥远的过去,当前中国文化传播缺乏高超的传播技巧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此外,由于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相对有限,外国民众获得有关中国的信息不多,加上西方媒体给外国受众造成的先入印象,使得他们即使看到我们的报道也很难相信。

    (摘编自李子祥《新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索》)

    材料三:

    李子柒能够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案例,必有其不寻常之处。作为真实的人,李子柒所选择的生活洋溢着中国风的美,满足了人们对传统中国、诗意生活的想象,有效缓解了工业化社会、高风险社会中人们的焦虑,特别能够绕开海外用户的心防。作为网红,李子柒有着明显服务于市场营销所需要的清晰“人设”,她活跃在国内外社交媒体平台,并取得成功,这显然是有策略、有布局的。作为文化符号,李子柒已经在人们的接受过程中,被确认为可以代言中国文化的最新的、可能也是最具辨识度的符号,外国网友称李子柒为“中国的迪士尼公主”,央视称赞李子柒“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成为话题后,李子柒一如既往,并没有急切地想要乘势做大,一飞冲天。这种“稳扎稳打”,其实就是内涵式发展,具有国际传播方法论意义。当然,没有中国发展成就的备受瞩目,没有中华文化吸引力在全球范围的重获认可,也很难想象李子柒的成功。她是“中国制造”在软实力领域中极具代表性的那一个。她的走红海外洋溢着新时代的气息,预示着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走向新阶段。

    (摘编自李习文《李子柒走红海外的国际传播逻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主体多元化格局存在不平衡现象,国内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和存在感都很弱,西方媒体的遮蔽与忽略是其重要原因。

    B.与以欧美为中心的精英群体和意见领袖相比,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故事有更多共鸣,面向他们的宣传效果会更好。

    C.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新闻舆论,控制世界传媒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外国民众客观而全面地认识中国。

    D.李子柒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不但要做一个真实的人,还要成为一名网红和特定的文化符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更多地让弱势群体发声,为弱势群体发声,体现我国对国际传播秩序再平衡的担当,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

    B.为顺应讲述主体的多主体多元化趋势,政府应当以非官方的身份出现,以便更好地在国际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C.国际舆论格局的不均衡,某些精英群体和意见领袖对中国成见很深,这些都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客观困难。

    D.采取内涵式发展策略,提升“中国制造”软实力,避免空泛生硬的宣传,这有助于中国故事在国际社会传播。

    【3】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特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采取总分结构,先点明“讲好故事”的三大主体,再分别提出具体策略。

    B.材料立足时代背景,基于大国立场,强调国家在讲好中国故事时的重要作用。

    C.材料在论述讲述主体的策略转变时使用因果论证,阐明了多方协作的重要性。

    D.材料通过比较,论证中国故事的接受主体应该是发展中国家而不是西方精英。

    【4】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我国还存在哪些不足?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

    【5】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体,请据此分析材料三中李子柒案例值得借鉴之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醒统治者北伐当有万全准备,否则会像刘义隆一样,最后只能 “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国事的艰难和自己身世的坎坷。

    (3)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创设出无比美妙的意境,表达作者内心的怅惘之情。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乌鸟作比,向皇帝提出奉养祖母的请求,情深意切,措词得体。

    (2)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都是描写音乐的名作,前者的“________”,用战场上的厮杀场面描摹琵琶的铮鸣之声,惊心动魄;后者的“_____________”,以有形的花容摹写无形的乐声,形神兼备。

    (3)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诗人对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李白在《蜀道难》先以“六龙回日”的神话极写山势的高峻,又以“____________”描写激浪回旋的河川,再以“____________”一句用拟人的手法衬托山之高峻。

    ⑵屈原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为了正义和理想,纵使死去多次,也不会后悔的坚定态度。

    ⑶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军营中分享牛肉、奏响军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表现作者追求美好事物不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报任安书(节选)》中,作者司马迁从吕不韦等诸侯将相受辱中受到激励而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3)诗人对云的偏爱各有不同,闲适、飘逸、淡雅、高洁、凄然、超脱……借云咏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色。如:“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沈佺期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馀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注)①诗人和杜审言都于神龙初年(705)流放岭南,杜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诗人随后也过大庾岭去欢州。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长地阔”“岭头”“白云”这些虽是自然之物,但它们营造的意境却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感情。

    B.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洛浦风光”和“崇山瘴疠”形成强烈的反差,引起读者的共鸣。

    C.“人何处”是默念友人杜审言人在何方,类似于设问,不答而答,不言自明,表意含蓄。

    D.最后一联“两地江山”既可指与朋友分隔之远,又可指与朝廷相距万里之遥,面君之难。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概括说明。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人。天启五年进士。授行人。崇祯三年冬,擢御史,监临会试,坐纵怀挟举子,谪南京行人司副,迁主客员外郎。七年春,擢山西提学佥事。未行,总理户、工二部中官张彝宪有朝觐官赍册之奏。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手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屛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彝宪大恚,与继咸互讦奏。帝不听,乃子身赴任。久之,巡抚吴甡荐其廉能。而巡按御史张孙振以请属不应,疏诬继咸脏私事。帝怒,逮继咸,责甡回奏。甡贤继咸,斥孙振。诸生随至都,伏诉冤,继咸亦列上孙振请属状及其赃贿数事。诏逮孙振,坐谪戍;继咸得复官。十年,除湖广参议,分守武昌。以兵捣江贼巢兴国、大冶山中,擒贼首吕瘦子,降其党千佘人。诏兼佥事,分巡武昌、黄州。击退贼老回族、革里眼等七大部黄陂、黄安,筑黄冈城六千余丈。十二年,移淮阳,忤中官杨显名,奏镌二秩调用。督师杨嗣昌以其知兵,引参军事。明年四月,擢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初,继咸闻李自成兵败南下,命部将郝效忠、陈麟、邓林奇守九江,自统副将汪硕画、李士元等援袁州,防贼由岳州、长沙入江西境。既已登舟,闻良玉反,复还九江。良玉舟在北岸,贻书继咸,愿握手一别,为皇太子死。九江士民泣请继咸往,纾一方难。继成会良玉于舟中,良玉语及太子下狱事,大哭。次日,舟移南岸,良玉袖出皇太子密谕,劫诸将盟。继咸正色曰:“密谕何从来?先帝旧德不可忘,今上新恩亦不可负,密谕何从来?”良玉色变,良久乃曰:“吾约不破城,改檄为疏,驻军候旨。”继咸归,集诸将于城楼而洒泣曰:“兵谏非正。晋阳之甲,《春秋》恶之,可同乱乎?”遂约与俱拒守。中朝皆疑继咸、良玉同反。而南都时已破,诸镇多纳款。继咸劝梦庚旋师,不听。遣人语林奇、硕画、士元毋为不忠事,林奇、硕画、士元避皖湖中,遣人阴逆继咸。继咸已为效忠绐赴其军。将及湖口,而梦庚、效忠降于我大清,遂执继咸北去,馆内院。至明年三月,终不屈,乃杀之。

    (选自《明史·袁继咸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

    B.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

    C.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

    D.继咸疏论之/谓/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试,是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的中央考试。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解元”。

    B.中官,一指中央王朝内的官吏,后多指宦官,宦官是旧时宫中侍奉君王及其家族成员役使的官员。

    C.阙,指古代王宫、祠庙大门之外建的两个对称的台子,古时候经常把阙作为帝王宫廷或朝廷的代表。

    D.中朝,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文中指朝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继咸性格刚直,不惧权贵。他上书驳斥张彝宪的奏章,彝宪大为恼火,就上书和继咸相互攻击,皇帝不听劝阻,继咸就独自一人上任去了。

    B.袁继咸清正廉洁,富有才能。张孙振因袁继咸曾拒绝了他的请托,便诬告袁继咸贪污受贿。山西众多生员追随继成入京,为之辩诬诉冤。

    C.袁继咸通晓军事,骁勇善战。他带兵在兴国、大冶一带的山中捣毁了贼巢,活捉了贼寇首领,降服了一千多人,击退了七大部兵力的进攻,修筑了六千多丈长的城墙。

    D.袁继咸忠君爱国,宁死不屈。南京被攻陷,诸镇都投降了,他被软禁在北方的内院中,最终不肯屈服于清,被杀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十二年,移淮阳,忤中官杨显名,奏镌二秩调用。

    (2)兵谏非正。晋阳之甲,《春秋》恶之,可同乱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武大靖第二次创造了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世界纪录,同时也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带来了本届冬奥会的首枚也是唯一一枚金牌。

    武大靖的荣耀启发我们:面对以往,要牢记目标,坚持付出,积淀实力;面对当下,要信守规则,担当责任,发挥实力;面对未来,要坚信自我,不断突破,提高实力。

    请以“我看实力”或“我的实力”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