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祭酒”是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孟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B.“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孩子。
C.“三牲”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也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D.“膜拜”是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
2、下列对联中,适合用来祝贺乔迁新居的一项是( )
A.春回大地繁花俏 旗展东风旭日新
B.党近为邻宜教子 时当盛世好安居
C.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D.喜见红梅多结子 欣看绿竹又生孙
3、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一九三六年夏天,我在青岛住了一个星期。刚到青岛那天,我便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黄昏时候,火车渐渐地走得缓慢起来,浩瀚的大海便展开在我们的眼前了。参差不齐的帆严密地排在海边。太阳不见了,天上灰絮似的云影移动着。天连水,水连天。云翳在辽阔的天空中幻变成各式各样的形体:有的像飞禽,有的像走兽,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山峰……”这是青岛海景给我的第一印象。
A.他轻轻哼起了《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B.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你一定是认错了。”
C.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一下、两下……夜已深了,丈夫依旧没有回来。
D.听了老师的解答,他陷入了深思:“原来如此……”
4、下列语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
B.我们通过看地图上等高线的分布和疏密情况,可以知晓大致的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这一带的地势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这一带的坡度越缓。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交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做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5、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有“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句,请问诗中的“绿蚁”指的是什么?( )
A.酒上浮起的绿色泡沫
B.绿色的蚂蚁
C.茶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鲍勃•迪伦:迷人之谜
柏琳
鲍勃•迪伦是谁?
1985年,电影导演斯科特•科恩采访鲍勃•迪伦时这样描述他:桂冠诗人,身穿摩托夹克的先知,神秘的游民,衣衫褴褛的拿破仑,一个犹太人,一个基督徒,无数的矛盾集合体。完全不为人所知,像一块滚石。他曾经被分析、定级、分类,钉在十字架上,定义、剖析、调查、检验、拒绝;但是从来没有被弄明白过。
1941年5月24日,迪伦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少年时他便显示出音乐天赋,10岁自学了吉他、钢琴、口琴等乐器。高中时,他就加入了一个小型摇滚乐队。
1959年,他进入明尼苏达大学。同年,他读到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也读到另一本“垮掉的一代”的著作《裸体午餐》。他说:“我完全爱上垮掉的一代、波希米亚、咆哮那群人、凯鲁亚克、金斯堡、柯索、费林格提……他们对我的影响就如同猫王对我的影响一样。”也许是受到某种感召,这个少年在刚满20岁时从大学辍学,孤身一人来到纽约,即将开始一段美国民谣的传奇。去纽约之前,他给自己起了“迪伦”的艺名。
1962年,他发行处女专辑《鲍勃•迪伦》。1963年,他第二张专辑中的《答案在风中飘》成为20世纪中下叶美国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圣歌”。
1964年,《时代变了》发行,被认为是迪伦的“抗议专辑”。他的朋友艾伦•金斯堡在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号啕大哭,“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年轻人。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使他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这些表达对核武器军备赛的担忧,以及有关贫困、种族歧视、监狱、沙文主义、战争、反思原教旨主义等内容的歌曲,迪伦只花了20个月就全部写完了。
此后,他对于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刻意要与60年代轰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距离,他说:“我不想再为任何人写歌,不想成为什么代言人,我只想从我的内在出发来创作音乐。”1964年另一张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中,已经不见抗议歌曲的影子。
“我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当人们期待迪伦能成为民权运动的旗帜时,他这样回答。他走了另一个极端——1965年的新港音乐节上,鲍勃•迪伦给民谣音乐插上了电。1965年美国迎来了抗议运动的高潮,迪伦却带上一把电吉他,给一个彷徨的时代诊断了病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孑然一身,你无家可归,你默默无闻,像一颗滚石。”这首收录在专辑《重返61号公路》里的摇滚乐,叫做《像一块滚石》,几十年后被《滚石》杂志评为500年来最佳歌曲的第一名。当时,迪伦不仅在政治上被视为脱逃的懦夫,也被视为民谣的叛徒。但对迪伦来说,这首歌不仅意味着他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更意味着一场挣脱——从一个“抗议歌手”的躯壳逃往自己灵魂深处。此时,他的兴趣转移到了诗歌和小说上,因为这不受歌词长度限制。他呆在纽约的公寓里,埋首大堆书籍,陷入了疯狂的诗歌阅读中,读兰波也读布莱希特,喜欢艾略特,还曾为爱伦•坡的《钟》谱上吉他曲。“我就这样训练自己的思维,丢掉不好的习惯,并学着让自己沉静下来。我读了整本的拜伦的《唐璜》,从开始到结束都集中精神,同时还有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
70年代末,当嬉皮士文化与政治风潮过去后,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
1996年鲍勃•迪伦正式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垮掉的一代”中最杰出的作家艾伦•金斯堡在推荐信中写道:“他的作品帮我们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
迪伦的文学传统是深厚的。2000年,曾被誉为“每个诗人梦寐以求的评论家”的克里斯朵夫•瑞克斯曾在迪伦演出后台问他最近读什么书,迪伦脱口而出:莎士比亚。瑞克斯后来撰写了《迪伦对原罪的先见之明》,将迪伦称为“当代美国最好的用词专家”。
80年代至今,迪伦逐渐减少了发行唱片的数量,他全身心爱上了巡回演出,重新回到了行吟歌手的传统。怀旧者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事实上,这才是伟大文学的源头所在——无论是西方的《荷马史诗》还是东方的《诗经》,文学最初是用来歌唱的。
歌唱者本就是诗人,而诗人鲍勃•迪伦的灵魂,也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2016年10月15日《新京报•书评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诺奖历史上,曾数次把奖项授予“非文学”人士,最出名的当属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1950年)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1953年),而2015年的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严格意义上也是一个记者,并非作家。但是,把文学奖颁给一个歌手,却是头一次。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予鲍勃•迪伦的颁奖辞是:“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
②鲍勃•迪伦的传记作者戴维•道尔顿称他为“最多变的灵魂”,但迪伦认为:“我确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烟雾,写一些在朦胧光亮中漂浮的歌谣。”。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摇滚乐《像一块滚石》是迪伦的代表作,它体现了歌手对自身灵魂的探索,使迪伦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
B. 音乐与文学对于迪伦来说,具有相通性,都意义非凡,两者的价值与魅力在他身上得到了圆融体现。
C. 二战之后,“垮掉的一代”风靡美国,这对年轻的迪伦有很深刻的影响,促使他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传奇。
D. 作为“垮掉的一代”作家群中的代表,艾伦•金斯堡在思想上与迪伦产生了高度共鸣,非常肯定迪伦音乐的价值与意义。
【2】作者为什么称鲍勃•迪伦是“迷人之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鲍勃•迪伦几次受到诺贝尔文学奖青睐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在《关雎》中交代男子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的原因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苏轼关于宇宙万物“变”与“不变”的议论,含有辩证的合理因素,也带有虚幻的色彩,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宽慰自己,表示自己并不羡慕。
(3)《师说》中点明全文主旨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
8、将下面的名句补充完整。
(1)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3)闲静时如姣花照水,__________________。心较比干多一窍,_______________。
(4)面若中秋之月,________________,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______________,即瞋视而有情。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春望》中“_____________”借鸟声表达家国之悲;还如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以鹰之卓然不群寄托自我追求;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借黄鹤表达山高。
(2)韩愈在《师说》中对士大夫之智竟然无法赶上巫医乐师百工而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贬谪生活中缺少音乐,缺少知音,虽有良辰美景却只能孤独度日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达了对吴宫旧时盛迹不可寻觅的词句是“___________”。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写自己遍观群书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汝坟
遵彼汝坟①,伐其条②枚;未见君子③,惄④如调⑤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⑥;既见君子,不我遐⑦弃。
鲂鱼赪⑧尾,王室如毁⑨;虽则如毁,父母孔⑩迩。
(选自《国风·周南》)
(注)①坟(fén):水涯、大堤。②条:山楸树。一说树干(枝曰条,干曰枚)。③君子:此指在外服役或为官的丈夫。④惄(nì):饥,一说忧愁。⑤调:同“朝”,早晨。⑥肄(yì):树砍后再生的小枝。⑦遐(xiá):远。⑧赪(chēng):浅红色。⑨毁(huǐ):火,。如火焚一样。⑩孔:甚。
【1】阅读全诗,请简要概括三章的主要内容。
【2】诗歌中妻子的形象特征怎样?请结合诗歌简要解说。
【3】请概况诗歌的中心思想。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元行冲,河南人。博学多通,尤善音律及诂训之书。举进士,累转通事舍人,狄仁杰甚重之。行冲性不阿顺,多进规诫,尝谓仁杰曰:“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仁杰笑而谓人曰:“此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行冲以本族出于后魏,而未有编年之史,乃撰《魏典》三十卷,事详文简,为学者所称。初魏明帝时,河西柳谷瑞石有牛继马后之象,魏收旧史以为晋元帝是牛氏之子,冒姓司马,以应石文。行冲推寻事迹,以后魏昭成帝名犍,继晋受命,考校谣谶,特著论以明之。开元初,自太子詹事出为岐州刺史,又充关内道按察使。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注]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俄复入为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时嗣彭王志暕庶兄志谦被人诬告谋反,考讯自诬,系狱待报,连坐十数人,行冲察其冤滥,并奏原之。四迁大理卿。时扬州长史李杰为侍御史王旭所陷,诏下大理结罪。行冲以杰历政清贞,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条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先是,秘书监马怀素集学者续王俭《今书七志》,左散骑常侍褚无量于丽正殿校写四部书,事未就而怀素、无量卒,诏行冲总代其职。于是行冲表请通撰古今书目,名为《群书四录》,命学士毋煚等分部修检,岁余书成,奏上之。上又特令行冲撰御所注《孝经》疏义,列于学官。行冲俄又累表请致仕,制许之。十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献。
(选自《旧唐书·元行冲传》,有删改)
(注)搏击:督察举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B.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蹊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C.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蹊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D.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蹊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和“入”都是我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出”一般指官员调离任职之地。
B.“庶”,非正妻所生之子,家族的旁支,与“嫡”相对,如“庶子”“庶弟”等。
C.“大理”,古代掌刑法的官。隋置大理寺卿、少卿,北齐置大理寺,历代相沿。
D.“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还常用“休致”等表示官员退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行冲博学多识,性格耿直。他知识广博,尤其通晓音律和诂训之书;他做人从不阿谀奉承,在通事舍人任上多次对狄仁杰进言劝诫,很受器重。
B.元行冲不从旧说,另立新论。魏收认为“牛继马后”指的是晋元帝改姓司马以应瑞石上的图纹;而元行冲通过考证推究,给出了“牛继马后”的新解。
C.元行冲秉持正义,断案公正。当时嗣彭王的庶兄被人诬告谋反,在审讯中被逼迫认罪,受牵连获罪的有十多人,元行冲审查出案件冤枉失实的地方,一并上奏宽恕了这些人。
D.元行冲著述丰富,成就显著。他所著《魏典》事详文简,受到学者称赞;通撰的《群书四录》经学士毋煚等审核后,献给皇上;为御注《孝经》撰写的疏义被列入学校课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
(2)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条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来自黑龙江的男孩钟美美凭着高超的演技引发广大网友的共鸣,迅速走红网络。夸张的姿态,犀利的眼神,对老师训话的“高度还原”,钟美美把中小学老师气质“拿捏得死死的”。走红期间,钟美美坦言有多家广告公司、网红公司给他打过电话,签约费高达一百万。
然而,就在他的视频火遍全网后,他大量下架此类视频,称这种视频网友会看腻,想发其他视频。也有传闻称他被当地教育局“约谈”了,教育局回应称“不存在约谈”,是孩子和家长自己认识到问题之后决定下架的。钟美美在利益面前心动时,妈妈曾严厉地批评他,告诉他不要被金钱蒙蔽了双眼,他最后放弃了那些签约机会。
对于“钟美美”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自由表达的时代,教育部门和家长不应该干涉;也有人认为,孩子在心理和思想等方面尚未成熟,教育部门和家长应该干涉。为此,高三(1)班同学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请你以发言代表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