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3、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4、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5、煤燃烧的反应热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利用:a.利用煤在充足的空气中直接燃烧产生的反应热;b.先使煤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然后使得到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这两个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s)+O2(g)===CO2(g) ΔH=E1①
b.C(s)+H2O(g)===CO(g)+H2(g) ΔH=E2②
H2(g)+1/2O2(g)===H2O(g) ΔH=E3③
CO(g)+1/2O2(g)===CO2(g) ΔH=E4④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与途径a相比,途径b有较多的优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四个热化学方程式中ΔH>0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质量的煤分别通过以上两条不同的途径产生的可利用的总能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A.a比b多 B.a比b少
C.a与b在理论上相同 D.两者无法比较
(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E1、E2、E3、E4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6、【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
(1)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制碱工业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工艺。
①“氨碱法”产生大量CaCl2废弃物,写出该工艺中产生CaCl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联合制碱法”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O2是制碱工业的重要原料,“联合制碱法”与“氨碱法”中CO2的来源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
(2)钢铁工业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① 炼钢时,加入硅、锰和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不锈钢含有的Cr元素是在炼钢过程的氧吹____________(填“前”或“后”)加入。
③ 炼铁和炼钢生产中,尾气均含有的主要污染物是________。从环保和经济角度考虑,上述尾气经处理可用作__________________。
7、下表列出了钠的卤化物(NaX)和硅的卤化物(SiX4)的熔点:
NaX | NaF | NaCl | NaBr | NaI |
熔点/℃ | 995 | 801 | 775 | 651 |
SiX4 | SiF4 | SiCl4 | SiBr4 | SiI4 |
熔点/℃ | -90.2 | -70.4 | 5.2 | 120.5 |
从表中可以看出,钠的卤化物的熔点比相应的硅的卤化物的熔点高很多,请用所学知识简单解释。_________
8、“奋斗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记录,其外壳材料使用的是国产钛合金。钛具有密度小、强度大、耐腐蚀等性质,可以由TiO2为原料制得。
(1)工业上,采用“加碳氯化”的方法以高钛渣(主要成分为TiO2)为原料生产TiCl4,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1 TiO2(s)+2Cl2(g)⇌TiCl4(g)+O2(g) ΔH1=+181 kJ·mol-1
反应2 2C(s)+O2(g)⇌2CO(g) ΔH2=-221 kJ·mol-1
①氯化反应(反应1)中,加碳的所用是_______和_______。
②已知反应1和反应2的平衡常数:K1=3.4×10-29、K2=1.2×1048.计算“加碳氯化”总反应TiO2(s)+2Cl2(g)+2C(s)⇌TiCl4(g)+2CO(g)的平衡常数:K=_______。结合平衡常数进一步说明氯化过程中加碳的作用是_______。
(2)一种以石墨、TiO2为电极,以用传导O2-的熔融盐为电解质的电化学装置如下图所示,该装置可通过电解法获得海绵状的单质钛。
①电解时的阴极反应为_______。
②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需更换,原因是_______。
9、下列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用化学式或元素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二 |
|
|
|
|
| ⑥ | ⑩ |
|
三 | ① | ③ | ⑤ |
|
|
| ⑦ | ⑨ |
四 | ② | ④ |
|
|
|
| ⑧ |
|
(1)①③⑤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②③④中,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3)①和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①和⑧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化合物的溶液与元素⑦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⑦⑧⑩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三者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随加入水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O”点导电能力为O的理由是 ;
(2)a、b、c三点溶液中c(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3)a、b、c三点中醋酸电离度最大的是 ;水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
(4)若使c点溶液的c(CH3COO-)提高,在如下措施中可采取 (填标号)。
A.加热
B.加盐酸
C.加冰醋酸
D.加入固体KOH
E.加水
F.加固体CH3COONa
G.加Zn粒
11、现有下列物质:①Ne②H2O③NaCl④H2SO4⑤O2⑥Na2O2⑦CO2⑧NaHS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含有共价键的单质是____,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填序号)。
(2)②的电子式是____。
(3)用电子式表示③的形成过程是____。
(4)②和⑦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____(填序号)。
(5)⑧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破坏的化学键是____。
(6)组成④的三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是____。
12、(1)已知稀溶液中,1molH2SO4与2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114.6kJ热量,写出表示H2SO4与NaOH反应的中和反应反应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碳的燃烧热为393.5kJ·mol-1,写出表示碳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已知CO(g)转化成CO2(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25℃、10lkPa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kJ,经测定,将生成的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25g白色沉淀,写出表示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kJ/mol
②C(s)+O2(g)═CO2(g)△H2=-393.5kJ/mol
③H2(g)+O2(g)═H2O(l)△H3=-285.8kJ/mol写出由C(s)、H2(g)和O2(g)化合生成CH3COOH(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
13、氮化钡()是一种棕色粉末,在空气中易被氧化,遇水会发生剧烈水解。实验室常用Ba与N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得,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装置(夹持装置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L氮化钡的制取
(1)A装置中盛放浓氨水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___→hi→___________(填小写字母,装置可重复使用),则实验方案中最后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实验简单步骤如下:①点燃B处的酒精灯 ②添加实验药品 ③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④点燃D处的酒精灯 ⑤打开装置A中的分液漏斗活塞 ⑥熄灭D处酒精灯 ⑦熄灭B处酒精灯 ⑧关闭装置A中分液漏斗活塞。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
II.产品纯度的测定
称取6.0g I中所得产品,加入干燥的仪器4中,由仪器3加入蒸馏水,然后通入水蒸气,用的稀硫酸标准溶液完全吸收(吸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从烧杯中量取20.00mL的吸收液,用
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稀硫酸,到终点时消耗
溶液。
(3)实验过程中,通入水蒸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用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稀硫酸时所选指示剂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甲基橙
(5)产品纯度为___________,下列实验操作可能使氮化钡()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实验I中,鼓入水蒸气流速太快,有少量液体溅出
b.滴定前,碱式滴定管中无气泡,滴定结束后,有气泡
c.配置标准稀硫酸溶液,俯视刻度线定容
14、(Ⅰ)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完成下列填空:
(1)1molCH4含原子个数为______________;34gH2O2所含原子数目为____。
(2)标准状况下,0.5NA个CO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为________L。
(3)标准状况下,33.6LH2和CH4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为________。
(Ⅱ)某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为Mg∙mol-1,该气体的质量为m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
(1)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2)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g∙L-1。
(3)该气体所含的原子总数为________个。
(4)该气体的一个分子的质量为________g。
(Ⅲ)(1)等质量的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氧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
(2)1.5molH2SO4的质量是________g,其中含有________molH,含有________g氧原子。
(3)9.03×1023个氨分子含______molNH3,______mol氢原子,________mol电子。
15、二氯异氰尿酸钠()是一种高效广谱杀菌消毒剂,它常温下为白色固体,难溶于冷水。工业上合成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方法有多种,其中NaClO法是向NaOH溶液通入
产生高浓度NaClO溶液,然后与氰尿酸(
)反应制取二氯异氰尿酸钠。从下面选择所需装置完成实验。
已知:回答下列问题:
(1)按气流从左至右,导管口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填小写字母)
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发现实际操作过程中仪器N中浓盐酸不易流下,可将仪器N换为___________。
(3)装置A中制备NaClO溶液完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在加氰尿酸溶液过程仍需不断通入的理由是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若温度过度、pH过小会生成
,写出
生成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有效氯含量是判断产品质量的标准。实验采用碘量法测定产物有效氯的含量,原理为:
准确称取0.6000g样品,配成250.0mL溶液;取25.00mL上述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和过量KI溶液,密封在暗处静置5min;用0.1000mol/L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加入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
溶液15.00mL。
①配制样品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量筒外,还需要___________。
②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时,加入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该样品的有效氯为___________%。(该样品的有效氯,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6、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液态氯化氢;②小苏打;③固体纯碱;④二氧化碳;⑤葡萄糖;⑥氢氧化钾;⑦氢氧化铁胶体;⑧氨水;⑨空气;⑩硫酸铁溶液。
(1)上述十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
(2)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现有100 mL⑩溶液中含Fe3+ 5.6g,则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
(4)若在⑦中缓慢加入①的水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