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2、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3、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4、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5、图表法、图像法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下表列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中四种元素性质的一些数据:
性质
元素 | A | B | C | D |
原子半径(10-10 m) | 0.37 | 0.77 | 0.74 | 0.99 |
最高价态 | +1 | +4 | - | +7 |
最低价态 | -1 | -4 | -2 | -1 |
用所给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1)比元素A原子序数大28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元素A、B、C可形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60的一元羧酸分子,则一个该分子中共含有________个σ键,________个π键。
(3)如图是研究部分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变化规律的图像,折线c可以表达出第________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2分)
不同同学对某主族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了两条折线——折线a和折线b,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1)某浓度的氨水中存在平衡:。若要增大
的浓度而不增大
的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字母)。
a.适当升高温度 b.加入固体 c.通入
d.加入少量浓盐酸
(2)常温下,有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
①加适量醋酸钠晶体后,醋酸溶液中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盐酸中
______。
②加水稀释10倍后,溶液中:醋酸______(填“>”“=”或“<”)盐酸。
③加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恰好中和,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醋酸______(填“>”“=”或“<”)盐酸。
④溶液温度都升高20℃,溶液中:醋酸______(填“>”“=”或“<”)盐酸。
⑤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随时间(
)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①表示盐酸,②表示醋酸)
a. b.
c.
d.
(3)将的
加水稀释,有关稀释后醋酸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电离程度增大 b.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多
c.溶液导电性增强 d.溶液中醋酸分子增多
7、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用以回收S,其物质转化如图所示。
(1)反应中当有34g H2S转化为硫单质时,保持溶液中Fe3+的量不变,需消耗O2的质量为______。
(2)在温度一定和不补加溶液的条件下,缓慢通入混合气体,并充分搅拌。欲使生成的硫单质中不含CuS,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各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且M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的2倍;N-、Z+、X+ 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1)Z与M可形成常见固体化合物C,用电子式表示C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 。
(2)X与Y可分别形成10电子和18电子的分子,写出该18电子分子转化成10电子分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表示由上述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前后的转化关系,请写出该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均由X、Y、Z、M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其中一种是强酸所成的酸式盐,写出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该盐溶液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
9、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排出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为避免污染,常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里装有催化剂,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下图所示。写出净化过程中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国家规定氮氧化物的排放标准不超过400mg/L。氮氧化物可以用酸性硫酸亚铁溶液来吸收,反应原理为NO+Fe2+=[Fe(NO)]2+;NO2+3Fe2++2H+=2Fe3++[Fe(NO)]2++H2O。现测定某地下水脱硝过程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收集500.00mL排放的气体,缓慢通过250.00mL0.6240mol/L酸性FeSO4溶液(过量),充分反应,量取吸收气体后的溶液25.00mL置于锥形瓶中,用0.2000mol/L酸性KMnO4溶液与之反应,重复上述实验操作3次,平均消耗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为15.00mL。试通过计算分析地下水脱硝过程中氮氧化物的排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已知:①[Fe(NO)]2+与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②H++MnO+Fe2+=Mn2++Fe3++H2O(未配平)
1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根据反应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试验编号 |
| HI起始浓度(mol/L) | 温度℃ | 3s内 |
1 | 0.1000 | 0.1000 | 25 | 0.0076 |
2 | 0.1000 | 0.2000 | 25 | v |
3 | 0.1000 | 0.3000 | 25 | 0.0227 |
4 | 0.1000 | c | 35 | 0.0304 |
实验4是为了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对比实验,若温度每升高10℃,速率变为原来的4倍,则表中c=_______
A.0.1000 B.0.2000 C.0.3000
11、实验室有一瓶密封不严的漂白粉,请利用以下仪器和试剂,完成该漂白粉成份的探究。试管、滴管、带导管的单孔塞、蒸馏水、自来水、1mol·L-1HCl、品红溶液、新制澄清石灰水。
(1)[提出假设]假设一:该漂白粉未变质,含CaCl2、Ca(ClO)2;
假设二: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含___;
假设三: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含CaCl2、Ca(ClO)2、CaCO3。
(2)[进行实验]在答题卡上完成下表(不必检验Ca2+、Cl-):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
① | 用A试管取少量澄清石灰水备用,用B试管取少量样品,再向B试管___ | 若无气体放出且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则假设一成立,___ |
② | ___ | ___ |
③ |
|
|
12、已知20℃下,饱和食盐水质量分数为26.5%,密度为。用惰性电极电解50mLNaCl饱和溶液,分别收集两极气体,一段时间后,测定装置中溶液密度变为1.024
。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水气挥发、气体的溶解。请回答:
(1)该饱和食盐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2)所得理论上可制得漂白粉有效成份的质量为:___________g。(写出计算过程)
13、某小组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并探究产物的性质(气密性已检验、夹持装置已略去)。
(1)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试管②中的试剂为品红溶液,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若试管②中的试剂为酸性溶液,实验时②中溶液褪色,则说明①中生成的气体具有___________性;若试管②中的试剂为
溶液,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从化合价和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该反应发生的原因___________。
(3)试管③中的试剂为溶液,其作用是吸收尾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为确认试管①中含铜物质的生成,小组同学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14、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氢气还原氧化铜时,产生的红色物质,冷却后加入稀硫酸发现溶液呈淡蓝色,写出该现象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铝合金(含铝90%)1.5 g 与适量的 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合金中其它成分不参加反应)。滤去不溶物,向滤液加入0.6 mol•L-1 的氨水使Al3+ 恰好完全沉淀。上述铝合金和盐酸反应的过程中生成氢气_____L(标准状况)。使Al3+ 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氨水____mL。
15、研究减少CO2排放是一项重要课题。CO2经催化加氢可以生成低碳有机物,主要有以下反应: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 △H1=-49.6 kJ/mol
反应Ⅱ:CH3OCH3(g)+H2O(g)⇌2CH3OH(g) △H2=+23.4 kJ/mol
反应Ⅲ:2CO2(g)+6H2(g)⇌CH3OCH3(g)+3H2O(g) △H3
(1)△H3=_______kJ/mol。
(2)恒温恒容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发生反应I。下列描述能说明反应I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序号)。
A.容器内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反应体系总压强保持不变
C.断裂3NA个H-O键同时断裂2NA个C=O键 D.CH3OH和H2O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
(3)反应II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0.25,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CH3OCH3(g)和H2O(g),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浓度如下:
物质 | CH3OCH3(g) | H2O(g) | CH3OH(g) |
浓度/mol∙L-1 | 1.8 | 1.8 | 0.4 |
此时v正___v逆(填“>”、“<”或“=”),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混合气体中CH3OH体积分数(CH3OH)%=____%。
(4)在某压强下,反应III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T1温度下,将6 mol CO2和12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0~5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CH3)=______。KA、KB、K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
(5)恒压下将CO2和H2按体积比1:3混合,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I和反应III,在相同的时间段内CH3OH的选择性和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
其中:CH3OH的选择性=×100%
①温度高于230℃,CH3OH产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上述条件下合成甲醇的工业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210℃ B. 230℃ C.催化剂CZT D.催化剂CZ(Zr-1)T
16、为探究铁和铁的化合物的一些化学性质,某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1)往A溶液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___
(2)写出上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Fe2O3→A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A→B_____________。
(3)B→C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4)将A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不断加热,可制得______胶体;当光束通过该胶体时,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_____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