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汉初年刘秀采取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减轻徭役赋税负担,惩处贪官污吏;又注重发展生产;允许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繁荣稳定的局面,史称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2、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3、东汉时期,光武帝采取的反腐败措施是( )
A.实行三十税一
B.惩处贪官污吏
C.释放奴婢
D.废除一些严刑峻法
4、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读下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哪一处是遵义会议召开的地方( )
A.A B.B C.C D.D
5、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政策是
A. 民族平等
B. 一国两制
C. 司法独立
D. 地区自治
6、明朝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
A.《三国演义》 B.“四书”“五经”
C.《齐民要术》 D.《水浒传》
7、读“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建设投资分配比例”图示(如下图)。指出“一五”计划基本建设投资的特点是
A.各经济部门分配平均
B.以工业化建设为重点
C.以铁路交通建设为主
D.强调多种所有制发展
8、为了深入学习和研究土地改革运动,同学们搜集到了下列资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
A.以土地改革运动为题材的小说《暴风骤雨》
B.亲历土地改革运动的老人写成的回忆录
C.从互联网检索获取的土地改革运动的资料
D.市博物馆保存的土地改革运动的档案
9、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这直接能说明澶渊之盟( )
A.增强了北宋的军事实力
B.加强了北宋的边境防御
C.促进了双方的经济交流
D.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10、“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文中“我”的首要目标是
A.摧毁英国殖民统治
B.建立联邦制共和国
C.维护国家统一
D.解放黑人奴隶
11、下图是一幅反映20世纪前期国际关系的政治漫画,与此漫画息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开罗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被称之为“最富天才的创见”。提出这一构想的中央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13、贝多芬所写的《英雄交响曲》,是他的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这个重大社会题材是( )
A.法国大革命 B.美国内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哥伦布横渡大西洋
14、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A.核定地价,按价收税
B.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C.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D.没收地主土地,按家庭平均分配土地
15、太平天国运动是历史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太平天国由兴盛走向衰败的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天京事变
C.大败湘军
D.太平军西征
16、在一次班级“图书推荐活动”中,小明的推荐词中出现了“纪传体”、“黄帝到汉武帝”、“秉笔直书”等,他推荐的图书是( )
A.《论语》
B.《春秋》
C.《史记》
D.《诗经》
17、《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市民阶层的需要
C.城市商业的繁荣
D.海外贸易的兴盛
18、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如果改用民国纪年的话,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发生在( )
A.民国三十七年 B.民国三十四年
C.民国三十九年 D.民国四十年
19、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复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造流。针对他的倒行逆施,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革新运动。这场运动提倡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20、国宝青铜器“何尊”上的铭文记载,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意为:我将中国作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这一记载反映了( )
A.“中国”一词早在西周时便有记载
B.西周对当时的中国实行了分封制
C.武王统治时期,中国已完成统一
D.何尊上的铭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21、鉴赏文物,触摸历史,写出下列文物的名称。
22、______________设立后,清政府有了专门的外交机构; __________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
23、19世纪30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主要动力来源,它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征。
24、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 金田起义 B. 永安建制 C. 定都天京 D. 天京事变
25、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事件的时间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是 :-------------------
(2).改革开放的时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时间分别是:--------- --------
26、1840年爆发的______________,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49年,______________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27、1492年,________率领船队“发现”美洲;1649年,英国议会军队在________带领下打败国王军队。
28、_____________(事件)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_____________(事件)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
30、中国加入________组织(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31、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明与其它地区的文明一道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夏商周三代,是我国的青铜时代,我国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制作的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是什么?同在亚洲的两河流域文明也曾闪耀于世,在古巴比伦王国土地上,诞生的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什么?
(2)祖冲之不仅在数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同样突出,他制作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是什么?在欧洲,古罗马人借鉴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创造了自己的历法,这一历法后来成为公历的基础,它是什么?
(3)人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抗战时期,积极投身教育,倡导“教学做合一”的著名教育家是谁?在西方,有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研究,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学科,这位著名人物是谁?
32、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哪个朝代修筑的——
33、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初迎来“短暂的春天”。请分析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有哪些?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曲折受哪些因素的制约?20世纪初,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家有很多,请举出两个例子。
34、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不仅“天下和同为一家”,还“迎进来”,也“走出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昔人谓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
材料二:李世民……采用恩威并施的法子来镇抚四边,且将重点放在恩怀和德惠方面……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目睹四夷君长争相入朝的盛况……
——《唐太宗不修长城》
(1)分析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材料二中,“李世民……采用恩威并施的法子来镇抚四边”。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事例。
(2)①行政管理——
②和亲——
材料三:新罗与唐朝一向保持友好关系。……新罗人张保皋、郑年二人都有勇力,在唐禁军中做小军官。……日本大规模吸收汉文化是在唐朝。据史书所载,日本派来中国的遣唐使不下十三次。每次总有留学生、学问僧多人附使船同来中国。……唐与天竺诸国,聘使常有往来,到唐玄宗时次数最多。
(3)从材料三中可以得出唐朝对外交往有何特点?请列举一个唐朝对外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唐朝友好的民族交往与对外交往对唐朝的发展的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