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吉林吉林中考二模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诞生于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中国

  • 2、“国家统一才能为国家富强创造必要的前提”,最能够印证中央人民政府践行这一论断的措施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反贪污与反浪费

    C.召开第一届政协

    D.制定土改计划

  • 3、某中学八年级1班出版黑板报时,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五四运动”“黄埔军校创建”“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据此,你可以判断,八年级1班本期板报的主题是

    A国民革命的洪流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4、下面是小明同学制作的有关中国某个大型工程的知识卡片,由此可判断,该工程是

    A. 木结构水井

    B. 长城

    C. 故宫

    D. 灵渠

  • 5、深刻指出民主选举时众人易凭感觉和情绪作出决策,很容易盲目行事,多数不一定代表正义;自己年已七旬,尽管可以逃生,但却光明正大地被捕入狱,被判死刑后,他在众弟子面前饮鸩而死。这一古希腊大哲学家是(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里特

  • 6、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是在(  )

    A.隋朝时期 B.两汉时期 C.两晋时期 D.唐朝末年

  • 7、《马可·波罗行纪》记载:“(泉州)乃不少船舶辐辏之所,诸船运载种种货物至此,然后分配于蛮子全境。所卸胡椒甚多,若以亚历山大运赴西方诸国者衡之,则彼数实微乎其微,盖其不及此港百分之一也。”这说明元代泉州

    A.海上贸易繁荣

    B.外国使节增多

    C.造船技术发达

    D.文化生活丰富

  • 8、对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下列有关“这场战争”发生前200年的西方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B.启蒙运动达到高潮

    C.美国确立了共和体制

    D.英国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 9、面对再次袭来的疫情,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关注民生,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凝聚社会力量,抗击新冠肺炎。下列中国古代皇帝中体现关注民生的有(     

    ①唐太宗②隋炀帝③武则天④唐玄宗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10、小明在搜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他研究的课题可能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短暂统一的隋朝

    C.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D.统一国家的建立

  • 11、下表为清朝前期部分年代人口与耕地数统计表,根据此表,可以看出当时

    A.人口数量缓慢增长 B.耕地面积大幅增长 C.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 12、有位学者的著作中对蒸汽机的影响力有这样的描述:“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对这种“新动力”贡献最大的发明家是(       

    A.克伦威尔

    B.哈格里夫斯

    C.瓦特

    D.斯蒂芬森

  • 13、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顽强抗击侵略者;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左宝贵血战平壤;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聂士成血洒八里台。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A. 西方侵略史   B.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D. 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 14、1932年5月创刊于北平的《再生》杂志,宣布以“民族复兴”作为宗旨,先后发表了《中华民族之立国能力》《民族复兴运动》等一大批宣传“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探讨如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论文。直接影响《再生》杂志作出这些举措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平型关大捷

    D.南京大屠杀

  • 15、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者是

    A.墨索里尼

    B.希特勒

    C.广田弘毅

    D.东条英机

  • 16、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中国的外交成就。这里的“梅开三度”是指

    ①中美关系改善

    ②中日建交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7、传说中的他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他"是

    A.女娲

    B.夸父

    C.黄帝

    D.炎帝

  • 18、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大和统一日本 B.大化改新

    C.幕府统治建立 D.明治维新

     

  • 19、古代印度文明最鼎盛的时期是()

    A.难陀王朝 B.案达罗王朝 C.孔雀王朝 D.笈多王朝

  • 20、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B.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技术

    C.南方社会比较安定 D.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辛勤劳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________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继续奉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 22、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3、指出下列青铜器的名称

    注:毛公鼎,课本没有,有的是利簋,不过毛公鼎因为铭文多而著称,初三年级经常考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唐朝长安城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中心,城市布局严整,功能分区严格,其中东市、西市是主要的________,坊是居民区,而到________时期,城市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

  • 25、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是_________;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_

  • 26、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________》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 27、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_______________,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

     

  • 28、14 世纪,诗人但丁的长诗《__________》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科学巨著《_______》出版,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 2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从此____初步形成。1945年8月,为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进行____签订《双十协定》。

  • 30、843年______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1804年,经公民投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______加冕称帝。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什么道路?什么事件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2)我国在哪一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请写出一个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模范人物。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我国加入哪一国际组织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4)哪一次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32、近代随着西方的侵略,中国的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请写出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刊。新文化运动期间,由陈独秀创办、成为当时宣传新思想的阵地是?

    (2)洋务运动期间,开启了中国新式教育的是哪所学校?戊戌变法期间设立,发展为今天北京大学的是哪所新式学堂?科举制正式废除是在哪一年?

    (3)辛亥革命后,当时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写出图片所反映的社会习俗的变化。

    (4)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行驶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这些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总特征。

  • 33、

    图中人物生活在我国春秋末期,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以“仁”为核心的系统的伦理学说,开创了在当时和后世影响都很大的儒家学派,成为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在教育方面,也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进步主张,开创了私人办学的新风,概括和总结出了一套教育经验、教学方法和求知方法,编纂《六经》,留下了言行录《论语》,为发展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和传播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万世师表”。

    请回答:

    (1)图中人物是谁?据材料指出该人物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阅读材料,回答此人物在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两例。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老子、孔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二  如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孔子是什么时期的人?他的学说记录在哪本书中?

    2)材料二是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请写出墨子的主张和韩非子代表的学派。

    3)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是上图中的谁?他是哪家学派代表人物?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