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学生证、银行卡等容易丢失和被盜。
C.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D.中美贸易之争让全世界认识到,站起来的中国再也不是被列强任意欺侮的国家。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雄安新区地处华北平原,纵横决荡,距北京、天津各100公里,是未来的“创新之都”。
B.《人民的民义》中鞭辟入里的官场批判给人心带来的是正气凛然的能量。
C.关于如何举办读书节活动,刚才大家都提了很好的建议,最后我来谈几点想法,就算抛砖引玉。
D.食品安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关注老百姓餐桌与菜篮子,让人们吃上放心食品,生活安居乐业。
3、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走一步,再走一步》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B.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他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诗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C.《秋天的怀念》一文最后写菊花在秋天萧条景象衬托“我”遭遇不幸后的绝望心情,反映“我”的人生一直是“秋天”。
D.春分、雨水、惊蛰、清明、冬至都属于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天气炎热,同学非要请我吃冰淇淋,我只好笑纳了。
B. 您的光临,让敝店蓬荜增辉。
C.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李华同学荣幸地加入我们班级。
D. 欢迎你到我家来拜访。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同学们绞尽脑汁做不出来的题,这位新同学两分钟就算出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B.表哥以为自己完全考不上大学,哪知高考时超常发挥,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真是喜出望外。
C.每年植树节他们都在家乡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花枝招展,各种鸟儿都回来了。
D.我们不能把两件无关的事混为一-谈。
6、下面对《望岳》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首联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现泰山雄伟的气势,从远望的角度写出了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
B.颔联凸显了泰山神奇秀美的景色,也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
C.颈联将诗人极目远眺时的神态描写的活灵活现,衬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令人震撼的力量。
D.尾联写出诗人登上泰山之后俯视群山而小天下的雄姿,表达出一种人定胜天乐观自信的豪迈。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蓦然(mò) 翌日(lì) 迂回(yū) 如丝如缕(lǔ)
B.推搡(sǎng) 毋宁(wú) 冗杂(rǒng) 恹恹欲睡(yān)
C.粗糙(zào) 盎然(àng) 驰骋(chěn) 屏息敛声(bǐng)
D.绽放(zhàn) 挟持(xié) 篡改(chuàn) 装模作样(mó)
8、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睨之 睨:________
(2)忿然 忿:________
(3)徐以杓酌油沥之 沥:________
(4)以钱覆其口 覆: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2)康肃忿然日:“尔安敢轻吾射!”
【3】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 )
A.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
C.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做铺垫。 D.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9、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小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甲】诗中“左迁”一词的意思是_____,首句中“杨花”“子规”两种景物的描写,既点明了时令,又渲染了____的氛围。【乙】诗中“征人”一词的意思是___,诗的开头两句描写了______的景色。
【2】两首诗都写到了月,请分别说说两位诗人是如何借“月”来抒发情感的。
10、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分享事迹,传承爱国情
半岛记者孙雅琴通讯員杨安(本文图片由中国石油大学提供)9月19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以“奔梦路上自强不息”为主题的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总结分享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重庆医科大学车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李海鹏、西藏大学洛桑曲珍3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现身说法,分享事迹,感动了到场参会的500名师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寻访活动自2007年开展以来,至今已连续举办1届,共寻访产生120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和3050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受以上新闻影响,某中学决定开展以“生活要自立,人生要自强”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为本次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2)请你写一句有关自立自强的名言警句,与同学们共勉。
(3)为了倡导同学们积极做自立自强的人,校团委决定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请你从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和培养自强精神两个方面写出倡议的要点。(每个方面各写两点以上)
11、古诗文默写。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3)他们的草屋,___________________,在雨里静默着(朱自清《春》)
(4)《观沧海》中写远大抱负,想象之景,突出大海吞吐日月,包孕万千景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天净沙 秋思》一诗中,哪句是写出了离家思乡的凄苦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名著阅读。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典型的人物和情节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①“弄权铁槛寺”、 ②“千里走单骑”、 ③“误入白虎堂”、④“ 三调芭蕉扇”等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黄包车上的父爱
叶昕伶
①我回家看望母亲,母亲正抱着一摞柴火往柴房里搬。透过半掩的柴门,我又看见了那辆掉漆的黄包车。那是父亲的黄包车,如一道伤口在我心房幽居多年,时而沉睡,时而苏醒。
②那年,我刚上初中,父亲因故下岗,家中更是贫困。父亲没有什么文化,为了多挣钱,最终在景德文化街,谋得一份拉黄包车的工作。
③拉黄包车可是个体力活,父亲忙里忙外,总能找到许多活拉。每天半夜回来,父亲倒头就睡,躺在炕上一动不动,满身臭汗。母亲怕父亲着凉,将衣服从父亲身上扒下来,拧出水来,像是刚从河里打捞起来。第二天天未亮,父亲又早早出门,开始为全家的生计奔波劳碌。
④高中的时候,我考进县里的重点学校。父亲拉黄包车的事,不知怎么传到了学校。“他是黄包车夫的儿子,他爸为了1元钱和人吵架。”原来父亲在拉车前,与人谈好价格16元,那游客执意给15元,父亲便与那人吵了起来。同桌夸张地模仿着父亲当时的神态语气,惹得几个同学哈哈大笑。我那时已知道爱面子,顿觉脸上无光,和同桌扭打成一团。
⑤学校开家长会时,已是秋后时节。出门前,我特意叮嘱让母亲前来,母亲“哦哦”应着。但最后还是父亲拉着黄包车站在教学楼下,沾满污渍的衣衫在寒风中颤动。全班同学都哄然大笑起来,我却恨得直哆嗦,觉得父亲丢尽我的颜面。我冲下楼,责怪父亲为什么要拉黄包车来。父亲气得嘴唇哆嗦,打了我一耳光,黑着脸说:“你这娃太不懂事,真不懂爸的心。”
⑥一片雪,挡住父亲孑然远去的身影。从那以后,父子关系降到冰点。但我记得那个假期的午后,回家时碰到一位老人送来锦旗。原来,老人在文化街游玩时,发病晕倒,是父亲送他去的医院。老人拿出一叠钱,要报答父亲,父亲坚决不要。我这才发现,父亲的鬓角不知何时爬上了白发,脸上沟壑纵横。日光将父亲的身形,投影在斑驳的墙上。
⑦那年冬天,我回家过年,却不见父亲。往年这个时候,父亲都在家和母亲一起备年货。母亲说:“春节游客多,你爸说可以多挣点钱。他怕你下学期钱不够用。”父亲右腿有风湿,湿冷天发作起来疼痛难耐。一进街口,就见父亲正拉着黄包车上坡。疾风劲吹,他不断大喘着气,三冬天,后背一溜被汗浸透,右腿上的青筋凸起如蚯蚓蜿蜒。我泪满心谷,突然有种说不出得愧疚。我走过去,接过黄包车:“爸,对不起。”父亲冲我笑了笑:“自家娃,说这作甚,爸不累。”尔后,用手拍掉头上的积雪,却拍不掉鬓角的白发。
⑧那天以后,我和父亲的关系彻底和解。大学暑假,同学约我去旅游,我拒绝了。我拉着黄包车,和父亲一起去文化街谋生活。可黄包车又沉又重,没走两步,我就累得气喘吁吁。父亲腰一挺,双手一抬,将黄包车拉起,跑得又稳又快。
⑨毕业后,我自己创业,想让父亲歇歇。可父亲直摇头,佝偻的身形,在风中显得坚韧又沧桑,如一株被落日压弯的稻穗。一年后,我的公司步入正轨。我给父亲买了台腿部按摩器和几双柔软的鞋子。想象着父亲收到后,骨节粗大的手在灯光下不住摩挲着鞋面,责怪我乱花钱,纹沟里却止不住笑意的样子。
⑩然而,还没等我好好孝敬父亲,却传来他住院的消息,检查时已是胃癌晚期。父亲不想承受痛苦,便采取保守治疗。父亲从前只顾着埋头拉客人,从没好好欣赏街边风景。我说:“爸,我拉你到文化街转转吧!”父亲笑着,欣慰地点点头。
⑪旭日初升,我拉着父亲出了门。路上不时有行人与父亲打招呼。父亲笑眯了眼:“这是我儿子,带我来这边转转。”我拉着父亲,走过每块石板路,阳光在我们身上跳舞,豆大的汗珠在面颊飞翔。父亲给我讲了,许多我小时候的事。一路上,我们不停地说着笑着。
⑫待攀上山顶,我回过身来,父亲不知何时,永远地闭上了眼睛,面容安详、幸福。
⑬父亲走后,我和母亲将黄包车,保留了下来。有人想买,我回绝了。父亲的黄包车是无价的,是我窗前最明亮的月色。
(选自《中国青年作家报》2020年4月7日,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结构,根据提示,补写出空白横线里的内容。
回家看望母亲,黄包车勾起回忆→A__________→父亲拉车的事传到学校,“我”和同桌打架,“我”与父亲争吵,父子关系降到冰点→B__________→C__________→父亲去世,“我”和母亲保留他的黄包车
【2】请从修辞的角度是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佝偻的身形,在风中显得坚韧又沧桑,如一株被落日压弯的稻穗。
【3】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大妈们
汪曾祺
我们楼里的大妈们都活得有滋有味,使这座楼增加了不少生气。
江大妈人非常好,非常贤惠、勤快,非常爱干净。她家里真是一尘不染,她整天擦、洗、拝、扫。她的衣着也非常干净,非常利索,裤线总是笔直的。她爱穿坎肩,铁灰色毛涤纶的,深咖啡色薄呢的,都熨熨帖帖。她很注意穿鞋,鞋的样子都很好。她的脚很秀气。她已经过六十了,近看脸上也有皱纹了,但远远一看,说是四十几岁也说得过去。她还能骑自行车出去买东西。看她跨上自行车,一踩脚蹬,哪像是已经有了四岁大的孙子的人呐。她平常也不大出门,老是收拾屋子。她不是不爱理人,有时也和人聊天,说说这楼里的事,但语气很宽厚,不爱嚼舌头。
顾大妈是个胖子。她并不胖得腮帮的肉都往下掉,只是腰围很粗。她并不步履蹒跚,只是走得很稳重,因为搬动她的身体并不很轻松。她面白微黄,眉毛很淡,头发稀疏,但是总是梳得很整齐服帖。她原来在一个单位当出纳,是干部,退休了,在本楼当家属委员会委员,也算是干部。家属委员会委员的任务是换购粮本、副食本,到各家敛了来,办完了又给各家送回去。她的干部意识根深蒂固,总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家庭妇女。别的大妈也觉得她有架子,很少跟她说过话。她爱和本楼退休了的或尚未退休的女干部说话。说她自己的事。说她的儿女在单位很受器重,说她原来的领导很关心她,逢春节都要来看看她……
在这条街上任何一个店铺里,只要有人一学丁大妈雄赳赳气昂昂走路的神气,大家就知道这学的是谁,于是都哈哈大笑,一笑笑半天。丁大妈的走路方式,实在是少见。头昂着,胸挺得老高,大踏步前进,两只胳膊前后甩动,走得很快。她头发乌黑,梳得整齐。面色紫褐,发出铜光,脸上的纹路清楚,如同刻出。除了步态,她还有一特别处:她穿的上衣,都是大襟的,料子是讲究的。夏天,派力司;春秋天,平绒;冬天,下雪,穿羽绒服。羽绒服没有大襟的。她为什么爱穿大襟上衣?这是习惯。她原是上海崇明岛的农民,吃过苦,现在苦尽甘来。她把儿子拉扯大了,儿子、儿媳妇都在美国,按期给她寄钱。她现在一个人过,吃穿不愁。她很少自己做饭,都是到粮店买馒头、烙饼、面条……她有个外甥女,是个时装模特儿,常来看她,很漂亮。这外甥女,楼里很多人都认识。她和外甥女上电梯,有人招呼她外甥女:“你来了!”“我每星期都来。”丁大妈说:“来看我!”非常得意。丁大妈活得这样得意,因此她雄赳赳气昂昂。
乔大妈一头银灰色的卷发,天生的卷,气色很好。她活得兴致勃勃。她起得很早,每天到天坛公园“晨练”,打一套太极拳,练一遍鹤翔功,遛一个大弯,然后顺便到法华寺菜市场买一提兜菜回来。她爱做饭,做北京“吃儿”。
“我蒸的包子,好吃极了!”“我炒的疙瘩,好吃极了!”“我摇的嘎嘎,好吃极了!”她接长不短去给她的孙子做一顿中午饭。她儿子儿媳妇不跟她一起住,单过。儿子儿媳是双职工,中午顾不上给孩子做饭。她爱养花,阳台上都是花。她买回来一大把芍药骨朵,深紫色的,说“能开一个月”。
大妈们常在传达室外面院子里聚在一起闲聊。院子里放着七八张小凳子、小椅子,她们就错错落落地分坐着。
聊的无非是一些家长里短:谁家买了一套组合柜,谁家拉回来一组沙发,哪儿买的、多少钱买的,她们都打听得很清楚。谁家的孩子上学前班,老不去,“淘着哪”。谁家两口子吵架,又好啦,挎着胳臂上游乐园啦!乔其纱现在不时兴啦,现在兴“沙洗”……大妈们有一个好处,倒不搬弄是非。楼里有谁家结婚,大妈们早就在院里等着了。她们看扎着红彩绸的小汽车开进来,看放鞭炮,看新娘子从汽车里走出来,看年轻人往新娘子头发上撒金银色纸屑……
(选自《我们都是世间小儿女》,有删节)
【1】认真阅读选文,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 | 主要的特点 | 具体表现 |
江大妈 | ① | 家里一尘不染,衣着非常干净;爱穿坎肩,鞋的样子好看,显得很年轻。 |
顾大妈 | ② | 有架子:爱和本楼退休了的或尚未退休的女干部说话。 |
丁大妈 | 活得很得意 | 头昂着,胸挺得老高,大踏步前进,两只胳膊前后甩动,走得很快。 |
乔大妈 | 活得兴致勃勃 | ③ |
【2】参考《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跨”字的解释,分析下面句子中的“跨”字能否换成“骑”字。
看她跨上自行车,一踩脚蹬,哪像是已经有了四岁大的孙子的人呐。
【3】下面这句话,表现了乔大妈怎样的心情?
“我蒸的包子,好吃极了!”“我炒的疙瘩,好吃极了!”“我摇的嘎嘎,好吃极了!”
【4】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选文在选材和刻画人物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之处,请你就其中一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15、根据要求写作。
“宝剑锋从磨砺出”“苦难是人生的老师”,你认为坎坷苦难对于自我成长,对人生有何益处?该如何对待坎坷?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表达你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600字左右。
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校名、地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