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瞬息(shùn) 朦胧(méng 1óng) 颠沛流离(pèi)
B.恒古(gèn) 陡峭(dǒu xiào) 迥乎不同(jiǒng)
C.校对(xiào) 别扭(biè niu) 忍俊不禁(jìn)
D.振悚(sǒng) 澎湃(péng bài) 海市蜃楼(shèn)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黄石市积极实施“校园足球计划”,大力培养了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
B.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
C.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在学校开展戏剧学习、戏剧实践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努力为孩子争取上台演出。
3、下面句子中不是关于修身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怂恿(sóng) 粗拙(zhuō) 游弋(yì)
B.争执(zhí) 校对(jiào) 狡黠(xiá)
C.秀颀(qí) 睥睨(bì) 拘泥(nì)
D.遒劲(jìng) 褴褛(lǚ) 旌旗(jīn)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内容新颖和形式多样。
B. 我们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C. 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
D. 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__________,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②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____________的要素呢?
③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____________在门框里。
④央视春晚的魔术表演十分精彩,让人大开眼界,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___________。
A. 标志 必须 镶嵌 不言而喻
B. 标志 必需 站立 不言而喻
C. 标本 必需 镶嵌 不可思议
D. 标本 必须 站立 不可思议
7、汉字积累——下列各项中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锐不可当(dǎng) 不辍劳动 诘责(jié ) 溃退
B. 翘首(qiáo) 眼花缭乱 勉(qiǎng) 祖藉
C. 凛冽(lǐn) 殚精竭虑 妯娌(zhóu) 托辞
D. 解剖(pō) 抑扬顿挫 镌刻(juān) 瞥见
8、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南方多没①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②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mò)没入水中,指潜水。②苟:轻便、轻易地。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道:
(2)见舟而畏之 畏:
【2】翻译句子。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3】选文中叙写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9、阅读《游山西村》,完成各题。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游山西村》是 ①____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首联诗人渲染出②_____的景象,表达出了诗人对 ③____的赞美。
【2】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呈现在你脑海中的画面。说说作者借助这句诗表达了什么哲理。
10、综合性学习 倡导低碳生活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材料一:
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21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
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三: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1)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50字以内)
(2)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3)为了让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围绕主题进行宣传,请你设计一个活动内容。
(4)请结合材料,劝说吸烟者戒烟。
1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子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论语〉十二章》中用来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想象亲人团聚后的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些诗歌名句常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寓意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给人以乐观向上的力量。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名著阅读。
(甲)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A),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
(乙)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A)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B)。
(1)选文中A、B两处应填的人名分别是 、 。
(2)简述选文甲、乙两段情节之间,发生在人物A身上的事情。
1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中国石拱桥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④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⑤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引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⑥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⑦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拦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⑧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qīn lüè,揭开抗日战争的序幕。
⑨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选文有删减)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qīn lüè( )
【2】从选文内容看,中国石拱桥有______、______、______,大小不一、形式多样,分布广泛的特点。
【3】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
【4】第⑥段画线句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5】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明顺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全文先介绍石拱桥,再介绍中国石拱桥,运用了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顺序。
B.第③-⑧段先总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再进行具体说明,运用了由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
C.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时,是按照由后到先的时间顺序来介绍的。
D.第③-⑧段和第⑨段,是按照由现象到原因的逻辑顺序来介绍的。
14、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古人的名、字、号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
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
“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如:东汉“举案齐眉”的文学家梁鸿字伯鸾,“鸿”、“鸾”都是为人称道的两种飞禽;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咎”是过错),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他们“名”、“字”中的“熹”与“晦”、“頫(俯)”与“昂”都是反义。
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书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谓德操”句。唐代文学家陆羽(著有《茶经》,后世尊为“茶圣”)字鸿渐,是取自《周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还有号。“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等,都是后人熟知的;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本名(如苏东坡、郑板桥等)。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像姓名可能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鄙视利禄的志趣。有以号明志的,如宋周敦颐称濂川先生,明归有光称震川先生,王夫之称船山先生等。还有在死后由门人、后人上的尊号(“私谥”),如晋代陶潜的靖节等。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赐的荣称。如宋包拯称包孝肃,岳飞称岳武穆,清纪昀称纪文达等。另外还有“绰号”,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认的别号,是对人的刻画和形容。如《水浒》里梁山上一百零八人个个都有绰号,大都准确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这些绰号作为姓名的代称,更是人们所熟知的。
除了上述的字、号之外,历史上常常用来代替个人姓名的还有地名、官爵名和室名(或斋名、轩名)。如东汉孔融称为孔北海,唐代韩愈称为韩昌黎,柳宗元称为柳河东或柳柳州,宋代苏辙称为苏栾城等。以地名称人在封建时代是表尊敬,叫做称“地望”。东汉发出“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豪言的马援称马伏波(曾任伏波将军),投笔从戒的班超称班定远(曾封定远侯),三国嵇康称嵇中散(曾任中散大夫),唐代杜甫称杜工部、杜拾遗(曾任工部员外郎、左拾遗)等。这些命名是取自官衔。还有取自室名或轩名的,如王夫之号姜斋、辛弃疾的号稼轩(姜斋、稼轩都是室名);北宋诗人苏舜钦,流寓苏州,筑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取自亭轩名。
【1】下列对“古人的名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对名字的使用有一定的讲究,一般来说,称自己时用名,称呼对方时,用对方的字。
B.古人的名和字往往是有关系的,可相同,可相辅,可相反。
C.古人的名字有时会来自典籍,如曹操和陆羽的名和字。
D.古人名字须表示家族中的行辈,苏轼、苏辙俩兄弟的名字就是如此。
【2】下列对“古人的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的号可分为别号、谥号、绰号,虽说是别人取的,但是固定,为人熟知,有些号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姓名。
B.古人的号不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
C.谥号,即死后由皇帝颁赐的荣称,不是人人死后都能有这样的称呼。
D.绰号一般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长或生理特点,是对人的形容和刻画。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古人还会用地名、官爵名、室名等代替人的姓名,如唐代韩愈称为韩昌黎,昌黎是地名,这样称人是表示尊敬。
B.古人的名、字、号反应了古人的礼教文化。
C.无论是名、字还是号,都要得到家庭、社会的认可、熟知才有效。
D.古人的名、字、号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物的家族、经历和志趣,进而了解人物。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花朵感谢暖暖阳光的呵护使它绚丽绽放,雨露感谢朵朵浮云的陪伴使它飞舞,鱼儿感谢涛涛大海的包容使它自由。而我要感谢你……
请以《感谢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