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四川德阳中考一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风俗由来已久,已经在当地人心中根深蒂固了。

    B.我们在打羽毛球时要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多种战术。

    C.在他的作品里,来自生活的素材与独特的艺术手法相得益彰

    D.在演讲比赛中,小语同学断章取义,赢得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黛玉性格忧郁,暮春时节伤心落花,将它们埋葬,称为“花冢”,并作《葬花吟》。

    B.《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之情。

    C.简·爱在舅舅家被表兄打了之后,她回手反抗,却被舅母关进了红房子里,她的舅舅里德先生就死在这间房子里。

    D.《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潜艇从太平洋出发,尼摩他们经历了很多险情。曾在印度洋遭遇巨型章鱼,在大西洋肉搏鲨鱼等。

  •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他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大闹五台山被逐出寺院,在十字坡遇到张青,最后上二龙山落草为寇。

    B.简•爱与罗彻斯特的第一次相遇是在简•爱寄信的路上,罗切斯特的马滑到了,他受伤了,简•爱帮他重新骑上马。

    C.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雷雨》等。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温故知新”“任重道远”“舍生取义”等成语就出自这本书。

  • 4、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他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 这次的活动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除了一小部分人不是很满意。

  •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读书时不可存心难(jié )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嚼()消化。

    B.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xiāo)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C.不必说碧绿的菜kuí),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sèn);……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D.不要轻)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下(huī)持久的的人质。

  • 6、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关雎》和《蒹葭》都是“风”,指国风,属于地方民歌民谣。

    B.刘成章的《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记是古代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叙事、状物、记人、写景来抒发感情或发表见解。

    D.我国古代有多种纪年法,“天启王成秋日”属于干支法。

  • 7、下列文言文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弯曲)石底以出 犬牙(像狗牙那样)差互 佁然(呆呆的样子)不动

    B. (命名)之者谁 醉翁之(情趣)不在酒 野(香花)发而幽香

    C. 树林阴(遮盖) 宴之乐(尽兴地喝酒) 筹交错(酒杯)

    D. (肥沃)微润 红装而(驴)者 夫不能以游(堕落)事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读《三峡》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A.沿阻绝(顺流而下) B.御风(奔驰)

    C.夏水襄(河岸) D.引凄异(连接)

    2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3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浪淘沙(其八)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批注:运用比喻,以“沙”“金”作比,表明自己及那些忠贞之士虽历尽磨难,依然保持内心的追求,终会像金子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芒,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仰及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乙】诗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屡遭贬谪及回到家乡物是人非的感叹之情。

    (2)请参照【甲】诗的批注,为【乙】诗画线句作批注。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学校七年级⑵班开展以“爱国·爱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⑴【宣传标语我来写】为营造活动气氛,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活动形式我设计】围绕本次活动,班级将开展三项小活动,现向全班学生征集活动形式。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活动一:爱国名言展示会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爱国”之我见】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新京报快讯(记者 赵凯迪)   据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3月8日发布的消息,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寻衅滋事的男子孟某某,被南京警方行政拘留8日。此前,其因发表“南京杀三十万太少”等言论被拘留5日。

    经查,孟某某,男,35岁,曾因在微信群中发表“南京杀三十万太少”、“侮辱了怎么样”、“杀少了”、“才三十万而已”等言论,于2月23日被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以寻衅滋事行政拘留5日。3月3日下午,孟某某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镌刻着“遇难者300000”等纪念性文字的灾难之墙前,拍摄包含有侮辱性语言和低俗词句的视频并上传网络,侮辱向上海警方举报以及批评他的网友,挑衅公众良知和正义感,破坏社会秩序,造成恶劣影响。

    案发后,孟某某于3月5日主动到上海市公安机关投案,如实陈述3月3日其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违法行为,并通过个人新浪微博发布道歉声明及“关于南京事件的悔过书”。鉴于孟某某6个月内曾受治安管理处罚,同时在调查期间表示悔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以及第二十六条等规定,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决定对孟某某行政拘留8日。

    ①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3月3日,你在宋某某的现场,看到宋某某的所作所为,你应该对他怎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3)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4)《望岳》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是:“

    (5)把杜甫的《春望》默写完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请阅读《红岩》选段,完成片段补写。

    前面的人,互相攀援着肩头,抓住石壁上的岩校,困难地攀上去了,最先爬上悬岩的战友,站到悬岩边,抛出长长的布绳,拽拉着岩下的成群战友。探照灯突然亮了。罪恶的子弹随着光柱的指引,朝悬岩倾泻而去……

    布绳冒着弹雨,从岩上垂下,焦急的声音正在催促。探照灯光向山头移动,死死地盯住越狱的人们。机枪子弹扫射着,山头被一串串火红的弹流交织着,走在最前面的好几个人倒了下去。“快走!”齐晓轩大声喊道:“分散行动,避开探照灯!”,可是探照灯仍然单住人群,又是一批人影在扫射中倒下去了。

    这时,一个人影忽然从前面折回,奔到齐晓轩面前,语气急促地报告道“老袁负了重伤……前面是警戒线,发现敌人布防。电网附近还有两座碉堡!”

    “从碉堡旁边迂回,突破电网!”齐晓轩失血过多,喉头干哑地命令着,“你代替老袁领路,坚决冲出封锁线。我继续断后!”

    “你……”

    “快走!”齐晓轩奋声说道,“率领队伍,不要管我!”

    探照灯追赶着逐渐分散的人群,流弹不断划过夜空……忽然,光柱扫向齐晓轩。不断地把他罩住。可是,齐晓轩并不躲避那灼目的光亮,反而停住了脚步,挺立在光柱之中。                              血染遍了脚下的红岩……

    突然,一阵响亮的冲锋号声,在耳边响起。他猛然听出,胜利的号声,已经来临。这胜利的号角,多么的接近,多么的动人!华子良终于来了,在最危急的时刻赶来了。党来了。胜利的黎明也来了!

    “啊!解放军!”

    写作提示:①联系上下文,调动想象和联想,补写面对敌人包围时齐晓轩大义凛然的情景;②请使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两种以上人物描写的方法;③补写片段不少于100字。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宋代诗人石曼卿做海州通判时,发现县衙对面“山岭高峻,人路不通,了无花卉点缀映照”。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叫人用黄泥裹着桃核做成弹丸,闲暇时便一颗颗往山岭上投。几年下来,竟然“花发满山”。

    空山收获繁花似锦,表面上看来是得益于诗人的奇思妙想和闲雅情趣,实际上则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投掷、静谧无言的守望等待,定然不会迎来满山芳菲的惊喜。其实,为学立志、干事创业,又何尝不是如此?

    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生活之路迢遥,比拼的并非一时一地的速度。在贵州遵义草王坝村,原来的老支书黄大发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恒心,最终凿通“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彻底改变了祖祖辈辈缺水的命运。那些不急不躁、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奋进的人,才能在日积月累中抵达梦想的彼岸。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苏格拉底曾给学生们布置作业,要求大家每天甩手上百下。结果,第一天所有学生都能完成,但一个月后尚能坚持者仅剩一半,一年后还在坚持的就只有柏拉图一人了。现实中,不少人在干事创业之初也都意气风发,但在漫长而艰辛的跋涉路途中,逐渐褪去了干劲与激情。坚持,可说是梦想的生动注脚。

    当然,坚持不是不辨方向、不顾实际地盲目前进。方向正确,步履再慢也终将抵达;目标缺失,行动再快也难偿所愿。今天,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职业版图”被快速刷新,人们面临着更多的职业选择、更快的生活节奏。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人认为积累和坚持已经落伍,下苦功夫没有前途。于是,他们以最快的脚步追求速成,开网店赚钱就去做店主,“网红”吃香了又匆忙去直播……在浮躁中,一步步陷入了低效忙乱的怪圈。对个体来说,不省思自身方位、不注重过程积累,就难免竹篮打水一场空。

    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万事从来贵有恒”。日拱一卒的坚持,永远是打开梦想之门的金钥匙。

    1下面哪个选项更适合做本文的标题?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A最快的脚步是“坚持” B万事从来贵有恒

    2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以“坚持”为话题展开了讨论。请你联系下面材料,提取一个观点,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不少于100个字)

    60多年前,山西省右玉县全县仅有残次林8000亩,林木覆盖率只有0.3%。因生态环境恶化,风沙干旱、水土流失等灾害频发,右玉县旧县城的城墙为流沙所埋。外国专家甚至断言右玉县不适宜人类居住,建议举县搬迁。为此,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后来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54%,90%以上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右玉县也由昔日的不毛之地蜕变为今日的“塞上绿洲”,创造了塞北高原的绿色奇迹。

  • 14、课外现代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顽童妄想曲(有删节)

    鲍尔金娜

    每逢春节家宴吃到意兴阑珊,姑姑总喜欢重讲一段陈年往事。

    大概是我五六岁时,有一次去姑姑家玩,我和表哥趁大人不注意,合作把一大筐鸡蛋砸到墙上,结局就是满屋流金,大人皆惊,史称“砸鸡蛋事件”。

    我每次重听“砸鸡蛋事件”,和表哥茫然微笑对视,至于作案动机,完全没印象。虽然姑姑讲故事的语气总是温柔低回,眼含欢喜,但我因为心虚,连带觉得姑姑的表情里也蕴藏着跨越时空的惋惜和啧啧称奇。那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老百姓家里的一筐鸡蛋,就算谈不上价值连城,也比欧莱雅更值得拥有。

    我小时候是公认的老实小孩,心里非常羡慕表哥淘气的名声。因为我早就发现“淘气”在大人眼里总跟高智商与创造力相关,许多家长在外人面前训斥自己孩子“太淘”的时候总是带着点洋洋自得的调子,好像手里揪着的是活生生的未来爱因斯坦;至于内向害羞之类的性格,除了省心,似乎就再没其他亮点了,中外历史名人里可没谁是以文静著称的。然而我从小就是个严肃的孩子,偏爱宁静与秩序,任大人们把我放在哪儿都行,几个小时后肯定还在原地,和绿植盆栽一样是皮实的装饰物。反正只要能坐在地毯上画画,听格林童话磁带,有橘子汁和雪糕吃,我的世界就甜蜜得饱和了。

    早在“砸鸡蛋事件”前,我就跟着表哥做过许多无厘头的顽皮事。我俩曾经在奶奶家的浴缸里养过蝌蚪和癞蛤蟆,四散到厨房阳台,日夜歌唱,其中还有一些想不开的蛤蟆顺窗跳楼了,生卒不详……

    还有一年,表哥和我去爬赤峰南山,没腰的野草,人烟稀少。表哥带我爬进半山腰一处弃绝的防空洞,发现一小堆乳白色的骨头碴,表哥顺势开讲鬼故事,吓得我直接麻爪,倒退着爬出去,一整天吃睡不香。几天后家里大人从南山回来,告诉我们那堆骨头是有人吃剩的鸡骨架。表哥在一旁嘿嘿坏笑,我是真气,可惜嘴笨,又不会武功,只好闷头嘬瘪子,毕竟回头还得管表哥借《风魔小次郎》《乱马1/2》看。

    唯一让我津津乐道的事迹发生在我小学时。一次我在姥姥家吃完午饭,突发奇想爬上卧室窗台,假装飞檐走壁。结果一个不稳,摔坐到一盆仙人掌上。表妹牺牲午睡时间,帮我摘了一小时的刺儿。我长大后喜欢给人讲这故事,心里为自己闯祸的原创性和喜剧效果感到相当得意。

    没想到这个让我珍爱的往事竟然也发生了反转。前一阵我跟表妹聊起这事,表妹笑着打断我:“姐,坐到仙人掌上的人是我,你才是帮我摘刺的人啊。”我听后大惊,默然良久。表妹小时候确实比我淘,按正常推理,她说的很可能是事实,我也拿不出反驳的证据。可我实在习惯了这个回忆的主人公是我,从爬,到摔,到仙人掌刺扎在肉里的痛痒,记忆那么稳当、精确,就跟瓦特发明蒸汽机引发工业革命一样没有争议。现在让我把这故事拱手退还给表妹,太晚了。

    想来想去,我决定继续偷偷把“仙人掌勇士”的故事记到自己的账下,除非我以后能回忆起更胜一筹的调皮往事做替补;或是有一天姑姑忽然宣布,“砸鸡蛋事件”过后其实还有更精彩的续集。那我一定要听个痛快,然后把双手穿过时空的云雾,好好掐一掐那个顽童的胖脸蛋,对她心照不宣地点点头。

    1文章写了好多“顽童趣事”,给你深刻印象的有哪几件?请用简练的语句加以概括。

    2叙述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大概是我五六岁时”“早在‘砸鸡蛋事件’前”“还有一年”等表示时间的句子,它们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选文语言鲜活,灵动有趣。请仿照本文语言风格,结合划线句子,以姑姑的口气,为“我”宣布一个“更精彩的续集”,为作者圆一个“顽童”梦。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人生仿佛一条路,这条路可能因一个人的陪伴而让你不孤单、不彷徨、不迷茫,也可能 因一个人的引导而让你更勇敢、更坚定、更美好……

    请以“一路上有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请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