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提升员工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公司决定采取跟岗学习、外出培训,让每位员工都能得到发展的机会。
B.有专家指出,清洗白衬衫时,切忌不要使用漂白剂,因为漂白剂虽能使衣物变白,但也会让衣物纤维变硬变脆,从而损伤衣物。
C.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进程中,一批地方高校经过探索与实践,找准了自身定位,突显了办学特色,大幅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D.物理学家在观察与研究不同星系时发现,旋涡星系“死亡”进程比较缓慢,椭圆星系则相对加速,但两者进程均长达数十亿年。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辟邪/开辟 缜密/嗔怒 惊骇/骸骨 淡泊/湖泊
B.夙愿/住宿 供养/口供 奔跑/投奔 湛蓝/暂且
C.着手/着陆 联袂/昧心 纤毫/翩跹 累赘/连累
D.炮制/炮烙 呜咽/拖曳 浩渺/渺茫 处方/处境
3、下列诗句描绘的景象与农历节气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②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③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
④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A.①立夏②立春③大雪④清明 B.①惊蛰②立夏③立春④大雪
C.①立秋②清明③大雪④冬至 D.①大雪②立夏③立春④清明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小说家要造好生活的壳,更要炼好灵魂的芯。生活无处不在,人人有份, 。生活固然有颓败、黑暗的一面,但小说家不能直接展示这些颓败、黑暗,因为人的生存不止于这些表面的乱相和败象,其背后有复杂的心灵挣扎和精神冲突。
①毕竟,小说从俗世中来,目的是要“到灵魂里去”
②作家不能沉溺于生活中的某种个人趣味而不能自拔
③有一段时间,文学界流行写小事,写私情,写欲望,写细碎的生活,写心灵的乱象,一些作家甚至津津乐道于此
④但也并不是什么样的生活都可以用来写小说
⑤进入小说中的生活,必须经过作家的选择、过滤和重新组织
⑥趣味也要有“常识”,要筛选,要经得起灵魂拷问
A. ⑤②⑥③④① B. ⑤④①②③⑥ C. ④①⑤②⑥③ D. ④⑤②①⑥③
5、唐朝是我国饮茶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饮茶方式上,有( )等方法。
A.煎茶 B.泡茶 C.庵茶 D.点茶 E.煮茶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2016年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农民工7666万人,比上年减少79万人,下降1%。分区域看,东部地区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占17.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占62%,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占52.2%,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
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3.2%,初中文化程度占59.4%,高中文化程度占17%,大专及以上占9.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农民工年从业时间平均为10个月,月从业时间平均为24.9天,日从业时间平均为8.5个小时,均与上年持平。其中,农民工日工作超过8小时和周工作超过44小时的比重比上年分别下降1.8和0.6个百分点。
2016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人数为236.9万人,比上年减少38.9万人,下降14.1%。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重为0.84%,比上年下降0.15个百分点。2013年以来,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重均在1%以下,但是年度之间有波动。
农民工户住房配备电冰箱和洗衣机的比重分别为57.2%和和55.4%,分别比上年提高2.9和3.8个百分点;77.9%的农民工户住房有洗澡设施,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69.6%的农业民工户住房有独用厕所,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85.5%的农民工户能上网(计算机或手机),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
在城市生活中,除家人外,进城农民工业余时间人际交往时,老乡占35.2%,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当地朋友占24.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同事占22.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他外来务工人员占3.1%,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基本不和他人来往占12.7%,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
进城农民工业余时间主要是看电视、上网和休息,分别占45.8%,33.7%和29.1%。其中,选择上网和休息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了2.7和0.9个百分点,选择参加文娱体育活动、读书看报的比重分别为6.3%和3.7%,分别比上年下降0.8和0.9个百分点;选择参加学习培训的比重仅为1.3%,与上年持平。
进城农民工权益受损时的解决途径
(摘编自《2016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国家统计局2017年4月28日)
材料二:2018年2月6日,湖南长沙市人社局召开全市建筑业工伤保险暨建设领域农民工劳动保证金工会会议宣布,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民工劳动报酬保证金、工伤保险、开工手续三联动长效机制。建设项目先参保,再办理开工手续,参保需提供劳动报酬保证金相关资料,未按规定交存劳动报酬保证金将上浮工伤保险费率。
(摘编自《潇湘晨报》2018年2月7日)
材料三: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变化的节点,长期的发展积累了庞大的经济总量,基数抬高,连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已经不可重复了。中国经济正进入呈L型走势的中高速增长时期。这一阶段必须坚持把改革发力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
(摘编自《要弄明白供给侧改革,习近平这两次讲话必学》新华网2016年6月1日)
材料四: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中西部正在成为我国加速推进城镇化的主要区域。东部沿海地区由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对高科技创新型人才需求增加,但是对于一般的产业工人需求将逐渐降低。而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就业需求量大。
[摘编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4~2015)》]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6年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占了将近六成,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有所提高,这说明农民工受教育水平在提高。
B.2016年农民工年,月、日从业时间均与上年持平,日工作和周工作超时的比重比上一年有所下降,超时劳动情况有所改善。
C.2016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的人数比上一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2013年以来,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的比重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
D.进城农民工居住条件总体有所改善,超过一半的农民工户住房配备了电冰箱和洗衣机,近八成的农民工住房有洗澡设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交往圈子较窄:进城农民工业余时间交友除家人外,选择老乡的最多,其他较多的是当地朋友和同事。
B.进城农民工业余时间绝大部分在看电视、上网和休息,参加文娱体育活动,读书看报的很少,农民工的业余生活有待丰富。
C.湖南长沙市人社局要求建筑业建设项目开工前先给农民工买保险,未按规定交存劳动报酬保证金则工伤保险费率上浮,探索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权益。
D.2016年进城农民工权益受损时的解决途径图表显示,农民工选择法律途径的有所提高,选择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的减少,这反映出农民工对政府不信任。
【3】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出现回流现象,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原因。
【4】材料一、材料二与《包身工》一文在选材方面都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请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描写苏轼与客在赤壁之下泛舟游玩,面对徐徐的清风、平静的水面,苏轼是这样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们常常将育人与树木互喻,《种树郭囊驼传》中说,要保持树木的天性,就要“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对培养孩子颇有启发意义。
(2)《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和《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两句都注目于长江景色的广阔和宁静。
(3)茶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与茶有关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作者借客人之口以想象的方式表达希望与世长存的幻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作者以蚯蚓为例,论证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而与这个例于子形成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述而》中意思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破阵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突出表现了军容的雄壮及将士们战斗情绪的高昂。
(3)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自然的循环法则自比,表示自己虽辞官,仍关心国家命运。
11、滕王阁序
(1)《滕王阁序》中直接说明这个地方物产丰富珍贵的句子是“________”;说明这个地方有灵气所以人才辈出的句子是“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和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4)《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5)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6)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表现了渔舟在晚霞中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7)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
(8)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也曾出现过“________,________”。
(9)在《滕王阁序》中,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10)《滕王阁序》中善用对比,其中“________”与陶渊明对比,赞美与会嘉宾饮酒的豪情;“________”与谢灵运对比,赞美与会嘉宾文采的出众。
(11)《滕王阁序》中,作者极目远眺,感叹人生无常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12)在《滕王阁序》中,作者用玄想的宇宙广漠洪荒来反衬人生渺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13)在《滕王阁序》中,作者运用反问手法来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心绪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14)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而自暴自弃,改变志向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15)在《滕王阁序》中,作者表达自己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乐观开朗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东屯[注]北崦
杜甫
盗贼浮生困,诛求异俗贫。
空村惟见鸟,落日未逢人。
步壑风吹面,看松露滴身。
远山回白首,战地有黄尘。
(注)东屯: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境。大历二年杜甫在此避战乱。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概述百姓因“盗贼”般的残酷搜刮而陷于赤贫,甚至连偏远的山民也被搜刮得一无所有。
B.颔联中“空村惟见鸟”与王籍《入若耶溪》一诗中的“鸟鸣山更幽”都使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
C.颈联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林图景。诗人漫步山林,微风拂面,清露滴身,这令诗人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
D.尾联体现了诗歌的跳跃性,诗句看似断裂,合理想象后,可知语意眺望远山,见战地有黄尘,回首不忍心看。
【2】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修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富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节选自《汉书·食货志》)
(乙文)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节选自《管子·治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B.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C.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D.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其畜积足恃 恃:依靠
B.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怀:使 ……降顺
C.故治国常富 治:治理
D.失时不雨,民且狼顾 狼顾:忧虑不安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第二段论及灾害的必然性后,就如何应对旱灾和战争接连发问,最后阐明兵早之灾必将带来深重灾难。
B.甲文第三段直接点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的观点,同时指出重视农业生产是加强积贮的重要措施。
C.乙文第一段通过对“民富易治”和“民贫难治”两种情况的阐释与比较,论证了"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观点。
D.甲乙两文都在批判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向君王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富国强民的主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2)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5】请简要概括甲文第三段和乙文第二段中“粟多”的意义。
14、把下面的文字作为开头,并根据它发挥想象,续写作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
一天晚上,我正在家里写作业,忽然,一道闪电从窗外闪过,耀眼的光芒在一瞬间把房间照得雪亮。我惊恐地往窗外管视,发现一只大老鼠,前爪叉腰,站在窗台上,正意味深长地究着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