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四川德阳中考一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众目睽睽的世界杯足球赛在人们的期盼中拉开帷幕。

    B. 马航失联事件牵动亿万民众的心,人们在心中为失联人员默默祈祷

    C.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D. 听了他的话,大家不仅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 2、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就像粒粒散落的珍珠,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B. 亡了国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C. 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精打采地低垂着。

    D.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 3、下列加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看着这张不尽人意的数学卷子,我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爸爸正襟危坐和我谈人生道理的场景。

    B. 谢主任酷爱书法,工作之余勤学苦练,挂在他办公室的作品“天道酬勤”写得入木三分。

    C. 看着爸爸的背影慢慢消失在国际航班登机口,奶奶望眼欲穿,不禁眼泪纵横。

    D. 现在的许多网络写手,其实只会做一些寻章摘句的粘贴工作而已,许多青少年却对他们追捧不已。

  • 4、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菊有四君子之称。如果要从历代文人中为梅、兰、竹、菊各选一位代言人,按顺序匹配最合适的项是(   )

    A.李白   屈原 苏东坡 陶渊明

    B.李白   曹操 苏东坡 周敦顾

    C.陆游   曹操 郑板桥 周敦颐

    D.陆游   屈原 郑板桥 陶渊明

  •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姐姐好像生气了,那原本一双和善的目光此刻变得咄咄逼人,令人生畏。

    B.校园里绿树成阴,花团锦簇。一座座教学楼高耸入云,金碧辉煌的模样好似富丽堂皇的宫殿。

    C.这两篇文章的表现手法各得其所,一篇擅长情感抒写,一篇工于词藻描绘,都是现今文坛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D.十·一期间,几个姐妹打扮得花枝招展,拖着美美的旅行箱,到梦想中的胜地旅游去了。

  • 6、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需要人们了解,关心重视它。”中的“教育”“需要”“”分别是名词、动词、连词。

    B.“尊师重教”“惟妙惟肖”“赴汤蹈火“心旷神怡”与“卧薪尝胆”结构完全相同。

    C.我们在这里放了很多书。(“我们”作主语,“很多”作定语。)

    D.“富有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这个句子是个转折关系复句。

  •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 全场的人都打扮得花团锦簇,热切地期盼亲人回家。

    C. 我十分仰慕这位科学家,但当我见到他时,内心却有点诚惶诚恐

    D. 小王和小明各得其所,一个学习成绩好,一个运动天赋强。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小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丙)何陋轩记

    ①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不得以为陋也。

    ②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就石穴而居之。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予尝圃于丛棘,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选自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释】①九夷:泛称少数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②龙场:在今贵州省修文县。③上国:指京城。④莳:栽种。⑤琴编图史:意为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⑥通都:指四通八达的都市。⑦信:通“伸”,伸张。⑧王守仁:明代思想家、文学家。

    【1】甲诗乙文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_(人名)。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谈笑有鸿儒

    (2)人皆予自上国往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下列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人们来到我的轩中,好像看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景象,而我也忘了自己是住在边远山区。

    B.于是到我轩中的人们,好像是在四通八达的都市中观赏,而我也忘了自己是住在边远山区。

    C.于是人们来到我的轩中,好像是在四通八达的都市中观赏,而我们都忘了是住在边远山区。

    D.于是到我轩中的人们,好像看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景象,而我们都忘了是住在边远山区。

    【5】乙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主要原因是“____”,丙文中作者为居所取名“何陋”除“以信孔子之言”这一原因外,还有以下具体原因:(1)_______(2)_______(3)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两位作者都处于________的人生境遇,但都抱有________的人生态度。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注释】①赵莒:钱起的朋友。②羽客:道士。③流霞: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

    【1】结合诗句,说说诗人茶宴时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2019年5月31日,是第32个世界无烟日,其主题是“烟草和肺部健康”。请你为今年世界无烟日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5字以内。)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1)《关雎》中“_______ ”两句已经被人们作为歌颂美好爱情的一种文雅而又含蓄的说法。

    (2)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 ”成为现实,视频通话功能很好地将友人离别后的自我安慰变成了即时的沟通交流。

    (3)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 ”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4)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____”;虽然有最好的理想,不去学习,就“_____ ”(《虽有嘉肴》)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名著阅读。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这段文字选自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完成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___________》,又名《__________》。节选文字中的这个大胡子青年军官是____________,斯诺在书中称他为“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别样的灭蚊方法

    ①作为一种存在了3000万年之久的昆虫,蚊子一点都不招人喜欢。

    ②为了消灭蚊子,人们绞尽脑汁,动用了各种各样的武器。

    ③此前,科学家提出种种假说——血型、穿着乃至饮食习惯——来解释为何蚊子会有选择性地叮咬人,但据目前的研究,可以肯定的是,体味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美国加州大学的昆虫学家沃尔特·利尔和赞努拉比犹登·赛义德甚至找到了让蚊子趋之若鹜的具体气味物质。

    ④利尔与赛义德招募了16位具有不同种族背景的志愿者参与研究,并将鸽子与鸡也纳入了研究范畴。他们从志愿者的前臂处收集了气味物质,并对其组成进行分析,另外对禽类也做了类似处理。从中发现,一种名为壬醛的物质在人类和禽类中的含量都比较高。

    ⑤为了验证壬醛这种九碳分子真是传说中的召唤剂,科学家选取了致倦库蚊为研究对象,并一一测试了包括壬醛在内的数百种气味物质。他们惊讶地发现,在蚊子拥有的1300个嗅觉感受器中,有一大半对壬醛做出了强烈反应。鉴于这种物质的神奇功效,科学家在传统的二氧化碳诱捕装置中又添加了壬醛,结果发现蚊子的捕获量增加了50%以上。

    ⑥直接杀灭蚊子、降低其保有量,可以显著降低疾病的威胁,不过有时候通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间接战术,借助缩短蚊子的寿命,同样能大大减少疾病。帮助研究者实现这一目标的是一种名为沃尔巴克氏体的细菌。在自然界,沃尔巴克氏体的宿主谱非常广,超过1/5的昆虫都能成为它的寄生宿主。

    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与中国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筛选到了一株沃尔巴克氏体,它不但能够成功地寄生至埃及斑蚊体内,而且还能将被感染蚊子的寿命降低至21-27天的水平。

    ⑧不要小看这一点进步,虽然蚊子的繁殖并不受影响,但对于登革热的感染而言,传播的时间窗口会被大大缩短。原来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需要在其体内进行复制扩增,并抵达蚊子的唾液腺,然后再通过叮咬传播到新宿主体内。这一过程大概需要两个星期之久,再加上新孵育的雌蚊要等上几天才开始进行第一次叮咬,这使得病毒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繁殖转移的过程,因而大幅降低了人类感染疾病的风险。

    ⑨除了能缩短蚊子的寿命外,科学家还找到了一个无心插柳的功效:尽管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蚊子叮咬人类志愿者的次数更加频繁,但却一点血都无法吸出。经过更仔细的观察发现,这种蚊子用来叮咬吸血的吻突变得柔软易折,有时甚至连皮肤也无法刺穿。研究者认为,这或许能够让蚊子死得更快。  

    ( 《读者俱乐部》2010第1期 )

    1文中提到的灭蚊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请写出这两种方式的具体做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第⑧小节内容,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合适内容,理清蚊子感染登革热病毒的传播途径

    感染病毒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叮咬传播

    3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不过有时候通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间接战术,借助缩短蚊子的寿命,同样能大大减少疾病。

    (2)研究者认为或许能够让蚊子死得更快。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列举本篇说明文使用的说明方法。(至少2种)

  • 14、   材料一:

    从汉唐开始,传统民俗中常以猴作为吉祥、显贵、长寿、驱邪纳福的象征。

    材料二:

    在文学作品中,猴形象的内涵有所不同。一方面,它寄托了我们中国式英雄主义的情节,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爱憎分明、神通广大、降妖除魔。另一方面,它隐含了对世人丑态的贬低与嘲讽,是喻人醒世的活样板。如《猴子捡豆》的寓言故事,就讽刺了世人不切实际、因小失大的做法。

    材料三:

    本报讯2月1日,首都博物馆举办了以“大圣归来”为主题的猴年生肖展。此次展览汇集了43件首都博物馆的藏品及几幅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经典年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猴形象。展出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参观。这已经是首都博物馆连续举办生肖文化展的第九个年头,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展览将持续到3月13号。

    材料四:

    “嘻哈猴”是由华冠公司于 2015 年创作的卡通猴形象。它以张希和老人的泥猴作品为原型,保留了泥猴造型中的大圆眼睛、大圆点鼻孔及微笑逗乐式的嘴型,又创造性的以头顶火焰、怀揣爱心、尾似祥云为形象,代表了热情、善良、快乐、幽默的性格特点。“嘻哈猴”有互联网用户喜欢的“萌”的特点,顺应了当下年轻人追求时尚化、个性化的潮流。

    (注)张希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70年痴迷泥塑艺术,被誉为“泥猴张”。

    1在我国的“猴文化”中,人们赋予了“猴形象”哪些内涵?请分条概括。

    2请根据材料三与材料四,简要说说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①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感动”“失落”等。②要突出事件中触动情感的部分。③考场作文,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校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