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但当涉猎(表示转折,但是) 见往事耳(指历史)
B. 蒙乃始就学(才) 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
C.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另,另外) 愿为市鞍马(集市)
D.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赏赐百千强(有余)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老人跌倒没人敢扶的情况不再发生。
B.由于屠呦呦今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中国的中医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C.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素质的重要标准。
D.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
3、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六十年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丁卯年”就是干支纪年法。
B.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其中的“社”与“箫鼓追随春社近”中的“社”含义不一样,后者指土地神。
C.古代文人墨客常常给自己的书房取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既反映主人的个性和品性,又关联主人的寄情与爱好。如杨万里的“诚斋”、纪晓岚的“阅微草堂”、梁启超的“饮冰室”。
D.古代称谓语很丰富。“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君对臣的爱称,“孤常读书”中的“孤”是王侯自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的“大兄”是对朋友的敬称。
4、下列各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诫子书》中的“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书”是“书信”。
B.《纪念白求恩》一文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的精神的赞美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C.《植树的牧羊人》中“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旧的房子,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一句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我”的恐惧。
D.《吕氏春秋》是一部先秦杂家代表作,又称《吕览》。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B.他是老爱强词夺理的人,有谁愿意跟他讨论问题呢?
C.海南自贸港不会取代香港金融贸易中心地位,而是相得益彰。
D.今后十天,从西南地区东部一直到长江中下游等地,两轮新的强降雨接踵而至。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勇于创新,破除条条框框的束缚。
B.适龄青年响应国家号召,踊跃报名参军。
C.如果我们再不注意保护动物,过不了多久,好多动物就会像恐龙一样销声匿迹,再也不露面了。
D.骗子制造的骗局看似天衣无缝,但还是被警察识破了。
7、读语段,找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大会上,习主席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提出了六个要求:(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造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青春是人一生中最灿烂的时光,亦是人最应该拼搏的阶段。“青春的底色是爱国,青春的支点是奋斗。”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活力的群体,是建设国家的主力军,青年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青年是纯朴的、勤恳的、充满热血的,而不是狡猾的、懒惰的、圆滑世故的。
A.文中的“纯朴”“勤恳”“狡猾”“懒惰”词性一致。
B.文中划线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
C.文中的“造就”修改为“练就”。
D.远大理想、伟大祖国、时代责任、品德修为四个短语类型相同。
8、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司马光《孙权劝学》)
(乙)赵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①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卒可②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③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④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说,终宴。普临机制变,能回帝意类此。
(选自毕沅《赵普独相凡十年》)
(注释)赵普:字则平,北宋初年宰相。帝:指宋太祖赵匡胤。①除:封授。②可:同意。③骤:突然。④供帐:供宴会用的帷帐、用具等物。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标一处)。
刑 赏 者 天 下 之 刑 赏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 ②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
③裂其奏投诸地 (___________) ④帝大说 (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帝素嫌其人,不与。
【4】根据(乙)文内容回答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5】(甲)(乙)两文在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9、小重山①
岳飞〔宋代〕
昨夜寒蛩②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①本词写于宋朝廷投降派为求和,解释岳飞兵权后。②寒蛩(qióng):秋天的蟋蟀。
【1】词下片中“欲将心事付瑶琴”,你认为作者怀有哪些“心事”?
【2】有人认为这首《小重山》不如岳飞著名的《满江红•写怀》慷慨激昂,格调不高;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沉郁蕴藉,余味断肠。请结合诗词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10、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2012年6月,由中共盐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开展的“盐城好人”推荐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推荐评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信建设、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盐城好人”为抓手,选树一大批群众身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人物,进一步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推进美好盐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材料二:陈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市民,在2013年12月24-25日,她在南京成功捐出了392毫升造血干细胞,经查证,陈云是盐城首例造血干细跑捐献志愿者。
材料三:2014年2月9日上午,一对中年夫妇在盐城市区大庆路黄海农商银行取钱,因当时风大,刚取得的一叠钞票被风吹散,正当他们万分焦急之时,路过的行人司机不约而同地加入了捡钱的行列。不到10分钟时间,四处飘散的现金重回这对夫妇手中。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2)为了配合本次评选,盐城市文明办开展了“盐城好人”公益宣传语征集活动,如果你也参加,请拟一则宣传标语。(主题鲜明,有感召力,语言简洁,15字之内)
11、诗与远方从来都不是割裂的。当我们沐浴着春风,行走在西湖岸边时,总会吟诵起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1)______”;当我们来到水势浩荡的洞庭湖时,总会联想到孟浩然的(2)“______,波撼岳阳城”。(3)“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不以物喜,(4)______”,古代文人行吟山河之时,总能觅得一方精神天地。诗豪(5)______(填人名)扬州逢乐天,一句(6)“______,______”,是他对仕宦浮沉的达观豪放;(7)______(朝代)苏轼被贬黄州,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8)______”,是他偶遇风雨的豁达洒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诗与远方总相宜。
12、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当日天晚,两个奔到一个大庄院敲门。燕青道:“俺们寻客店中歇去。”李逵道:“这大户人家,却不强似客店多少!”说犹未了,庄客出来回话道:“我主太公正烦恼哩,你两个别处去歇。”李逵直走入去,燕青拖扯不住,直到草厅上。李逵口里叫道:“过往客人,借宿一宵,打甚鸟紧,便道太公烦恼!我正要和烦恼的说话。”里面太公张时,看见李逵生得凶恶,暗地教人出来接纳,请去厅外侧首,有间耳房,叫他两个安歇。造些饭食,与他两个吃,着他里面去睡。多样时,搬出饭来,两个吃了,就便歇息。李逵当夜没些酒,在土炕子上翻来复去睡不着,只听得太公、太婆在里面哽哽咽咽地哭。李逵心焦,那双眼怎地得合。巴到天明,跳将起来,便向厅前问道:“你家甚么人哭这一夜,搅得老爷睡不着?”太公听了,只得出来答道:“我家有个女儿,年方一十八岁,被人抢了去,以此烦恼。”李逵骂道:“打脊老牛,男大须婚,女大须嫁,烦恼做甚么?”太公道:不是与他,强夺了去。”李逵道:“又来作怪!夺你女儿的是谁?”太公道:“我与你说他姓名,惊得你屁滚尿流。他是梁山泊头领宋江,有一百单八个好汉,不算小军。”李逵道:“我且问你,他是几个来?”太公道:“两日前,他和一个小后生,各骑着一匹马来。”李逵便叫:“燕小乙哥,你来听这老儿说的话。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燕青道:“大哥莫要造次,定没这事。”李逵道:“他在东京兀自去李师师家去,到这里怕不做出来!”对太公说道,“我便是梁山泊黑旋风李逵,这个便是浪子燕青。既是宋江夺了你的女儿,我去讨来还你。”太公拜谢了。
②李逵、燕青径望梁山泊来。路上无话。直到忠义堂上,宋江见了李逵、燕青回来,便问道:“兄弟,你两个那里来?错了许多路,如今方到。”李逵那里应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么?”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当有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五虎将,慌忙拦住,夺了大斧,揪下堂来。宋江大怒,喝道:“这厮又来作怪!你且说我的过失!”李逵气做一团,那里说得出。
③且说燕青向前道:“哥哥听禀一路上备细。……因此来发作。”宋江听罢,便道:“这般屁事,怎地得知!如何不说?”李逵道:“我闲常把你做好汉,你原来却是畜生!你做得这等好事!”宋江喝道:“你且听我说:我和三二千军马回来,两匹马落跑时,须瞒不得众人。若还得一个妇人,必然只在寨里。你却去我房里搜看!”李逵道:“哥哥,你说什么鸟闲话!山寨里都是你手下的人,护你的多,那里不藏过了。我当初敬你是个不贪色欲的好汉,你原正是酒色之徒。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你不要赖,早早把女儿送还老刘,倒有个商量。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
【1】下列有关《水浒传》及上面选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与你说他姓名,惊得你屁滚尿流”太公这番话突显了梁山泊在百姓中的赫赫威名。
B.夜里太公、太婆哽哽咽咽地哭,吵得李逵睡不好是为后文李逵查问事情原委作铺垫。
C.“哥哥听禀一路上备细”,燕青将李逵一路上的言行和盘托出是为了向宋江检举揭发李逵。
D.选文两处划线句子中李逵不说话的原因各不相同,却很符合人物当时的心境。
【2】李贽评价李逵:“我家阿逵只是直性,别无回头转脑心肠,也无口是心非说话。”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李逵的“直性”。
13、渴望倾听
马亚伟
①看过一篇小说,大概意思是说:有一个人和别人打赌,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如果他能在十年间不和外界有任何接触,就可以赢得一笔巨款。于是,他开始了一个人的幽居生活。熬过了漫长的十年,最后,他终于坚持到约定的期限。但是,他却放弃了巨款,悄然离开。只留下一封信。信中说,十年来,他饱尝了孤独的痛苦,寂寞的摧残。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人拥有比金钱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感情交流。于是,他重新融入人群,开始新的生活。
②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幽居一定会如同在沙漠中独行,满目荒凉和绝望,内心巨大的空洞会把人吞噬掉。人生存的精神支柱,人最殷切的愿望,应该是在与别人的交流中获取丰富的生活体验,从中收获情感的源泉。
③与人交流,人生码头才会百舸千帆,丰富多彩。
④也听说过不同领域的一些艺术大师离群索居,进行艺术创作。可是,再孤独的创作,也需要与欣赏者沟通。梵高、卡夫卡,这些人有着超越时代的艺术才华,他们的作品都是在他们去世后才引起了轰动。其实,只是上帝开了一个玩笑,让他们提前很多年来到这个世界,让他们以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寂寞地面对世人。不过,他们孤独地创作不息,正是因为他们要宣泄,要表达,要沟通,要交流。因为他们知道,一定会有一颗虔诚的灵魂聆听他们的独吟、呐喊、甚至咆哮。总会有人听懂他们,即使是很多年以后。
⑤古人遁隐田园山林,与嘈杂的红尘隔绝,与污浊的官场隔绝,可并不是和人隔绝。陶渊明隐居后,还会和农民一起其乐融融地劳作,“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芳邻”。孟浩然喜欢田园生活,闲暇时,他会和农人一起“把酒话桑麻”。王维一个人独往于山林中,偶然遇到个林中的老翁,还会“谈笑无还期”。
⑥沟通交流是每个人的愿望。即便鲁滨逊漂流到孤岛上,尚且需要一个“星期五”来作伴。
⑦我们平凡百姓,更加需要与人沟通交流。一颗孤独的灵魂不能走得很久很远。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一个人的行走,没有人扶持关照,我们的脚步会沉重如铅,一个人的空间,也必定狭小如囚笼。
⑧正是因为人类沟通交流的愿望如此强烈,通讯技术才得以飞速发展。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极为便捷的交流方式和途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
⑨每一颗心都渴望倾听。让我们搭建一个心灵的城堡,倾听每一颗心的跳动,为自己,为他人。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①段有何作用?
【3】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黄师傅
祁和山
铸造车间是全厂最苦最脏最累的地方,除了几个行政人员和老黄,其余的全是临时工。黄师傅五十出头,膀大腰圆,话少却幽默,他出身冶炼世家,手艺呱呱叫。有几家私人老板想高薪挖他去全面负责,都被一口回绝。别人替他可惜,说他跟钱作对。
老黄说,我是属狗的,不嫌家贫。
厂领导几次安排人跟老黄学手艺,都被拒绝。两年前,铸造车间李主任想让侄子跟老黄学两招。他特意请老黄上饭店,叫侄子敬拜师酒。老黄说,敬酒可以,但不是拜师酒。我们有缘没分。
李主任说,之前你怕教会同事抢你饭碗,没了地位。我侄子又不是厂里的,他学成了就到别的地方上班。老黄仍然不点头。
装配车间张健举报车间主任张胖子领空饷,厂长很生气,免了张胖子的官职,让他继续去做车工。又从精工车间调一个副主任接张胖子的班,新主任一定要张健滚蛋,否则不上任。精工车间也不要张健,厂领导只得叫张健到铸造车间报到。李主任安排张健做整形工,这个工种是铸造车间最脏最苦的。第三天,老黄找李主任,让张健跟着他。
老黄说:“我现在岁数大了,需要有个人打打下手。”
提到这件事,李主任就有些恼火,语气忍不住重起来:“以前你怎么一直不肯要?”
老黄笑了笑,说:“以前我逞能,觉得自己身强力壮不需要帮手。可是岁月不饶人,不服不行。”
铸造车间全靠老黄撑着,得罪不起。虽然不太情愿,李主任也只得同意。不过,他让老黄叫张健以后注意点,不要乱管闲事。老黄说,我会让他注意的,他又不是小孩子,不可能再犯乱说的毛病。
张健不抽烟,但买了两包烟在车间里挨个敬了一圈。老黄说。大家都是一个厂的。论装配产品,我们还喊你师傅呢。他们喊我老黄,你跟他们一样也喊老黄吧。张健心里暖暖的,仍一口一个黄师傅。
配料是铸造车间最轻松却最有技术含量的工种。这种活不能完全依赖生搬硬套,很多时候得靠操作者丰富的临场经验。黄师傅不仅教张健如何配料,还讲解铸造的全部要领。黄师傅说,技术全面将来不在这个厂也饿不死。对此,张健深有体会,更加用心去学。
两年一眨眼过去了,张健在铸造车同也能独当一面。但厂里的形势一天不如一天,常常去了没活干,很多人开始自谋生路。第三年春天,厂子终于支撑不住,宣布破产倒闭,所有人下岗。老黄在厂门口站了很久。叹着气离开。
那些老板闻讯而来。老黄说,我要带上铸造车间所有的弟兄,你们谁能做到,我就跟谁走。至于工资,跟他们差不多就行。一个工厂规模较大的老板说,没问题。我的厂刚开门,正好需要人,也省得招工了。黄师傅你怎么能跟他们一样,工资我心里有数。
不久,老黄把张健推荐给另一家铸造厂。张健一去,老板就委以重任,让他负责技术,工资是原来的三倍。一天,张健找老黄有事,见他正手把手教那些老同事,暗叫一声惭愧。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精工车间也不要张健”,是因为张健没有技术,说明这家工厂非常重视人才。
B. “第三天,老黄找李主任,让张健跟着他”,表现了黄帅傅对张健的事很上心。
C. 小说先写黄师傅不愿收徒,然后写他主动收徒,通过对比刻面出黄师傅的为人。
D. 张健不抽烟,却“在车间挨个敬一圈”,这一细节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2】小说以张健“暗叫一声惭愧”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结合原文,简要分析黄师傅的形象。
15、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是时代的需要,更是生存的需要。国家遇到困难、班级出现了问题、家庭发生了矛盾、同学间闹了别扭,自己成绩不理想……都应当问一问“我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请以“这是我的责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