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浙江舟山中考一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纪念白求恩》中“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每一个人都很佩服白求恩,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猫》中“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作者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他对第三只猫的愧疚与悔恨之情。

    C.《皇帝的新装》中“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天真”是形容词,这句话点出小孩子天真烂漫的特点,与周围成人的虚伪构成了对比。

    D.《穿井得一人》中“有闻而传之者”和“求闻之如此”中的“闻”含义不一样,前一个可以解释为动词“听说”,后一个可以解释为名词“消息”。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B.植树的牧羊人让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洲,他做到了上天才能做到的事情。

    C.讨论班级事务时,他和我的意见常常大相径庭,所以我们合作非常愉快。

    D.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要持之以恒,不能见异思迁

  •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碰(kē)        索(liū)        了半圈(xuàn)       带骂(chuài)

    B.盘(huán)     蓦地(mò dì)   锱铢之力(zī zū)        了一眼(piǎo)

    C.毛(zōng)     出(tán)       心中一(càn)          黑烟(lǚ)

    D.起(zhuài)     (fù)        战战兢(jīng)        跨上角(kuàng)

  • 4、《西游记》是部有趣的小说,选出四个经典故事与人物情节对应错误的一项(       

    A.“真假美猴王”——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抢走行李关文。

    B.“三调芭蕉扇”——在小须弥山,观音菩萨给了孙悟空一颗定风丹。

    C.“小雷音遭厄”——黄眉大王假扮佛祖,侵占山头,虚设小雷音寺。

    D.“盘丝洞遇劫”——为救师父,悟空变作老鹰叼走蜘蛛精们的衣服。

  • 5、下列有关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艾青,浙江金华人,诗人。代表诗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等。《我爱这土地》可看作诗人的自白,诗作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感情。

    B.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

    C.《沁园春·雪》选自《毛泽东词集》,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D.《爱莲说》的作者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 6、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护()   伏(quán) 确záo)  差不齐(cēn

    B.niǎn)  职(chèng)  羞qiè)  漠不关心(

    C.和(cān) 坍啬(lìn)  神采奕(

    D.莽(mǎng)  蓬) 乞gài)  咄逼人(duó

  •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腐蚀  劫难  迁徒  海枯石烂  世外桃源

    B.撺掇  稀疏  磅礴  草长莺飞  矫首昂视

    C.雾霭  萌发  油漠  大彻大悟  人情世故

    D.争讼  燎原  思慕  目空一切  消声匿迹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也,而好锻炼。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之终身不厌。

    (节选自苏轼《宝绘堂记》)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虽尤物不足以为   ________

    (2)然圣人未尝此四者   ________

    (3)嵇康之也   ________

    (4)而之终身不厌   _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寓意物 四海之内莫不有求

    B.微物足以为乐 有千里之能

    C.亦聊寓意焉耳 可调素琴

    D.阮孚之放也,好蜡屐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4本文主要用了__________和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日

    (宋)吕祖谦

    短短菰蒲绿未齐,汀洲水暖雁行低。

    柳阴小艇无人管,自送流花下别溪。

    (注释)①菰蒲(gū pú):茨白,菖蒲。②汀洲:水中小洲。

    1诗歌一、二两句中哪些景物体现了季节的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请你参与“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中国古代小说成就巨大,获誉极高,请写出下列作品的名称。

    ①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②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2)小说中的人物因刻画鲜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从“杨志、孔乙己”中任选一个人物,仿照示例写心得。

    (示例)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拉着一辆黄包车在烈日和暴雨下四处奔跑,我从中读出了下层百姓生活的辛酸苦难。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古诗文默写。

    (1)夕阳西下,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3)《<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生动的描写出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中“___________”展现了一幅明朗优美的江中月景图。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甲)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乙)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1)以上选文均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甲文选自《________》,“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是指作者的内心意愿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  

    (2)乙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1)电影《梅兰芳》中有个十三燕,是个曾名重一时的“伶界大王”。后来,梅兰芳迅速崛起,大有取而代之之势,他与梅兰芳唱对台戏时落于下风。眼见败势已成,他却没有选择逃避。即使面对空旷的戏台,他仍然一丝不苟地坚持唱完了最后一场,并且在临死前留下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输不丢人,怕才丢人。”所以,尽管十三燕是个失败的人物,但却是令人敬佩的,因为他道出了一个做人的基本真理,而且自己就是实践这一道理的榜样。

    (2)大千世界,我们不论干什么,只要与人对阵,参与竞争,都会有输赢,见高低,而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百战百胜只是神话。因为,天外有天,你厉害还有比你更厉害的,你有降龙十八掌,人家可能有葵花宝典;你有屠龙刀,人家有打狗棒。而且,“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几年你得势占优,再过几年,你就可能被淘汰出局。所以,输不丢人。如果害怕丢人,就永远不要参与竞争,就干脆远离红尘。

    (3)楚汉之争,项羽的最后悲剧,就在于他的怕丢面子,怕面对江东父老的指责。还是杜牧的《题乌江亭》写得好:“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如果项羽能够包羞忍耻东渡乌江,那么鹿死谁手还是个未知数;如果项羽能够忍受打击卷土重来,或许历史将被重新改写。

    (4)“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结局并不美妙,不会因为不怕就能克敌制胜,创造奇迹,但不怕虎的精神却是历来被人赞颂的。看《动物世界》,常见这样的镜头,一大群野牛被一只狮子追着跑,我就想,这么多野牛要是团结起来,就是踩也把狮子踩死了,可就是因为怕,总是被狮子欺负,甚至成为狮子的牺牲品。与野牛相比,人是有理智的,“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可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反而怕得更多,野牛不过怕丢掉性命而已,人还要怕丢面子,怕名声不好,怕被人议论,怕遭人嫉妒,怕不好出门见人,总之是前怕狼后怕虎,结果是害怕丢人却偏偏丢人,不想丢人却处处丢人。

    (5)人,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既然出来打天下,既然要与人争高低,输赢都是正常的。奥运会上的百米赛场上,无论谁输给博尔特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那小子是百年一出的短跑奇才,不管你被拉下多大差距,谁也不会笑话你。而你如果因为害怕而退赛,因害怕而战战兢兢,畏畏缩缩,不战自败,那就丢人丢大了。在北京奥运会的乒乓球馆里,我们还看到许多非洲国家的乒乓球运动员,水平连我们的业余选手都不如,仍然面无惧色与世界一流高手过招,观众同样报以热烈的掌声,其中就是对他们不怕精神的鼓励。输球之后,他们照样大大方方地和对手握手拥抱,向观众致谢,他们是虽败犹荣。体育竞赛如此,行行业业也都应该如此。只要不怕强手,敢于“亮剑”,屡败屡战,自强不息,我们就可能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即便输了,也是虽败犹荣。

    (6)“输不丢人,怕才丢人。”诚哉斯言!

    (作者齐夫,原文有改动)

    1请在下列段落序号间用“//”将文章分成三部分,并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1) (2) (3) (4) (5) (6)

    中心论点:

    2第(1)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3第(2)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说说它在文段中的作用。

    4请简约地写出第(4)段的论证过程。

  • 14、阅读课文《猫》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②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③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④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⑤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⑥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⑦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⑧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⑨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⑩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鸣”,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极力写一家人对猫的不喜欢是为下文写误解猫作铺垫。

    B.第段画线句的句式结构是为了突出“我以为”,强调“我”的主观臆断。

    C.第段中加点词“悲楚”体现出猫叫声的凄惨,说明“我”很讨厌猫,打过之后已解恨。

    D.第段出现了一只黑猫。正是这只黑猫的出现,揭开了事实真相,“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黑猫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让“我”内心非常愧疚。

    【2】下列对选文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画波浪线句是对猫的肖像描写,生动形象的描绘了猫不好看,不讨人喜欢。

    B.第⑨段画波浪线句“!”“?”同时使用,既表现了妻子的难过心理,又强烈表达妻子对张妈的不满。

    C.第段画波浪线句子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我”曾经对猫的暴怒和虐待比作了刺“我”良心的针,生动表现出了“我”对自己曾经所作所为的悔恨。

    D.作者善于埋下伏笔,来推动情节发展,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结尾“我家永不养猫。”是与前文相呼应,结构完整而严谨。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淡雅的菊花,寄托了史铁生顽强的信念;旺盛的紫藤萝,让宗璞从失去弟弟的焦虑和悲痛中走出来;一次冒险的经历让莫顿·亨特明白了“把困难化大为小,化整为零,从而实现人生目标”这一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你周围,一定也有一种事物或某件事情引发你的思考和感悟。请你以“ 牵动我的情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例如落叶、小草、跑道、微笑……)。 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力求写出独特的感悟和体验。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