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七台河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四库”是指:( )

    A.仁、义、礼、智

    B.礼、乐、书、数

    C.诗、书、礼、易

    D.经、史、子、集

  • 2、下列各个加点词中是古今异义的一项为(   )

    A.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 B.以为生事扰民

    C.尝试论之 D.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一弦一柱思华年 B.望帝春心托杜鹃

    C.如何四为天子 D.不及卢家有莫愁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不培养坚强的性格和不怕困难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懂得很多好道理,________未必真有用处,________正像温室里的花卉似的,是经不起日晒雨淋的。

    A.如果 那么 无论 都 就

    B.如果 那么 即使 也 因为

    C.因为 所以 无论 都 因为

    D.因为 所以 即使 也 就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面对众人的啧啧称赞,他谦逊地表示:“除了舞文弄墨,别无长物了。”

    B. 针对在台湾高调行善引发的争议,陈光标坦然表示:之所以高调,只是希望能推波助澜,激发更多的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

    C. 近日有评论指出,特权阶层上下其手,已经严重危害到高考招生的公信度,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D. 对教育问题的长期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不同观点的广泛涉猎和兼收并蓄,使得他能够高屋建瓴,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八月的塞瓦斯托波尔

    列夫•托尔斯泰

    ①八月底,在杜凡卡和巴赫契萨拉依之间穿越许多峡谷的大道上,在浓密而灼热的尘土里,一辆军官坐的马车正缓缓向塞瓦斯托波尔行进。这是一种在别处见不到的特别马车。

    ②马车上,前面蹲着一个勤务兵,身穿黄土布上衣,头戴一顶旧得不成样子的军官制帽,手里拉着缰绳,后面,在盖着马衣的行李堆上,坐着一个穿夏季制服的步兵军官——柯捷尔卓夫中尉。这个军官,个儿并不高。他的脸有点儿浮肿,还有些跟年龄不相称的松弛宽阔的皱纹,损害了脸部的轮廓。他那张被太阳晒成黄褐色的带点病容的脸又显得比较消瘦。他那双淡褐色的眼睛并不大,却非常灵活,甚至有点傲慢不逊。这个军官五月十日那天被弹片击伤头部,直到现在还扎着细带,但一星期前他觉得身体复元了,就离开辛菲罗波尔的医院回团部。

    ③迎面来了一长列农民的大车,原来是送军粮到塞瓦斯托波尔去的,此刻正载运伤病员回来,其中有穿灰军服的陆军,穿黑外套的水兵,戴红色土耳其帽的希腊志愿兵,也有留大胡子的民兵。军官的马车只得停下来。路上扬起浓密的尘土,像云雾般悬在空中,也落到军官的眼睛和耳朵里,粘在他那汗津津的脸上。军官眯起眼睛,皱起眉头,很不高兴地冷冷望着从他身边经过的伤病员的脸。

    ④“那个虚弱的小兵是我们连里的。”勤务兵向长官转过身去,指指一辆走到他们旁边的满载伤员的大车说。

    ⑤车上坐着五六个士兵,姿势各不相同,但都被颠簸得摇摇晃晃。有一个士兵,身上的衬衫十分肮脏,外面披着一件外套,一条手臂用带子吊着,脸庞虽然消瘦苍白,却神气活现地坐在车子中央。他一看见军官,想要举手敬礼,可是大概记起自己是个伤员,就顺势装作只想搔搔头皮。大车上,在他旁边躺着另一个士兵,只露出两只抓住车沿的瘦骨嶙峋的手和一双拱起的左右摇晃得像软皮般的膝盖。还有一个士兵,面目浮肿,头上扎着绷带,上面盖着一顶军帽。他坐在大车的边上,两腿垂向车轮,双肘搁在膝盖上,像是在打瞌睡。那军官就向他喊道:

    ⑥“陀尔日尼科夫!”“有!”那个兵睁开眼睛,脱下帽子回答,声音洪亮而急促,仿佛有二十个士兵同时在喊叫。

    ⑦“你是什么时候负的伤,老弟?”士兵的那双眼皮浮肿、暗淡无光的眼睛发亮了;他显然认出了自己的长官。

    ⑧“您好,长官!”他用同样急促的低音叫道。

    ⑨“团现在驻在哪里?”“驻在塞瓦斯托波尔。星期三就要转移了,长官!”“转移到哪儿?”

    ⑩“不知道……大概是转移到北岸吧,长官,今天敌人开始全面打炮,用的多半是榴弹,长官,连海湾里都有炮弹落下,今天打得可凶啦……”他一边戴上帽子,一边拖长声音补充说。

    接下去就听不清那个士兵说些什么了,但从他脸部的表情和姿势上看来,这个苦恼的人愤愤地诉说的,不是什么使人宽心的事。

    车上的柯捷尔卓夫中尉是位杰出的军官。有些人这样生活,这样行动,就因为别人也这样生活,这样行动,他可不是那种人。他心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别人往往会学他的样,并且相信这样干是对的。他很有点儿才气,人也聪明;歌唱得很好,吉他也弹得不错,能说会道,文笔老练,而在当团副官的时期更练得一套办公文的本领,但他性格中最突出之点是自尊心很强。他的自尊心,虽说多半是因为有点才气,却异常强烈。它已经贯穿到他的日常生活中,使他遇事总是抱着不领先毋宁死的态度。自尊心甚至成了他内在的推动力:他老是拿自己跟别人比较,喜欢抢在人家的前面。

    “哼,我才不理那小兵的胡言乱语呢!”中尉喃喃地说,心头感到十分淡漠,脑子里觉得模模糊糊。这种思想感情是在他看到车上的伤员和听了士兵的话之后产生的,而隆隆的炮声自然使这些景象和语言越发显得意味深长了。

    (注)本文以俄土战争为背景,不写威武雄壮的队伍和由军乐旌旗前导的扬鞭跃马的将军,而歌颂下级军官的英勇牺牲精神,写战争的真相——流血、痛苦和死亡。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对军官乘坐的马车是“在别处见不到的特别马车”的说明,表现出了战争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

    B.军官柯捷尔卓夫中尉只是自己觉着身体复原了就急于离开医院赶往团部,说明他是一位不惧流血牺牲的杰出军官。

    C.小说描写陀尔日尼科夫回答的声音“洪亮而急促,仿佛有二十个士兵同时在喊叫”,表现伤兵是“轻伤”“无大碍”。

    D.小说⑤~⑩段中描写士兵的受伤情况以及士兵和柯捷尔卓夫中尉的对话表现了战斗的激烈和战争的残酷情况。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①段的景物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时间上照应文题,为人物活动布设了场景,引出了下面对主人公的描写。

    B.小说第②段通过描写勤务兵和柯捷尔卓夫中尉的外貌,突出了人物在战争中这一特定时间中的疲惫状态。

    C.小说通过细节描写“军官眯起眼睛,皱着眉头,很不高兴地冷冷地望着从他身边经过的伤病员的脸”,刻画了他对伤兵的冷漠。

    D.小说中除了运用肖像、语言等描写手法外,还运用了作者的叙述语言直接塑造人物,如第②段中对柯捷尔卓夫中尉的介绍。

    3小说主要从侧面来表现战争,试举例分析。

    4小说第②段主要描写柯捷尔卓夫中尉的外貌,第②段主要写其精神。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5细节描写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常用的手法之一,请找出这篇小说和《复活(节选)》中为塑造人物运用细节描写的语句,并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根据韩愈在《师说》中的表述,士大夫之族择师之难,难在自己的心理,除了年龄和知识两个要素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的尴尬也让他们很为难。

    (2)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了自己晚景颓废的状况。

    (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正面描绘陋室中恬然闲适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8、(1)_______________,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3)郴江幸自绕郴山,______________。(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4)无求生以害仁,_____________。(《<论语>七则》)

    (5)__________,燕尾绣蝥弧。(卢纶《塞下曲》)

    (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7)博观而约取,____________。(苏轼《送张琥》)

    (8)_____________,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庄公十年》记载,长勺之战结束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说,确认齐军不是伪装败退进而决定追击,是因为“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引用志怪书《齐谐》的内容称,当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着六月的大风飞去。

    (3)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引用渔歌“__________________”,来印证前文对哀猿长啸的描写。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承担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志向远大,正如《论语·泰伯》篇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里仁》篇中说,如果他人贤能,我们要“____________”;如果他人不贤能,我们要“____________”。

    (3)《论语·阳货》篇中,孔子认为《诗经》有四个方面的作用,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的处境艰难,没有亲戚帮助,只能事必躬亲。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产生了一种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对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3)在古典诗词中,诗人们借助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来咏史怀古,寄托情感,写下了很多千古名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诗歌重点写“青泥”有何作用?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几句诗与“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是否重复?

    3诗人给“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石鉴,字林伯,乐陵厌次人也。出自寒素,雅志公亮。仕魏,历尚书郎、侍御史、尚书左丞、御史中丞、多所纠正,皇帝惮之。出为并州刺史、假节、护匈奴中郎将。

    武帝受禅,封堂阳子。入为司隶校尉,转尚书。时秦、凉为虏所败,遣鉴都督陇右诸军事,坐论功虚伪免官。后为镇南将军、豫州刺史,坐讨吴贼虚张首级。曰:“昔武牙将军田顺以诈增虏获自杀,诬罔败法,古今所疾。鉴备大臣,吾所取信。往事西事,公欺朝廷,以败为得,竟不推究。中间黜免未久,寻复授用,冀能补过,而乃与下同诈。所谓大臣,义得尔乎!有司奏是也,顾未忍耳。今遣归田里,终身不得复用,勿削爵土也。”久之,拜光禄勋,复为司隶校尉,稍加特进,迁右光禄大夫、开府,领司徒。前代三公册拜,皆设小会,所以崇宰辅之制也。自魏末已后,废不复行。至鉴,有诏令会,遂以为常。太康末,拜司空,领太子太傅。

    武帝崩,鉴与中护军张劭监统山陵。时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傅杨骏所疑不敢临丧出营城外时有告亮欲举兵讨骏骏大惧白太后令帝为手诏诏鉴及张劭使率陵兵讨亮劭,骏甥也,便率所领催鉴速发,鉴以为不然,保持之,遣人密觇视亮,已别道还许昌,于是骏止,论者称之。山陵讫,封昌安县侯。

    无康初,为太尉。年八十余,克壮慷慨,自遇若少年,时人美之。寻,谥曰元。

    (选自《晋书·石鉴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傅/杨骏所疑/不敢临丧出营/城外时有告亮欲举兵讨骏/骏大惧/白太后令帝为手诏/诏鉴及张劭使率陵兵讨亮/

    B. 时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傅杨骏所疑/不敢临丧/出营城外/时有告亮欲举兵讨骏/骏大惧白太后/令帝为手诏诏鉴及张劭/使率陵兵讨亮/

    C. 时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傅杨骏所疑/不敢临丧/出营城外/时有告亮欲举兵讨骏/骏大惧/白太后令帝为手诏/诏鉴及张劭使率陵兵讨亮/

    D. 时大司马/汝南王亮为太傅杨骏所疑/不敢临丧出营/城外时有告亮/欲举兵讨骏/骏大惧/白太后令帝为手诏/诏鉴及张劭使率陵兵讨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是

    A. 受禅,文中指接受禅让。在中国古代,皇帝把帝位让给别人称为禅让。

    B. 诏,帝王的命令或文告。有时也指上级下达的文书,是一种命令文体。

    C. 爵土,官爵和封地,古代分封给皇室贵族或有功之臣的名位和土地。

    D. 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石鉴志高秉正,皇帝都忌惮他。石鉴出身于贫寒家庭,志趣高雅,对时政人事屡有纠正,皇帝都畏惧他,所以调遣他外出做官。

    B. 石鉴历任要职,其间多有反复。石鉴曾担任尚书左丞、尚书、右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太尉等重要职务,其间也曾被降职甚至免职。

    C. 石鉴弄虚作假,很令朝廷失望。石鉴监督陇右军事时,因虚报战功被免官;后任镇南将军,又因虚报战绩被治罪,皇帝对他很失望。

    D. 石鉴做事稳重,受到人们称赞。张劭率兵催促石鉴赶快出兵讨伐汝南王司马亮,但石鉴按兵不动,只是派人监视,事后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武牙将军田顺以诈增虏获自杀,诬罔败法,古今所疾。

    (2)自魏末已后,废不复行。至鉴,有诏令会,遂以为常。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根据要求作文。

    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又有这样一句话:“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