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凉山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甲】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宋代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宋代〕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对这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词开头一句点明地域和季节,“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乙】词上阕从天、地、江、山层层铺写,暗暗为思乡怀旧步步垫底,直到把“芳草无情”推向极顶高峰,形成情感聚焦之点。

    C.两首词均有“酒”的元素,但都销不了浓重的乡愁,徒增郁积的乡思旅愁,最终化为思乡之泪。

    D.两首词情景结合。甲词特点在于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朝廷消极防御的不满;乙词特点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将秋色描写得阔远秾丽、毫无衰飒情味。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B. 他住在一个荒僻的小山村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日子过得很艰苦。

    C. 春节期间,在泰州老街、桃园、望海楼等景区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让人们流连忘返

    D. 虎门镇交警队招聘了许多交通协管员,在他们的协助下,交通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

  •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做一名优秀歌手,她多次到北京拜师学习,每次下车伊始便直奔老师家,舍不得浪费一分钟。

    B. 宋小宝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C. 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D. 他填报志愿时,又想报清华,又想报北大,总是见异思迁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言行相顾的人说话做事是不会出尔反尔的。

    B. 天宫二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C. 每天下班前,住院部的张医生总会在病人弥留之际,叮嘱病人注意事项。

    D. 你还是个驾驶技术不熟练的新手,竟敢在公路上超速行驶,真是“初生牛年犊不怕虎”啊!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文,完成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除本文外,我们学过作者贬谪永州时写过的一篇文章,篇名为《 》;还学过他写的一篇寓言故事,篇名为《 》。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主要描写小石潭的概貌。

     B段,写观赏小石潭的游鱼,主要写出了鱼儿的活泼。

     C段,写远望小石潭的西南,主要写出了岸势的曲折。

     D段,写感受小石潭的气氛,主要抒发了内心的忧思。

    【3】对于第段,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游者中既有作者的亲戚,也有随从,还有朋友。

      B.因为是游记,所以有必要交代同游者,以便读者了解。

      C.虽然同游者关系亲近,但作者还是难以排解内心忧郁。

      D由于同游者人数众多,所以大家游玩的兴致很高。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行路难》,完成下列小题。

    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借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诗人   的愿望。

    2这首诗中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但在悲愤中也不乏豪迈气概。请你从“愤懑”或“豪迈”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来谈谈你的阅读体验。

    3你读过的其它诗文中,表现诗人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有: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题文)专题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⑴(重温名篇)小说作品,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经典形象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请你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编写一个谜语,并写出相应的课文题目(谜底)。

    现当代小说:《社戏》 《在烈日和暴雨下》

    国 外 小说:《窗》 《我的叔叔于勒》

    古 典 小说:《智取生辰纲》 《范进中举》

    示例: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故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闪耀火花)班级要出一期以“文学的光辉”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供稿。要求以(重温名篇)中所列的作者、人物或作品本身为出发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表达你的赞美或批判之情。

    示例:鲁迅,你在绝望中的反抗精神,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妇姑荷箪食,___________。(《观刈麦》白居易)

    (2)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月夜》刘方平)

    (3)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庭筠)

    (4)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_______ 。(《卜算子·咏梅》陆游)

    (5)奉献是一种精神。我们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颂扬这种精神。思乡是一种情怀。我们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长津湖的雪

    凌仕江

    ①他的一只脚至今留在长津湖的冻土里。

    ②在场者爆出这个消息,不禁让人为之一震。

    ③秋风和阳光,洒落川西平原的僻静小院。漂亮的现代房舍与农家果树,镶嵌着田园丰收的喜悦;晒坝里的金色晚稻,被手持推耙的农夫铺成梯田或毯子,鸟儿在谷堆上欢呼雀跃

    ④他坐在饱满的谷粒中央,像久别的亲人,向我们挥手微笑。他吩咐家属倒茶做饭的声音,如战场上指挥官的洪亮利索。

    ⑤如此场景,像是他在迎接人生的重要节日,一枚枚闪亮的勋章佩戴胸前,引得关爱英雄的年轻志愿者,纷纷伸出手抚摸掂量它们的分量。

    ⑥一只鸽子从柚子树上,跃到茶杯边沿喝水,他用肘捋了一下桌面,不经意撩起宽松裤管,让我一不留神瞥见他的假肢,心中顿时悲欣交集。他云淡风清的表情,丝毫让人感受不到这位九十三岁的志愿军,以身残志坚的毅力同艰难岁月过招,已远远超过常人的表现。

    ⑦事实证明,他占了生活的上风。摆在他面前的一地鸡毛,早已甘拜下风

    ⑧距离那一场遥远的战事,命运之书已递增厚厚的七十多个春秋。1950 年元月 5 日,他从四川广元正式入伍,12 月 26 日接上级命令入朝,驻扎平壤机场。气候多变与生死难料的运动战,随时面临与敌方交火。1952 年 10 月,在朝鲜五圣山文登公路东线的阻击战中,作为重机枪手,他带领爆破组,关键时刻掏出手雷炸掉地堡的瞬间,不幸被敌人扔来的手榴弹炸断右腿,手臂严重受伤,鲜血长流。

    ⑨他轻轻展开一方肉色的棉麻丝巾,羞涩的笑容仿佛对待初恋信物,上面印有红色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字样,那是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敬赠他的珍贵礼物。他一直舍不得用,那条柔滑的丝巾在他颤抖的指尖,如风漫卷。

    ⑩他的十根指头,被长津湖的雪冻得参差不齐。

    他说那里太冷,战场上冻死的人太多……他的眼神陷入凝固的沉默,看上去有点落寞。但他手腕里残存的战争弹片,因他生命的陪伴从不落寞——它们常常在起风的夜晚,对他的肉体发起进攻总动员。

    有花也好,无花也好。日子如草一样,有秩无序地过着。春来吐绿,秋来发黄,夏来蝉鸣,冬来树萧。

    他始终以向上的心态面对冷暖人生,谁见了都容易被他的谈笑风生感染,他不断将自己健康的资本推给身边老伴的功劳——那个身着旗袍的女子。她夸他虽然少了一条腿,那些年照样下田干活挣工分,在稻田里扯稗除草,从不输给任何一个四肢健全的人。

    他目光望向她,脸上流露出暖阳沐醉的笑容,话语顿挫间,那满口齐整的白牙,如长津湖的雪。

    我不知这世间历经那场雪的幸存者还有多少?

    历史长河中,他们习惯了静静离去与悄悄归来,他们宠辱不惊地站在生活的原点;他们是红尘中的隐者,是硝烟散尽的火焰,也是遭受磨难尘封不灭的孤勇;他们微笑如随风潜入暗夜的落花,伴随日升月落与万物生辉。他们精神里散发着草木气息,在田园与城镇之间,像一棵隐姓埋名的树,心中却装满谷子的心事,一声蝉鸣便可以划破远方的黎明,投弹和飞机炸不死的信念,成了他们一身的痛点和一生的荣耀。

    临别时,我没有询问他机枪扫落敌机有何成就感。我只伸出两个大拇指为他点赞——因为他披着一身雪从长津湖归来,他叫李正海。

    【1】文章哪些“事实”证明了“他占了生活的上风”?请简要概括。

    【2】阅读全文,结合语境,按括号内的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事实证明,他占了生活的上风。摆在他面前的一地鸡毛,早已甘拜下风。(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漂亮的现代房舍与农家果树,镶嵌着田园丰收的喜悦;晒坝里的金色晚稻,被手持推耙的农夫铺成梯田或毯子,鸟儿在谷堆上欢呼雀跃。(简要分析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3】文章采用第三人称来讲述李正海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请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子的深刻意蕴。

  •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露到   鸿雁来

    ①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在古人看来,“白露者,阴气渐重,露凝而色白”,也就是说,露水的颜色为白色;同时,古人又以四时与五行相配,秋在五行中属金,金色白,白色也是秋天的颜色。因此,“白露”一词,字面上是“白色的露水”,本义却是指“秋天的露水”。

    ②在古人的观念中,白露是农历八月的节气。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份,古人称之为“仲秋”“仲商”“正秋”“中秋”等。据《礼记·月令》记载:“(仲秋之月)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盲风”,即疾风;“养”,指贮藏;“羞”同馐,即食物。这段话的意思是,八月开始刮大风,大雁从北方飞来,燕子向南飞去,群鸟开始贮藏过冬的食物。

    ③上述物象变化在《逸周书·时训解》中演变成了白露节气的“三候”:“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并称,“鸿雁不来,远人背畔;玄鸟不归,家室离散;群鸟不养羞,下臣骄慢。”古人以“鸿雁”“玄鸟”“群鸟”分别对应“远人”“家室”“下臣”,形成所谓的“候应”。如果上述“候应”不能如期而至,相应地就会有远方之人背叛、家庭离散、下臣骄横等异相发生。

    ④白露时节,天气由暖转凉。鸟类对气候的变化最为敏感,秋高气爽之际也是鸟类活跃之时,或迁徙,或觅食。这应该是古人选取鸿雁、玄鸟、群鸟作为白露节气“候应”的主要原因。

    ⑤鸿雁是中国文化中的灵禽,小者曰雁,大者曰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雁有“四德”:“寒则自北而南,止于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门,其信也;飞则有序而前鸣后和,其礼也;失偶不再配,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昼则衔芦以避缯缴,其智也。”因为雁有着如此多的优良品质,所以被古人附着了诸多的象征意义:古人称来往书信为“雁书”“雁帛”,称事物排列有序为“雁行”“雁序”“雁阵”,称彼此音信断绝为“雁逝鱼沉”,称两相别离为“雁影分飞”,等等。

    ⑥玄鸟,也称“元鸟”,按东汉王逸的解释,就是燕子。燕子曾是殷商先民的图腾之物。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商的始祖名契,其母简狄洗浴时吞玄鸟卵因孕而生。《诗经·商颂·玄鸟》中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记述。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其迁徙习性与雁往来相反,春天燕南来、雁北飞,秋天则燕北去、雁南翔。燕子又常筑巢于人家屋宇之下,飞行时喜欢成双入对,这也给古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形容男女相亲相爱为“燕好”,形容男女新婚甜蜜为“燕尔新婚”,形容男女恩爱逾恒为“燕侣莺俦”,形容春光大好为“燕语莺歌”“莺莺燕燕”,等。

    ⑦白露的节候表征也出现在古人的诗文作品中。白居易《南湖晚秋》诗中有“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写出了白露时节萧索的湖中景色。唐人元稹有《咏廿四气诗·白露八月节》:“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叶下和秋吹,惊看两鬓毛。养羞因野鸟,为客讶蓬蒿。火急收田种,晨昏莫辞劳。”诗人先以白露“三候”为铺垫,再以农家收秋聚焦。

    【1】请指出选文的说明对象,并概括其特征。

    【2】第④段画线句子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这应该是古人选取鸿雁、玄鸟、群鸟作为白露节气“候应”的主要原因。

    【3】第⑤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用一句话概括第⑦段的主要内容。

    【5】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本报北京8月18日电   耐高温消防灭火机器人、会唱歌的人形机器人……8月18日,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拉开帷幕,来自各个领域的500余款机器人参展,在4万平方米的展区内为观众带来一场科技体验秀,在展示机器人产品最前沿技术的同时,也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机器人技术发展为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国际元素最丰富的机器人盛会,世界机器人大会已成为融合科技与产业、交流研发与应用、沟通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纽带。据介绍,本届大会以共创共享共商共赢为主题,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其中论坛部分以线上线下结合,境内境外互动的方式进行,共邀请到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位嘉宾参加,共同分享机器人领域前沿学术成果和发展趋势,激发未来智能社会畅想。展览展示方面,共有130余家企业携展品亮相,更有30余款全球首发新品在博览会现场集中发布。

    (刊载于2022年8月,有删改)

    材料二:①“经过产学研用各界的共同努力,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市场。记者从正在北京举行的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获悉,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36.6万台,比上年增长68%;服务机器人产量921.4万台,比上年增长47%;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也在稳步增长。与此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基础能力明显提升,精密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取得阶段性突破,得到国内外整机企业的普遍认可,以机器人操作系统为代表的核心软件部分关键技术取得进展并得到实际应用。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将坚持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基础提升、融合发展,完善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大力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是着力夯实产业基础。开展机器人关键基础提升行动,完善标准、检测,认证体系,支持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打造更多高端化智能化产品。其次是积极拓展行业应用。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做强细分领域特色应用,助力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接着是培育壮大优质企业。坚持两个豪不动摇,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深耕细分行业,加快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最后要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下功夫。与各方一道,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高端人才,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培育若干创新能力强、产业环境好的优势特色集群,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刊载于2022年8月,有删改)

    材料三:①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到203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机器人成为经济发展、人、生活、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及未来机器人行业发展,张明路教授指出,需要从结构、交互、工艺三个方面突破实用化挑战,需要从感知、理解、学习三个方面突破智能化挑战,需要从部件、系统、工艺三个方面解决可靠性挑战。

    (刊载于2022年8月,有删改)

    材料四:①据了解,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是中国科协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普及性科教活动,旨在为广大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搭建竞技交流的平台,引导和鼓励广大青少年通过计算机编程、工程设计、机械组装,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作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的联席赛事,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创办于2001年,每年一届,由省科协主办,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和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等单位承办。我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起步早、普及广,每年参加各级竞赛的学生超过30万人次,2001和2002年第一、二届全国赛都在广东举办。我省青少年在全国赛成绩突出,多年来稳居三甲。

    ③机器人竞赛的举办,为全市中小学生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也为学校培育创新型人才开辟了一条全新路径。

    (刊载于2022年8月,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世界机器人大会作为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机器人盛会,其2022年的主题是“共创共享共商共赢”。

    B.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市场,机器人产量呈上升趋势,核心零部件取得阶段性突破。

    C.到2025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机器人集成应用新高地,并在2035年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世界第一。

    D.科教活动的普及和机器人竞技交流平台的搭建,将有助于激发青少年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3】小语想参加2023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但她的父母担心会影响学业,不支持小语参加,请你根据【材料四】内容,对小语父母进行劝说。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3)不得抄袭,(4)文体(诗歌除外)自选。(5)有文采,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一)人生路上学会告诉自己:“这,没关系!”或许会迎来新的希望,新的境界,新的开始……请结合自身经历,以“这,没关系!”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请以“我最惦记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