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下图中所示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判断虚线框内的透镜类型应为图中的( )
A.
B.
C.
D.
2、下列图象能反映水凝固过程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小明查阅了坪山区某日天气预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逐时预报 日出06∶50 日落17∶38
时间 | 8时 | 9时 | 10时 | 11时 | 12时 | 13时 | 14时 | 15时 | 16时 | 17时 | 18时 |
温度 |
A.可用体温计来测量该日的温度大小
B.该日让人体感最舒适的时刻应该是上午8时
C.图中的温度单位符号是错误的
D.该日8时至18时期间,液体的蒸发速度不变
4、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日食属于光的____现象。如图所示,能描述日食形成原因的是___图。两空分别是( )
A.直线传播、甲
B.反射、乙
C.直线传播、乙
D.反射、甲
5、如图所示,为小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小高发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将蜡烛B点燃,来增加亮度
B.在实验中,随着蜡烛A的燃烧,逐渐变短,发现其成的像也逐渐变短
C.把蜡烛B拿走,并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个光屏,光屏上可以成像
D.保持A、B蜡烛位置不变,改变玻璃板位置,蜡烛B始终与A的像重合
6、当你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学习时,如果说你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从走廊穿过的同学
B.教室里的天花板
C.学校里的教学楼
D.教室里的讲台桌
7、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陆两栖飞机“鲲龙号”水上试飞的情景。若认为“鲲龙号”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大桥
B.远处的楼房
C.试飞的飞行员
D.河边停靠的船
8、如图所示,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是( )
A.
B.
C.
D.
9、下对叙述正确的是( )
A.—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
B.教室的高约为3dm
C.一节课的时间是240s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10、2023年央视春晚上,微电影《我和我的春晚》讲述了张建国与春晚的传奇故事,39年终圆春晚梦。如图是张建国在春晚现场吹小号的场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号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我们听到的小号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嘹亮的小号声说明声音的速度很大
D.小号前端喇叭的作用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11、“熄灯一小时,低碳你我行”。熄灯后,小亮利用黑暗的环境,用手电筒做了有趣的物理实验——手影。下列成语描述的光学现象中,与“手影”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杯弓蛇影
B.立竿见影
C.镜花水月
D.海市蜃楼
12、如图为某物质的凝固与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像中的EF段表示熔化过程
B.该固体为晶体,熔点为55℃
C.该固体在BC段吸热,但温度不变
D.该固态物质完全熔化过程共经历5min
13、我国运动员全红婵,在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西安站女子单人10米跳台预赛中,出色地完成了“207C”动作。将其下落阶段中的一段运动简化为直线运动,其中A、B、C、D四点是她下落过程中的四个位置,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5s,距离如图所示。关于全红婵在此段运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她经过C点的速度为5m/s
B.她在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C.她在段的平均速度为10m/s
D.她在段的平均速度大于
段
14、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信息
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D.“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15、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B.将发声的手机置于密闭瓶内抽气
C.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和慢划
D.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16、实验室是科学探究的基地,正确使用仪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关于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仪器进行测量时,仪器的分度值越小越好
B.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若零刻线损坏则将无法完成测量
C.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感温泡不能触碰烧杯壁和底部
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时可以仰视液面读数
17、某小组同学要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他们用一个长方体的小木块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形成一个斜面,如图所示,他们要测量小车从A滑到C的过程中,小车通过、
、
段的平均速度,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小车从B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
B.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C.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保持较大的坡度
D.实验中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18、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除去人体的结石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C.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D.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19、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学校教室的高度约为3.5m
B.初中生的身高约是170mm
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为3s
D.初中生百米跑成绩约为7秒
20、有厂家发明了一种驱狗器,按下开关,发出特定频率的声波,狗听见不敢靠近,人却听不见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狗听见的声音不是由驱狗器振动产生的
B.人听不见,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人听不见,是因为驱狗器发出的特定频率的声波不在人耳听力范围内
D.狗能听得见,是因为狗的耳朵很灵敏,能听见响度很小的声音
21、.物态变化现象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22、如图所示,在新型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流动的空气)高速的迎面吹来,真实的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情形.在此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
B.汽车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
C.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
D.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23、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自制的气压计,他将气压计由一楼拿到六楼时,细玻璃管中液面会升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玻璃瓶和细玻璃管自制气压计时,瓶中的水不能装满
B.细玻璃管中液面升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大
C.利用自制气压计可以精确测量大气压的数值
D.细玻璃管越粗水柱高度变化越明显
24、图所示是小华从游泳池出来后站立时的情景,对小华感觉冷分析正确的是( )
A.是因为吹来的空气的温度较低造成的
B.是因为身上水蒸发时吸热、使人体温度升高
C.是因为身上水的温度低于人体造成的
D.是因为身上水蒸发时吸热,使人体温度下降
25、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_______s。
26、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ρA∶ρB=3∶4,如果A、B两物体均是实心的,则A、B两物体的体积之比VA∶VB=______。如果A、B两物体体积之比VA∶VB=3∶5,______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27、现代城市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59.1的数字,这个数字反映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8、日本海域发生强烈地震 ,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是_______(超声波/次声波),由于它的频率低于_______Hz,所以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29、去年暑假,小明全家从重庆到西藏游玩。到达西藏后,小明感到呼吸有些困难,爸爸告诉他这是由于西藏地区海拔高,大气压比重庆_________的缘故;并且告诉小明大气压对液体的沸点也有影响,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_______(选填“高”或“低”),所以当地烹饪牛羊肉以烧烤为主。
30、冬天,戴着眼镜的同学从外面进入室内时,往往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_后_________;小明家里用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是豆腐里面的水先_________再_________形成的。
31、小京利用天平、细线、烧杯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小石块的密度。小京在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m1后,又继续进行了图甲、乙的测量,其测量值分别为m2和m3。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写出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______。
32、某四轮轿车如图所示,它的质量是1.6t,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02m2。
(1)当它空载停在水平地面时,求它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 )
(2)当轿车高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 _____自重(选填“大于”“小于”“等于”)。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其原因?______
33、音乐课上老师播放“萍乡好声音”音像资料,优美动听的歌声是声带________产生的,同学闭目聆听能够分辨出是小提琴还是钢琴在演奏,是因为小提琴、钢琴的________不同。
34、检查视力时要求被检查者与视力表相距5m。小明同学在学校医务室检查视力,由于空间有限,用甲图方式检查,她应距平面镜_______m。经检测小明患上了近视眼,乙图中_______(选填“a”或“b”)图能简易说明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检查后小明站起来后向镜子走了0.5m,此时他与镜中自己像的距离是________ m。同时镜中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5、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将同一辆小车分别从相同的高度处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相同;
(2)小车在三个水平面上运动时,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由此推断,当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时,将保持______运动状态不变;
(3)由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出的物理学基本定律是______;
(4)上述实验结论是在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的。下列得出实验结论的过程与该实验相同的是______。
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C.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D.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36、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的柱形容器中盛有深度为1.1m的水,将一形状规则的金属块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在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浸没水中。若容器深度足够且不计水的阻力,水未溢出,忽略钢绳的形变,整个过程中钢绳的拉力F随金属块下表面没入水的深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金属块全部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金属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金属块刚好全部浸没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
37、小明从家中出发到某广场办事,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请你计算:
(1)从他家到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
(2)他在步行期间8s内通过的路程。
38、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道路有异常情况到立即刹车制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对应的时间为制动时间。若汽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以12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求:
(1)反应距离是多少?
(2)为避免与前车相撞,在正常行驶时驾驶员必须使自己驾驶的汽车与前面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一距离至少要大于多少米?
(3)若汽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以12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的制动时间为4.46秒,求司机从发现异常情况到车停止这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速度v/km•h-1 | 反应时间t/s | 制动距离s/m |
50 | 0.49 | 13 |
60 | 0.50 | 20 |
80 | 0.51 | 34 |
100 | 0.52 | 54 |
120 | 0.54 | 85 |
39、如图所示,请作出三角形 ABC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C′。(保留作图痕迹)
40、如图所示电路,请你在方框中画出下列情况下的等效电路:
(1)只闭合S2,滑动变阻器移动到最右端时,原电路等效为:______
(2)闭合所有开关,滑动变阻器移至最左端时,原电路等效为:______
41、如图所示,a、b两条光线是由平面镜前某一发光点S射出的光线经过镜面反射后的情况,请在图中作出S的位置,并画出其中一条入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