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开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根据该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琴与长笛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

    B.钢琴与长笛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C.钢琴与长笛的响度相同,音色相同

    D.钢琴与长笛的响度不同,音色不同

  • 2、密度公式因能被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置变化,物体的密度也会变化

    B.质量越大的物体,密度越大

    C.体积越大的物体,密度越大

    D.一杯水喝掉一半,密度不变

  • 3、跳伞运动员背着打开的降落伞从空中竖直跳下,他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合力为100N,方向竖直向下,已知运动员和降落伞的总重为800N,则运动员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  )

    A.100N

    B.700N

    C.800N

    D.900N

  • 4、在练习使用体温计时先测得甲的体温是37.5℃,若没有甩过之后又用它去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为36.5℃和38.5℃,那么在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时,该体温表显示的读数分别是多少()

    A.36.5℃和38.5℃

    B.36.5℃和37.5℃

    C.37.5℃和38.5℃

    D.38.5℃和38.5℃

  • 5、如图所示,是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该物质在第4min时是液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

    B.该图是某非晶体的熔化图像

    C.在第12min时不吸热不放热

    D.该物质的凝固点为80℃

  • 6、透镜在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影片

    B.用照相机给人拍照时,要使像更大一些,应增大被拍照者到镜头的距离

    C.手机扫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的2倍焦距以内

    D.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 7、小华展示在劳动课上学习的烹饪技能,为家人做馒头。如图所示,打开蒸笼,蒸笼上方有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是水蒸气

    B.“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C.“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白气”慢慢消失是升华现象

  • 8、《天工开物》初刊于明朝,如图是其中篇章“生熟炼铁炉”:古人将铁料熔炼成铁水,炙热的铁水顺着高处管道流入几尺远的较低水塘并完成淬火,最终制成熟铁。在下图中能反应铁水进入水塘完成淬火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是(  )。

    A.

    B.

    C.

    D.

  • 9、从古至今,我们从未停止过对光学的探索,今天就让我们循迹追光之路吧。

    (1)题图是小明结合追光年代尺梳理的思维导图,Ⅰ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A. 金燧取火       B. 小孔成像       C. 隔墙观景       D. 削冰取火

    (2) 题图甲是用照相机拍摄的“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场景。为了使拍摄的人像变大,应使( )

    A. 相机前移,镜头前伸

    B. 相机前移,镜头后缩

    C. 相机后移,镜头前伸

    D. 相机后移,镜头后缩

    (3)巡天空间望远镜可获取宇宙全景的高清晰图像,成像原理与下列哪种类似( )

    A. 小孔成像       B. 平面镜成像

    C. 汽车观后镜成像       D. 凸透镜成像

  • 10、如图所示为一加油站当日的油价,运用我们学习的物理知识试分析理论上在下列哪个时候加油是最划算(  )

    A.春天的早晨

    B.夏天的中午

    C.秋天的下午

    D.冬天的凌晨

  • 1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12.45 cm、12.46 cm、12.44cm、12.86cm、12.46 cm ,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12.46 cm

    B.12.4525 cm

    C.12.45 cm

    D.12.44 cm

  • 12、下列数据最接近一个普通中学生生活实际的是(  )

    A.跑100米所需时间约2分钟

    B.身高约为165分米

    C.质量约为0.5吨

    D.心脏1min跳动约70次

  • 13、小刚五次测量课本的宽度,记录结果;17.29cm、17.51cm、17.32cm、17.30cm、17.31cm,则课本宽度为(  )

    A.17.33cm

    B.17.30cm

    C.17.305cm

    D.17.31cm

  • 14、如图所示,小明查阅了坪山区某日天气预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逐时预报                                             日出06∶50   日落17∶38

    时间

    8时

    9时

    10时

    11时

    12时

    13时

    14时

    15时

    16时

    17时

    18时

    温度

    A.可用体温计来测量该日的温度大小

    B.该日让人体感最舒适的时刻应该是上午8时

    C.图中的温度单位符号是错误的

    D.该日8时至18时期间,液体的蒸发速度不变

  • 15、两实心物体质量之比为4:5,体积之比为3:4,密度之比为                    (  )

    A.4:3

    B.3:4

    C.15:16

    D.16:15

  • 16、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角为30°,则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应为(  )

    A.30°

    B.40°

    C.50°

    D.60°

  • 17、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与物到凸透镜的距离u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该同学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10cm

    B.u=6cm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物体从6cm处移动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当u=15cm时,在光屏得到的是放大的像,照相机利用这一原理

  • 18、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浸没水中,不要碰到烧杯的底部或侧壁

    B.从实验中可以看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C.在进行此实验过程中,当水加热至沸腾后,小孔中有大量的的白雾冲出,离小孔越近看到的白雾越多,这是液化现象

    D.分析图乙中的图线,第一次和第二次得到的图线不同的原因是水的初温和水的质量不同

  • 19、如图所示的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B.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C.在第30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D.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间,因为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 20、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甲盆放在30℃的环境中,乙盆放在5℃的环境中,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温度相比(  )

    A.乙盆水的温度高

    B.甲盆水的温度高

    C.两盆水温度相同

    D.无法确定

  • 2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心潮澎湃

    C.海水奔腾

    D.流星似剑

  • 22、李华的爸爸周末驾车从临沂出发到济南。汽车先以的平均速度行驶到达曲阜,停了后,再以的平均速度行驶到达济南。则从临沂到济南,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 23、学了物理,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很关注,并进行了估测:①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5cm;②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km/h;③人正常体温的平均值约为36.5℃;④人的脉搏跳动一次大约1min。以上估测中合理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 24、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较小的错误

    B.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D.多次测量可以减小所有情形的误差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等他听到枪声开始计时,那么计时时间比实际起跑时间_______(选填“长”“短”)了_______s。(保留两位小数)

  • 26、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_____,它是光的_____现象造成的。

  • 27、在测量的时候,要先根据实际情况估计测量范围和确定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然后再根据要求选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图所示是三种测量长度的工具,它们的分度值依次是.工人在给教室窗户安装玻璃时,需要测量窗户的长和宽,他应该选用图中的测量工具__________(填序号).

  • 28、请各举一个说明在生活中利用惯性与预防惯性造成危害的实例。

    利用惯性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防惯性危害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完成下列单位换算:200cm= _____________m        2.5h=___________min

  • 30、小强和小伙伴们玩物理游戏,他们找来同种材料做成的一个空心球和一个实心球,他们用天平测出A球质量为128g,B球质量为60g,用排水法测出A球体积为16cm3,B球体积为12cm3,聪明的小强计算出该材料的密度是___________g/cm3,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___________cm3

  • 31、如图所示,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AOM=60°,已知NOB=30°,NOC=45°,NOD=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______(选填“OB”、“OC”或“OD”)射出;反射角为______度。

  • 32、刻度尺是测量______的仪器,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小明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了一组数据分别是:15.35cm、15.35cm、15.36cm、15.55cm,这个物体长度的平均值是______

  • 33、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这个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

  • 34、橱房里多处可以看到一些物态变化现象,如液化气罐中的燃气是用 方法使气体 后以液态的形式贮存的.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小敏同学利用天平、细线、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一石块(不吸水)的密度。

    (1)将天平放置在______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小敏测量石块的质量过程中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操作,其中的操作错误是______,纠正错误后,将石块放入托盘天平的左盘,使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______g;

    (3)将石块放入盛水的量筒中,如图丁所示,则石块的体积为______,密度为______

    (4)小敏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小华说:只用天平也能测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a、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b、将一个烧杯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c、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

    d、酱油的密度表达式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已知某物休的长宽高分别是25cm4cm10cm;物体的密度是2g/cm3。求:

    (1)该物体的体积;

    (2)该物体的质量。

  • 37、小明家的汽车油箱容积为60L,已知汽油密度约为0.7kg/,请计算:

    (1)小明家汽车的油箱加满油的质量是多少kg

    (2)汽车在城市道路行驶时,因为经常要刹车和起步,所以油耗高;而汽车在高速路上匀速行驶时,因为运行平稳,所以油耗相对较低,经测试,该车在城市道路的平均油耗为10L/100km,而在高速路上行驶的平均油耗为5L/100km,小明家住在三环外的郊区,家长每天开车从家到学校,一共要行驶10km高速路和5km城市路,假设家长每天接送小明的路径不变,则该车从家到学校往返一次需要用油多少kg?加满一箱油,最多可以往返多少次?

    (3)小明家长在高速路上保持80km/h速度行驶,进人市区后车速只能达到20km/h的速度行驶,则小明家长接送小明的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38、有一辆车厢容积为10m3的货车,其载重量为20t,要将甲地的135t某种金属沙和35t干木材运往乙地,可以混合运输。已知干木材密度为0.5g/cm3。从这种金属沙中取出一些,其质量为45g,体积为10cm3

    (1)金属沙的密度是多少kg/m3?

    (2)运完这些材料,至少要运多少次?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

    ( )

  • 40、如图所示,物体A与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沿斜面方向所受力的示意图。

  • 4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SO与平面镜成50°角。画出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及其大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