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氧气能供给呼吸,而氮气不能,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铁制品比铝制品更容易锈蚀,是因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2、海洋是人类的母亲,但人类活动也对海洋造成了一定影响。下列涉及海洋的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海浪发电
C.海水蒸发
D.海洋酸化
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炭粉中的铁粉 | 用磁铁吸引 |
B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用铁丝代替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C | 鉴别氧气、氮气和空气 |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 |
D |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粉 |
A.A
B.B
C.C
D.D
4、下列关于微粒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粒观点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瘪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气体分子本身变大
B.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H+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组成新分子
7、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过滤长江水
D.添加锌粒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用稀盐酸除铁锈
B.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C.用石墨做电极
D.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9、“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可用于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N2
B.O2
C.H2
D.CO2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过滤
C.量取液体体积读数
D.称量NaCl固体
11、2022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研究功能分子,搭建出复杂的分子结构。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C.水变成冰以后分子停止了运动
D.构成H2O 和H2O2 的分子相同
1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主要气体污染物是SO2、氮的氧化物、CO等,其中CO来自于海水蒸发
B.生活中治疗胃酸过多,可以服用胃舒平片[主要成分是Al(OH)3],其主要是利用置换反应原理让胃酸的 H+与Al(OH)3中的OH-相互反应生成水
C.生活中可用草酸清洗水垢,主要是利用可溶性酸能与碳酸盐反应使水垢由难溶物变成可溶物而除去,发生分解反应
D.生活中可用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浓度的方法使燃烧更剧烈。
13、仅从化学方程式就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A.该反应常温下就剧烈进行并放出大量热
B.反应物有刺激性气味而生成物没有气味
C.反应生成的N2和H2O质量比为1:3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会变化
14、下列各项与形成雾霾天气有关的是
①森林砍伐 ②汽车尾气 ③燃放烟花爆竹④工业粉尘 ⑤煤炭燃烧 ⑥焚烧秸秆
A.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15、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16、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对运动员进行兴奋剂检测是保障比赛公平的必要措施。乙基雌烯醇是禁止运动员使用的兴奋剂之一,其化学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基雌烯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乙基雌烯醇含有20个碳原子、26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
C.乙基雌烯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0:26:2
D.乙基雌烯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7、把20%的硝酸钾溶液50g加水稀释到200g,则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5%
B.20%
C.12%
D.6%
18、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植物生长
B.陶泥制坯
C.冰雪融化
D.手工编织
19、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A.溶液
B.KCl溶液
C.CuO粉末
D.固体
20、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CO |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B |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 加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
C | 回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后的MnO2 | 过滤、洗涤、干燥 |
D | 鉴别N2和CO2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 |
A.A
B.B
C.C
D.D
2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B.加油站、油库必须严禁烟火
C.用水灭火是降低了物质的着火点
D.灭火的原理之一是隔绝空气
22、2023年是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目前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一种方法是将CO2与氢气反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B.上述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C.乙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4
D.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3、储存硫的药品柜张贴的标识是
A.
B.
C.
D.
24、科学家使用碳-14年代检测法印证了三星堆遗址所处年代属于商代晚期。下图是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属于非金属元素
B.碳-14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4,则其中子数为6
C.图中x的值是4
D.碳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
25、碳元素能组成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化学性质都不活泼
B.都可用来裁玻璃
C.都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D.都是黑色固体
2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27、写出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或题目所要求的化学符号。
(l)2Cl______;
(2)2个氮分子______;
(3)Al3 +______;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______;
(5)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28、用化学符号表示: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
(2)2个铁离子______。
(3)造成煤气中毒的是______。
(4)汽水中所含的酸______。
29、2021年新春伊始,我国芯片制造取得突破,用于电力的“伏羲”芯片实现自主生产,镓是用于生产芯片的重要元素。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应问题:
(1)如甲图,镓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氮化镓(GaN)是“伏羲”的重要成分之一,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乙图是某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其中A、B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
30、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名称写在横线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高锰酸钾、稀有气体。
(1)呈暗紫色的固体是____;
(2)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____;
(3)排放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
(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
31、2016年9月1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新突破,发射的天宫二号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1)为完成此次任务所做的各项准备中,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飞船内电路系统的设计
B制作神舟九号太阳能帆板的材料
C航天员在地面进行1500多次对接操作模拟训练
(2)四氧化二氮(N2O4)是运载神舟九号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之一.在室温、101kPa时,四氧化二氮是无色气体,易转化为二氧化氮(NO2).二氧化氮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能破坏臭氧层.因此,我国将于2014年投入使用的长征5号运载火箭将全部使用无毒无污染的新型环保燃料.
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四氧化二氮属于______(填字母序号).
A单质 B化合物
②在一定条件下,四氧化二氮转化为二氧化氮属于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③液态四氧化二氮的化学性质与气态四氧化二氮相同,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
32、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过量的锌粒,反应过程中溶液中FeCl2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表示。
(1)B点时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_______
(2)请写出C点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3、(1)下列各种“水”:①矿泉水;②红热的铁水;③清澈的河水;④自来水;⑤生理盐水;⑥蒸馏水;⑦雪碧汽水;⑧洁净的地下水;⑨水银。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____。
(2)氧化汞受热分解,其符号表达式为______,该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填名称,下同),该变化中最小微粒是______。
(3)军事上常用镁条作照明弹,镁条燃烧时的现象:_____燃烧,发出_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34、
__________、__________。
35、小金用蓝色石蕊试纸测试一杯牛奶,试纸仍为蓝色:两天后汤姆用蓝色的石蕊试纸再次测试同一杯牛奶,并且这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牛奶中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_(选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释现象_____。
36、小英同学从水库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
(1)小英取澄清的水样于试管中,加入适量______,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该自来水属于硬水,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再向水样中加入一定量______可除去颜色和臭味。
(2)将水样静置,经过过滤操作,便可得澄清的水样,在该操作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______。多次过滤后,小英发现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
(3)小英设计了如图所示进行电解水实验,其中试管______(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 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4)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水。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标号)。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提倡使用节水器具
C.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
D.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
37、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
(3)小妍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用F来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
38、如图是同学们实验活动的相关装置。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
(2)如图装置中有明显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纠正错误后,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其中生成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D装置中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9、某兴趣小组取一块6克生铁样品置于烧杯中(烧杯质量为50g),将100g稀硫酸均分为5次加入烧杯中(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且不溶于水),称得烧杯的质量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剩余烧杯的总质量/g | 75.95 | m | 115.85 | 135.8 | 155.8 |
(1)表中m的值为:
(2)计算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40、如图为探究氧气性质的实验。
(1)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
(2)在做甲、丙两个实验时,事先都需在集气瓶底部装有少量水,其作用不同,丙实验中水的作用是什么?__
(3)硫也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与丙实验相比,燃烧现象不同,请解释原因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