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宏观现象和微观解释不一致的是
A.水结冰不能流动——分子不再运动
B.6000ml氧气通过加压可装在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2、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是0.03%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金银花是在预防新冠肺炎时用到的一味传统中药,其主要成分之一是异绿原酸(C25H24O12),下列对异绿原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C.属于氧化物
D.由三种元素组成
4、幸福需要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小明在家帮忙做家务,请运用化学知识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煤气泄漏,立刻打开抽油烟机
B.切过咸菜的菜刀,洗净擦干后保存
C.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向锅内倒水灭火
D.用钢刷或钢丝球擦洗铝制炊具
5、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
C.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
6、如图为某品牌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钾”指钾元素,以K+形式存在于水中
B.该矿泉水略显酸性
C.该矿泉水带正电,所以能导电
D.实验室可以用该矿泉水来配制溶液
7、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二氧化碳
B.稀有气体
C.细颗粒物
D.氮气
8、工业上用NO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NO与的分子数之比为1:2
B.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C.转化过程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理论上,、
足量可以将NO、
全部转化为
9、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5
10、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物质 | 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CO、CH4 | 鉴别 |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
B | CaO中含有CaCO3 | 除杂 | 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 |
C | CO2中混有氯化氢 | 检验 |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
D | KCl和MnO2固体 | 分离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 |
A.A
B.B
C.C
D.D
1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 | B | C | D |
方案 |
|
|
|
|
目的 | 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 | 证明碳具有还原性 | 证明呼出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 | 证明二氧化锰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A.A
B.B
C.C
D.D
13、请帮他们分析下列情况,其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艺人浇糖人
B.冰淇淋冒白气
C.烧烤牛肉串
D.玩气球
14、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
|
|
A.取用固体粉末 | B.溶解固体 | C.气密性检验 | D.CO2验满 |
A.A
B.B
C.C
D.D
1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新能源:天然气、地热能、风能
B.混合物:18K黄金、赤铁矿、大理石
C.空气污染物:CO2、SO2、PM2.5
D.溶液:可乐、豆浆、啤酒
16、从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较好化学学习方式。如图是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对应物质一定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B点对应物质是一种有毒气体,在生活中可作为燃料
C.C点对应物质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空气中该物质含量升高会导致酸雨
D.A点对应物质既可以由分子构成也可以由原子构成
17、逻辑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方法正确的是
A.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点燃氢气之前要验纯,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验纯
C.H2O 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18、“加碘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19、中国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下列民俗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春节剪窗花
B.清明节放风筝
C.端午节赛龙舟
D.中秋节酿桂花酒
20、化学符号是重要的化学语言。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氮原子的是
A.N2
B.N2O
C.2N
D.2NO
21、元素周期表中,钴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27
B.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7
C.元素符号是Co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g
22、下列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在压强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成淡蓝色的液体
B.氮气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B.打开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都看到白雾
C.电解水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D.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2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取用固体药品
25、2023年杭州亚运会于9月23日开幕;火炬“薪火”以氢气为燃料,体现了绿色办亚运的理念。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符合的是
A.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D.提倡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26、昆虫信息素在替代农药方面为蔬菜瓜果的病虫害防治提供新策略。橙花叔醇(分子式为C15H26O)是制取昆虫报警信息素的原料。对橙花叔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橙花叔醇是一种氧化物
B.橙花叔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g
C.橙花叔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橙花叔醇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27、电解水实验中,加入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8、“化”说中国古代炼“金”术。
(1)战国《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黄金能以单质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原因是______
(2)东汉《周易参同契》记载:“胡粉[主要含PbCO3•Pb(OH)2]投火中,色坏还为铅”。该反应过程主要原理之一:Pb3O4+2C3Pb+2CO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胡粉属于混合物
B.冶炼过程中可能生成水
C.上述反应原理属于分解反应
(3)北魏《黄白第十六》记载:“曾青涂铁,铁赤如铜”。曾青即硫酸铜溶液,“涂铁“后的反应原理为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9、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在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请阅读信息并回答:
(1)84消毒液是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次氯酸钠的可由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同时还生成氯化钠和水,写出反应文字表达式__;
30、有三瓶无色气体,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下表是鉴别它们的过程,请根据表格内容填写: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______ | 其中一瓶变浑浊,另两瓶无明显现象 | 变浑浊的气体是___(化学式) |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分别放入不浑浊的两瓶气体中。 | ___ | 该气体是氧气 |
木条熄灭 | 该气体是氮气 |
3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Mg和Ag中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是 _____;
(2)将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_____的表面会留下划痕;
(3)工业炼铁反应原理为:3CO+Fe2O32Fe+3CO2,_____发生氧化反应;
(4)家用“锡纸”中的金属是锡还是铝,将打磨后的“锡纸”与 混合即可完成鉴别(填序号)。
A.稀盐酸
B.ZnCl2溶液
C.AgNO3溶液
D.SnCl2溶液
32、如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河水中不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装置图,据图回答问题。
(1)规范操作,除图中仪器外还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为_______,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
(2)除(1)中缺少的仪器外,图中还有一处明显错误,请说出改正方法:____________。
(3)过滤后的水可以直接饮用,该说法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33、如图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在试管a中加入约1/3容积的水和几片碎瓷片。将长玻璃导管c一端插入洁净的试管b中,导管c末端距离试管b底部2cm~3cm。把试管b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d里。用酒精灯加热试管a中的水,加热至试管b里有蒸馏水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d中冷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加热a试管时,常加入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使用很长的一段玻璃导管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制取蒸馏水与水电解过程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在野炊活动中用到的水来自一个大型水库,你认为水库的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如图是同学们自制的简易净水装置,净化水时,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作用,小明同学认为该水库的水是硬水,你认为可以用_____来鉴别,净化后的水你可以建议同学们通过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5、海水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_____;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填化学式)。
3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写出16号元素的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电子数不同
(3)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现在,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已经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4)从表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符号填空并按要求写出正确的化学式: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物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3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如图是配制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实验步骤)
(1)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______g,水_______mL(水的密度以1.0g/cm3计)。
(2)称量: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将一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 ________(按操作的先后顺序选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烧杯中 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②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所用量筒规格为________(填“10mL”“50mL”或“100mL”)。
(3)溶解:把量取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贴上标签。请填写下侧的标签________。
(实验误差分析)
(5)配制时,会引起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氢氧化钠固体不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3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B 中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___。
(2)制取 CO2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收集 CO2 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
(4)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 CO2。
39、有人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40、据报道,2004年4月16日凌晨,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化学式为Cl2)泄漏事故,厂区周边300m范围内弥漫着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消防官兵立刻进行了处理。已知氯气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化学式为HClO)。请回答:
(1)写出氯气的物理性质______。
(2)上述事故发生时,人们应采取的应急措施之一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