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有效减弱噪声产生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在学校周围植树
C.纺织车间工人戴上防声耳罩
D.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
2、下列连线哪一组是有错误的
A.
B.
C.
D.
3、近期,祁阳市很多学校的学生都有“甲流”现象,经常佩戴口罩可以避免交叉感染。戴眼镜的同学发现佩戴口罩后镜片上更容易“起雾”,“起雾”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凝华
4、在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中,除了要测物体的体积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A.长度
B.时间
C.质量
D.温度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D.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6、甲、乙两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时刻行驶情况,如图a,两车相距s,经过时间t后,两车距离变为s1(s1<s),两车的s-t图像如图b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b中的Ⅰ表示的是乙车的运动情况图像
B.图b中的t0时刻表示甲、乙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
C.t时刻一定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
D.t时刻可能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
7、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和月亮都属于光源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m/s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8、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用手捂住耳朵
B.在繁华的街边设置噪声监测装置
C.在居民区靠近马路一边植树造林
D.在摩托车尾部加装消声器
9、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春暖花开时,小河中的冰开始解冻,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B.炎热的夏天,放入冰箱冷冻室的矿泉水结成冰,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C.深秋的清晨,地面上出现了一层白霜,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寒冷的冬天,树上挂上了“雾凇”,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10、短跑运动员5s内跑了50m,羚羊2min内奔跑2.4km,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羚羊、运动员、汽车
D.运动员、羚羊、汽车
11、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把一个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所成像的位置;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为h1,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h2,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刻度尺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为h3,则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h1<h2
B.h1>h2
C.h3表示灯泡a的像的深度
D.h3表示灯泡a的深度
12、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
A.能淹没石块,放入石块后水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C.能淹没石块,且放入石块后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会溢出
1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一款新药在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三期临床试验的漫长历程,平均耗时年以上。研发新药经常是远水难救近火,老药新用成为更实际的操作。所以研究人员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现有药物的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横线上的句子所描述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14、太阳光通过棱镜折射会被分解成各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自然界虹和霓的形成也与光的色散有关,虹和霓形成的简化模型:空中的水滴可简化为球形,太阳光射入后,在水滴内经过若干次折射和反射后射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线a、e可能均是红光
B.光线a、b可能分别为红光和紫光
C.光线c、d可能分别为红光和紫光
D.光线c、f 可能均是紫光
15、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
B.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
D.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16、某同学在实验室通过对物体均匀的加热方式研究物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依据实验 数据正确地画出了如图 所示的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属于晶体凝固图像的是( )
A.
B.
C.
D.
17、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舞台激光
B.海市蜃楼
C.绿树成荫
D.水中倒影
18、下列测量仪器中适合用于测量百米赛跑成绩的是( )
A.停表
B.卷尺
C.体重计
D.温度计
19、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实验或情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试管中的碘在热水中会发生升华现象,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B.乙图中,滴入酒精的保鲜袋排尽空气后密封,将其放入热水中体积变大,这是因为酒精汽化了
C.丙图中,通过降低温度使可燃气体液化,储存在钢瓶内更方便运输
D.丁图中,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锅,纸不燃烧是因为火的温度太低了
20、“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已列入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关于节气中物态变化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谷雨”,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B.“白露”,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霜降”,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D.“大雪”,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21、小兰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五次测量同一本书的宽度,测量值分别为:12.42cm、12.43cm、12.43cm、12.20cm、12.44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1cm
B.5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
C.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12.428cm
D.应该去掉数据“12.20cm”,是为了减小误差
22、二十四节气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今年12月7日是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开始。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雪熔化过程需要向外界放出热量
C.雪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D.雪人在0℃以下也会逐渐变小是发生了汽化现象
23、密度定义式因能被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依据该公式测一盒牛奶的密度,说法正确的是( )
A.依据公式,测出这盒牛奶的质量和体积,可以计算牛奶的密度,因此密度和质量、体积有关
B.往这盒牛奶里加糖溶解,牛奶的质量变大,密度也会变大
C.一盒牛奶在喝掉一些以后,牛奶的质量变小,密度也会变小
D.一盒牛奶在喝掉一些以后,牛奶的体积变小,密度会变大
24、下列四个图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图像,其中属于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25、国庆假期,赵倩在江阴的鹅鼻嘴公园游玩,面朝南方站在阳光下,发现自己长长的影子在身体的右侧,这时是______ (选项“早晨”、“中午”、“下午”)
26、(1)在强烈阳光照射下,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投影仪发射的多彩影像是由红、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并在屏幕上发生______,使全家人能在各个不同位置共同观赏;
(3)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红色的舞台追光灯照在演员的蓝色裤子上,观众看到的裤子是______色。
27、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__实验;最早测量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__实验。
28、(1)如图甲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为 _____,此时的示数为 _____℃;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为 _____cm;
(2)利用图丙的装置探究水沸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①除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_____;
②在实验的过程中应通过观察 _____,判断水是否沸腾;
③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水温是 _____;
④如图丁所示为某小组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分析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
29、如图a所示,一杯中已经装有50cm3的某种液体,打开龙头,向杯中继续注入该种液体,杯子和杯中液体的总质量m总与从龙头中流出的液体体积V关系如图b所示。液体密度为 ___________。
30、如图是60m短跑和100m短跑,由图可知100m短跑运动员的速度为 _____m/s,两名运动员速度快的是 _____(填“甲”或“乙”)
31、唐诗《枫桥夜泊》中有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客船上的人听到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________而发声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其他声音,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__来区别的。
32、光射到平面镜上发生的反射属于 反射,而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投影幕上图象,是由于光射到投影幕上发生了 反射.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为35度,则反射角为 度.
33、小明在测量体温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所测体温是_____________℃。
34、如图所示,在“模拟雨的形成”实验中,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_____造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该变化过程需要______(吸热/放热),若要使“雨”下的更大,实验中金属盘中最好放些______(热水/冷水/冰块)。
35、如图是小霖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是点燃的绣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
(2)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而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确定了像的_______;
(3)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B蜡烛都无法和A蜡烛像完全重合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写一条即可)
(4)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将_______(选填“靠近玻璃板”、“不变”或“远离玻璃板”);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斥,观察光屏上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填“虚”或“实”)。
36、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迅猛发展,动车具有动力集中、提速快、效率高等优点。
(1)以动车车次D3018为例,此趟列车具体行程见下方时刻表,该动车从南京到武昌间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途中动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用了2min完全通过长2000m的隧道,求这列动车的长度多少米?
(3)动车过隧道时,动车全部在隧道中的时间是多少秒?
37、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打印机可以打印电脑设计的平面物品,而所渭的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普通打印机的打印材料是墨水和纸张,而3D打印机内装有金属、陶瓷、塑料、砂等不同的“打印材料”,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打印机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可以把 "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如图雪花挂件,是利用3D打印出的模型制作的玉石挂件,称其质量是11.2g,称模型质量是3.8g。问3D打印所用的材料密度是多少kg/m 3 ? 玉石密度是2.8 × 103kg/m3
38、如图所示,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连通器,若水塔内水面高度h1=20m,五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2=13m,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3=10m,水龙头出水口面积为4cm2。求:
(1)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处,水的压强是多少?
(2)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
39、如图所示为公交车上的把手,当公交车上坡沿着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画出把手受到的力的示意图(作用点为O点)。
40、如图所示,作出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41、(1)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到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上,请画出经两个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图。_______
(2)根据图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请作出反射面。_______
(3)小明同学想将一束与水平面成3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深井内,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度数。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