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芜湖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七(3)班的同学在做《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发展》的专题研究,以下资料可以入选的是

    A.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

    B.元朝与140多个国家有贸易关系

    C.马可·波罗来华

    D.新的民族——回族的形成

  • 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 北宋与蒙古对峙

    B. 宋夏和议

    C. 南宋与金对峙

    D. 宋辽对抗

  • 3、下列对应关系是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秦始皇——“焚书坑儒”

    ②东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明朝——八股取士

    ④清朝——“文字狱”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

  • 4、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 5、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这有利于( )

    A. 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 B. 加强国防事业

    C. 促进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D. 造就科技发达的局面

  • 6、小明对下图所示的工程和农具进行了研究。以下认识和评价正确的是

     

    A. 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发明

    B. 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

    C. 它们都反映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成就

    D. 它们都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 7、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朝,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①用“交子”在店铺换酒喝   ②在“瓦子”里听说书

    ③去“夜市”吃夜宵       ④在“勾栏”观看《窦娥冤》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8、与下图人物有关的史实是

    ①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

    ②创立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重视农业生产,鼓励人民开荒种粮,推广棉花种植技术

    ④建立元朝,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的政治局面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9、“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对哪位古代著名诗人的评价?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商隐

  • 10、下列人物中,曾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

    A. 郑和   B. 戚继光   C. 李时珍   D. 宋应星

  • 11、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为解决这一问题,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B.保持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C.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D.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 12、他统一了女真各部,12世纪初起兵抗辽后,建立大金。“他”是

    A.宋太祖 B.阿保机 C.元昊 D.阿骨打

  • 13、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A. 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B. 书柜上放有苏轼的词集

    C. 一面墙上挂着一幅宋金议和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D. 墙上挂着一把宝剑

  • 14、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A. B. C.西夏 D.

  • 15、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

    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瓦子里有人在说书,有人在看《三国演义》

    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  

    人们在阅读《红楼梦》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16、清代乾隆时期, 拥有“ 十万烟火”, 财富“ 甲于天下” 的城镇是( 

    A.汉口 B.苏州 C.佛山 D.景德镇

  • 17、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哪座城市商贸繁荣的景象

    A. 临安 B. 长安 C. 汴京 D. 澶州

  • 18、宋代都市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城内一般都设有多处供居民娱乐的场所——瓦舍。瓦舍出现的原因是(   )

    ①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的繁荣  ②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  ③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  ④宋朝重文轻武政策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 19、被誉为“国剧”,是中国文化“国粹”之一的戏剧种类是

    A.昆曲 B.皮黄戏 C.京剧 D.徽剧

  • 20、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云:“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

    A.祭奠北宋灭亡

    B.纪念抗金英雄岳飞

    C.讽刺南宋偏安

    D.赞美临安城的繁华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设立册封制度:顺治帝接见达赖五世,1653年正式赐予他金册、金印和“__________”的封号;康熙时,册封班禅五世为“___________”。

    (2)设置驻藏大臣: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_________,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3)1751年,清朝在西藏地方设立________,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

    (4)颁布法律:1793年,清朝颁布《______________》,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章程明确驻藏大臣政治上谕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政教事务。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_______、外交等事务;西藏地方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___________,依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最后报请朝廷批准。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5)六世班禅与乾隆皇帝:乾隆时,英国殖民者遣使入藏,试图与西藏地方建立直接联系。六世班禅不为所动,并明确表示:整个西藏都是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地方,西藏的一切无不听命于朝廷。此后还到达承德避暑山庄为乾隆皇帝祝寿。乾隆皇帝特意下令在山庄的北面,仿照班禅在________的扎什伦布寺,修建了__________庙供他居住。

  • 22、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唐朝时已出现,最初在民间流行。词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其中三位杰出的词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人口的增长

    (1)清朝前期_____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这是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

    (2)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____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3)人口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_____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 24、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请同学们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

    (1)新中国成立以来,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后来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________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________”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________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_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同年,日本首相________访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________年,中美建交。

    (4)2001年12月,我国加入________,这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 25、1206年,________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尊称他为成吉思汗。

  • 26、明末有一本书,既是地理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这本书是________

  • 27、按要求填空。

    请把下列历史人物的对应信息填入括号内,只填字母。

    (1)孔________(2)老________(3)司马________(4)刘________

    (5)张________(6)蔡________(7)贾思________(8)祖冲________

    (9)王羲________(10)杜________

    A.计算圆周率B.书圣C.出使西域D.《齐民要术》E.改进造纸术

    F.无为而治G.仁者爱人H.诗圣I.《史记》J.光武中兴

     

  • 28、明朝的________和清朝的________,都是实行文化专制的措施。

  • 29、两宋时期,词风委婉、细腻、清秀的女词人是________

  • 30、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尤其是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最著名的是_______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和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许多历史人物,他们的作为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将下列人物和他们的作为或事迹进行配对。

    (1)将下列史实字母序号填人入格中相应的位置。

    A.开凿大运河 B.设立锦衣卫 C.建立行省制度

    D.出现贞观之治 E.设立军机处 F.杯酒释兵权

    古代帝王

    史实

    古代帝王

    史实

    隋炀帝(杨广)

     

    元世祖(忽必烈)

     

    唐太宗(李世民)

     

    明太祖(朱元璋)

     

    宋太祖(赵匡义)

     

    清雍正帝

     

     

    (2)请在下列人物后面的横线上填写与之相对应的作品字母序号。

    A.《红楼梦》 B.《窦娥冤》  C.《西游记》  D.《资治通鉴》

    ①司马光:_____;②关汉卿:_____;③昊承恩:_______;④曹雪芹:______。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盛唐气象的主要表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宋朝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先进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宋代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重要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请用宋代的科技成就论证李约瑟的观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