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代有部著作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下面的插图出自该部著作的是
A. B.
C. D.
2、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在长城沿线重要位置上还修建关城,是重要的防御据点和关卡,著名的有山海关、居庸关、平型关、雁门关、嘉峪关等。明长城西至( )
A.鸭绿江 B.山海关 C.居庸关 D.嘉峪关
3、《北京晚报》2014年4月10日报道,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②年号开皇,史称其统治为“开皇之治”
③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④残暴酷虐,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4、下列与唐太宗有关的内容是
①皇帝要勤于政事
②大臣要廉洁奉公
③政府要轻徭薄赋
④开创科举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在中国历史三百多位皇帝中,唐太宗可谓众多封建帝王的楷模,他建立了让后世帝王钦慕不已的丰功伟绩。其“丰功伟绩”是指
A. 贞观之治
B.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6、清朝文士袁枚曾赋诗《澶渊》,诗云:“路出澶河水最清,当年照影见东征……一角黄旗万岁声……行人立马秋风里,懊恼孱王早罢兵。”诗中东征的“万岁”、“孱王”就是宋真宗。袁枚在诗中懊恼宋真宗“早罢兵”,正是基于澶州之战是在令人扼腕痛惜的情况下签订了屈辱条约。签约前的战情是( )
A.宋朝皇上御驾亲征,宋军击毙辽国大将,士气大振
B.宋朝士族率豪族衣冠南渡,大量南迁农民安居乐业
C.宋朝皇帝战前巡幸蜀地,羽林军竟作乱,皇威扫地
D.宋朝皇帝避实击虚,转战半个中国,勤王之师大盛
7、宋金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澶渊之盟的签订 B.金灭辽
C.1141年宋金和议 D.金把都城迁到燕京
8、在唐朝,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民族,唐太宗时期采取的民族政策是:
A.闭关政策
B.专制政策
C.开明政策
D.高压政策
9、假如生活在唐朝,不可能看到的是
A.农民用曲辕犁耕地
B.家中摆放着唐三彩
C.长安城规模宏大、街道宽敞整齐
D.长安城内有许多“瓦子”,十分热闹
10、“南海一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贸易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A.中书省
B.市舶司
C.巡检司
D.知府衙门
11、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是在(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2、“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 材料中“炀帝此举”是指
A.统一全国 B.创立科举制
C.修建粮仓 D.开通大运河
13、一位同学为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按劳分配、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判断他的学习课题是( )
A. 明治维新 B. 罗斯福新政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国有企业改革
14、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名将是:
A.岳飞
B.文天祥
C.秦桧
D.石守信
15、下列是一组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内容吻合的主题是
A.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B.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16、唐朝长安城是当时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下列关于这座城市的说法错误的是
A.长安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
B.长安城里可遇到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人
C.可以在长安城的坊里选购唐三彩
D.长安街道宽敞整齐,大明宫气势宏伟
17、清朝前期重视农业发展的帝王不包括
A. 皇太极
B. 康熙帝
C. 雍正帝
D. 乾隆帝
18、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A.认识到舟与水是因果关系
B.认识总结前代灭亡的教训
C.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D.看到人民力量的伟大
19、根据表格中的相关内容,你认为在“原产地”栏目中应该填写( )
品名 | 原产地 | 传入 | 特点 |
占城稻 |
| 宋朝 | 成熟早,抗旱力强 |
A. 日本 B. 越南
C. 印度 D. 朝鲜
20、下列词人中,继苏轼之后,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的是( )。
A. 李清照 B. 辛弃疾 C. 王安 D. 曾巩
21、中国政府与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________;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的方针是________。
22、请你写出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端点。
23、知识对对碰(将答案对应的字母填在对应的括号内)
24、1127年,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__(宋高宗)登上皇位,史称南宋。
25、目的:为了加强_____,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6、宋真宗时期: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________城下,威胁都城________。宰相________力劝皇帝亲征,最终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这次辽宋盟约称“________”。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27、由于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首领拥戴为________。唐朝先后设置________和________,管理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28、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_____》,这幅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有吴带当风,被誉为“画圣”的吴道子的代表作是《_____》。
29、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是________。他编写的《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30、金朝灭亡后,________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31、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许多历史人物,他们的作为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将下列人物和他们的作为或事迹进行配对。
(1)将下列史实字母序号填人入格中相应的位置。
A.开凿大运河 B.设立锦衣卫 C.建立行省制度
D.出现贞观之治 E.设立军机处 F.杯酒释兵权
古代帝王 | 史实 | 古代帝王 | 史实 |
隋炀帝(杨广) |
| 元世祖(忽必烈) |
|
唐太宗(李世民) |
| 明太祖(朱元璋) |
|
宋太祖(赵匡义) |
| 清雍正帝 |
|
(2)请在下列人物后面的横线上填写与之相对应的作品字母序号。
A.《红楼梦》 B.《窦娥冤》 C.《西游记》 D.《资治通鉴》
①司马光:_____;②关汉卿:_____;③昊承恩:_______;④曹雪芹:______。
32、列举我国历史上唐朝、清朝出现的“盛世”局面。
33、隋唐以来,经济进步明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两种工具的名称?
材料二:
(2)材料二的各种资料反映了宋代哪些经济信息?(不少于三条)
材料三:
年代 | 顺治8年 | 康熙39年 | 乾隆59年 |
人口数量 | 0.7亿 | 1.5亿 | 3.13亿 |
(3)指出材料三中人口变化的趋势。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