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安康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宋代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

    A.瓦子 B.勾栏 C. D.藩坊

  • 2、小史同学阅读到一则课外资料:“开元初,上留心理道(治理国家),革去弊讹(弊端)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治理)。”这里的“上”指

    A. 汉武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 3、两宋时期,辽、北宋、西夏、金(建立时)、南宋的都城分别是(   )

    A. 上京、东京、兴庆、会宁、临安

    B. 上京、东京、中都、临安、会宁

    C. 东京、上京、兴庆、会宁、临安

    D. 上京、东京、兴庆、中都、临安

  • 4、清朝虽然是少数民族建立、进而统一全国和对全国进行统治的政权,但在思想文化上仍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传统,继续推崇

    A.法家思想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重文政策

  • 5、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下列选项与宋元时期史实不符合的是

    A.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 祖冲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C. 关汉卿是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

    D.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

  • 6、“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 7、他是我国古代科学家,他曾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古希腊数学著作《几何原本》。他在我国古代农学史上同样影响巨大。他的一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作甚多,计有《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农书草稿》《泰西水法》等。这里的他是

    A.贾思勰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

  • 8、(2015·深圳学业考)每个时代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  )

    A.   B.

    C.   D. 小说

  • 9、“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帝、景帝提倡节约,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

    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 10、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A.废除丞相

    B.设立东厂

    C.分封藩王

    D.迁都北京

  • 11、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五代十国”这一历史局面是唐末以来哪一现象的延续

    A. 政权更迭

    B. 藩镇割据

    C. 武将夺权

    D. 政权分立

  • 12、“均平等贵战旗扬,血沃中原剑影狂。弓马精通能舍命,菊花(提示:代指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贵品格)怒放敢封王。……轻克长安称大帝,虎狼谷上立金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率军“克长安称帝”的是(     

    A.李密

    B.陈胜

    C.黄巢

    D.吴广

  • 1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灭亡的标志是:

    A.黄巢起义

    B.藩镇割据

    C.安史之乱

    D.朱温建立后梁

  • 14、如图历史纪年表中的①处应是

    A. B.南宋 C. D.

  • 15、我国至今一直沿用的县,省级行政机构,最早推行分别是在

    A. 秦朝,元朝

    B. 战国,唐朝

    C. 战国,元朝

    D. 秦朝,宋朝

  • 16、《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她

    A. 发展科举制度

    B.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 重用有才能的人

    D. 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 17、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出现的

    A.饺子

    B.半两钱

    C.银票

    D.交子

  • 18、下面是某校七年级阳光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总结,其中与历史较吻合的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19、史书记载“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反映了唐代哪一生产工具创制的功效(   )

    A. 曲辕犁 B. 翻车 C. 直辕犁 D. 筒车

  • 20、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

    A.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

    B. 宋朝商业繁荣——“交子"的出现

    C.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军机处的设立

    D.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北宋、西夏、金的建立者的姓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________年,李渊建立唐朝建立,都城长安。

     

  • 23、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宋代杰出的女词人____________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其作品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

  • 24、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境条约《______》,这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3)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4)唐代记载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的重要文献

  • 26、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 27、元朝时设置________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 28、元曲是由杂剧和散曲组成。代表人物是________,代表作是《窦娥冤》。

  •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司马光的代表作——

    (2)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系统总结的作品——

    (3)李时珍的代表作——

    (4)吴承恩的代表作——

  • 30、开通:_____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_____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____的大运河。

    概况:大运河以____为中心,北抵____,南至____,连接了海河、____、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中国古代文化灿烂,科技成就领先世界。请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贡献连起来。 

    毕昇________       ①编写《资治通鉴》

    司马光________     ②发明活字印刷术

    李时珍________     ③编写《本草纲目》

    徐光启________     ④编写《天工开物》

    宋应星________     ⑤编写《农政全书》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请写出上述朝代的文学代表人物(写出一人即可)。

    (1)唐之诗——

    (2)宋之词——

    (3)元之曲——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①读图: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②北宋通过改革,采取了以文立国的国策,实行文人统治。宋太祖把科举制度作为人才选拔的基本制度。

    (1)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隋唐时期政治制度名称和北宋实行的政策。

    材料二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2)根据材料二指出“帝”指的谁?他统治时期废除了历代存在哪一制度?

    材料三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3)根据材料三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