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辽议和和宋夏议和的相同点是( )
A.北宋对少数民族政权称臣
B.北宋每年送给少数民族政权岁币
C.北宋在军队惨败下议和
D.少数民族政权更多的依靠北宋政权
2、我国制瓷业历史悠久,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
A.景德镇
B.海南岛
C.余杭
D.开封
3、“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这描绘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朝代的疆域
A. 秦朝
B. 唐朝
C. 元朝
D. 宋朝
4、对闭关锁国政策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只许五口通商
B.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 排斥一切洋务
D. 严禁一切对外贸易
5、一位同学分类梳理中国古代书籍,其中①处可填
第一类:《论语》《老子》《墨子》 第二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第三类:《齐民要术》《天工开物》_____①_____ |
A.《农政全书》
B.《大唐西域记》
C.《窦娥冤》
D.《全唐诗》
6、唐朝杜佑所撰《通典》中记载:“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这段史料体现了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主要作用是
A. 提高了隋朝造船技术 B.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 便利了隋炀帝巡游玩乐 D. 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
7、端午节到了,青青想到山上采些艾草(一种中药),她应查阅的著作是
A. 《天工开物》
B. 《本草纲目》
C. 《水经注》
D. 《缀术》
8、在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全国性政权是:( )
①隋 ②唐 ③元 ④明 ⑤清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⑤ D.④⑤
9、明朝时厂卫特务的活动十分猖撅,上自官府,下至百姓,无孔不入;从城市至乡村都有他们的踪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A. 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B. 皇帝爱惜自己的臣子
C. 明朝叛乱较多
D. 皇帝小心眼,臣民不规矩
10、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的杰出首领是
A.忽必烈 B.阿骨打 C.金兀术 D.铁木真
11、北宋初期的 989年,全国户数只有 650 万。到北宋末的 1110 年,已增长到 2088余万户。北宋人口得以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发展成就突出 B.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C.消除割据分裂因素 D.民族关系十分融洽
12、(2017·昆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
A. 建立元朝 B. 设置行省
C. 统一蒙古 D. 开凿运河
13、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古代帝王是
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 唐玄宗
D. 唐中宗
14、下列标题不属于《红楼梦》的是
A.贾宝玉品茶栊拢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C.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D.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
15、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掌握军权
B.集中行政权
C.集中财权
D.集中司法权
16、清代戏剧艺术繁荣发展,在众多剧种中,最有影响的是
A.昆曲和京剧 B.昆曲和秦腔 C.京剧和豫剧 D.京剧和汉调
17、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初中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请判断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1世纪的是
A. 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
B. 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
C. 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
D. 北魏孝文帝于公元494年迁都洛阳
18、下面是四位古代诗人写的有关隋朝大运河的诗,在四位咏史诗人中,你认为哪一位诗人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最恰当
A. 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B. 宗元鼎:“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C. 李敬之:“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D. 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9、清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对满清不利的书籍总数为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馀种、8万馀块。这些做法体现清朝实行的文化政策是
A.文化专制
B.文化保护
C.文化开放
D.文化自由
20、他在位时,首次册封“班禅”封号,平三藩,设台湾府,三次亲征噶尔丹,打败俄罗斯,被后人称为“圣祖”。他是
A.朱元璋
B.皇太极
C.康熙
D.乾隆
21、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是________;随着民族融合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________。
22、表现
(1)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2)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________风气盛行一时。
23、 ① 于1260年继承汗位,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并于 ② 年正式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 ③ (今北京)。元朝建立后,继续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 ④ (今杭州),南宋灭亡。 ⑤ 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统一全国大业,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
24、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
25、黄巢起义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___专权,____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无以为生。
26、朱元璋强化皇权
(1)措施:
①在地方:朱元璋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立“_____”,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朱元璋还先后分封_____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②在中央:在中央,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_____和_____,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_____﹐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③设立_____特务机构: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_____,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设立_____。这两个机构合称“_____”,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2)影响: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_____,_____大为加强。
27、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最著名的谏臣是________,曾进谏二百多次。
28、宋代设立_____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清代顺治时期,颁布“____”,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29、明朝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________。
3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称之为“________”;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31、将下列剧作家及其作品连线。
A、汤显祖 ①《桃花扇》
B、洪 昇 ②《牡丹亭》
C、孔尚任 ③《长生殿》
32、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
请回答:
(1)列举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及“唐蕃和同为一家”的典型史实。
(2)写出元朝对广阔疆域实行有效管辖的政治制度。
(3)列举元清时期对台湾实行有效管理的措施。
(4)列举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巩固西北边疆采取的措施?(各举两列)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材料二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