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南通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下列属于宋朝发明的是

    ①雕版印刷术

    ②火药

    ③活字印刷术

    ④交子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 2、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强化中央集权。他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是通过

    A.分割宰相的则政大权

    B.在地方设置转运使

    C.在各州府设置通判

    D.强化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 3、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后人称他的诗为“诗史”。“他”是( )

    A. 李白 B. 白居易 C. 王羲之 D. 杜甫

  • 4、建立“后金”,后改名为“清”的民族是( )

    A. 契丹族   B. 女真族   C. 党项族   D. 吐蕃族

  • 5、《陕西通志》曾记载明末(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尽矣,则剥树皮而食……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材料反映的状况导致了(     

    A.李自成起义

    B.吴三桂降清

    C.金改国号清

    D.崇祯帝登基

  • 6、碎叶城是唐朝安西四镇之一,但官修史书对其介绍甚略。玄奘法师却有详细描写:“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种植)糜麦、蒲桃”。想要研究唐朝时西域和西亚的历史,我们要查找(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金刚经》

    D.《贞观政要》

  • 7、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注重禁锢人民的思想以维护统治。其中清朝实行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

    C.对外开放

    D.大兴文字狱

  • 8、毛东在《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下列属于“一代天骄”的历史功绩是:

    A.建立北宋 B.完善三省六部制

    C.统一蒙古 D.建立元朝

  • 9、“原因与结果、手段与目的、种子与果实是无法割裂开的,因为结果孕育在原因之中。”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A

    戚继光抗击倭寇

    巩固西北边疆

    B

    蒙古族建立元朝

    京剧产生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土尔扈特部回归

    D

    唐中期以来节度使势力加大

    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A.A B.B C.C D.D

  • 10、与郑和下西洋作用不相符合的是

    A. 推动华侨移居南洋

    B. 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C.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D. 到达了美洲大陆,为哥伦布的远洋航行提供参照

  • 11、“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文中的“东瀛”指的是

    A.天竺

    B.朝鲜

    C.日本

    D.印度

  • 12、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朝在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是

    A.大篆 B.小篆 C.行书 D.楷书

  • 1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称颂的诗人是

    A. 白居易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 14、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以下谚语能反映这种转移完成的是

    A.无徽不成商 B.苏湖熟,天下足 C.湖广熟,天下足 D.扬一益二

  • 15、有御稻、香粳、银条等类别,取其品质好;而更多的是百日动、六十日、八月白等名目,取其早熟。这对于实行复种、提高产量至关重要。材料说明了

    A.清朝水稻品种繁多,农家经常选育新种 B.清朝时期农业耕地面积增加

    C.清朝水稻产量显著提高 D.水稻成为清朝时期人民的主要粮食

  • 16、“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此句是指( )

    A. 隋大运河开凿的理由   B. 隋大运河开凿的作用

    C. 唐代对外交通发达   D. 元朝漕运和海运

  • 17、宋朝儿童启蒙读物《神童诗》的开头一句就写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民间则有“做人莫从军,做铁莫做针”“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俗 语。这反映了宋朝实行怎样的基本国策

    A.重农抑商

    B.重内轻外

    C.重男轻女

    D.重文轻武

  • 18、下表是科举考试在不同时期南北方状元人数的对比(单位:个)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朝代地区

    五代

    北宋

    南宋

    北方

    40

    6

    28

    6

    11

    10

    南方

    17

    10

    27

    74

    78

    88

     

     

    A.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B.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C.统治者更重视南方人才 D.南方社会环境比较安定

  • 19、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的主要原因是

    A. 文臣知识丰富,有治国才能

    B. 文臣对皇帝更忠心耿耿

    C. 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

    D. 武将知识欠缺,性格鲁莽

  • 20、与“黄袍加身”的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杨坚

    B.李渊

    C.赵匡胤

    D.成吉思汗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金灭辽及北宋

    (1)辽灭亡: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而金军却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____年,辽被金灭亡。

    (2)北宋灭亡: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______年,金军攻破______,北宋灭亡。

  • 22、明朝时期的“八股取士”将________定为命题范围;清朝初年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统治者大兴________

  • 23、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_和爱国主义者。

  • 24、人口的增长

    (1)人口增长:明朝鼎盛时全国人口达到________亿多。

    ①原因:清朝前期,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________

    ②表现:到________时,全国人口已达到1.5亿;________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2)影响:由于人口快速增长,有些地方密度加大,________矛盾逐渐突出;垦荒使很多天然________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________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 25、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____________

  • 26、________年,李渊建立唐朝建立,都城长安。

     

  • 27、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建立了四通八达的________

  • 28、唐朝的书法家中最著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历朝统治者都重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建设。

    (1)秦始皇派人开凿______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______,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3)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_____,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 30、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

    垦田面积逐渐扩大,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_______________。重视兴修水利。

    (2)手工业方面

    ①纺织业品种繁多,丝织业工艺水平最高。

    ②陶瓷业发达,邢窑_______,越窑_________,唐三彩闻名中外。

    ③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3)商业方面

    商业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荣的大都市,如都城____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__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人物与其所处朝代及成就连线

    郑成功      唐朝        收复台湾

    鉴真       北宋        东渡日本

    毕昇       明清时期      活字印刷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时间

    (1)北宋建立——

    (2)南宋灭亡——

    (3)蒙古政权建立——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明清时期,我国小说的创作进入高峰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常说的“四大名著”是哪四部著作?

    (2)明清时期小说发展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