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关于《红楼梦》的描述错误的是
A.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
B.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
C.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D.揭示了农民阶级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2、每个时代都有其明显的时代特征。宋代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现象,具体包括
①文臣的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②文官主持军务 ③科举进士地位高 ④武将功高受重视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唐末农民起义是指( )
A.黄巢起义
B.朱元璋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靖难之役
4、清初统治者认为“国之大计”是( )
A.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B.加强中央集权
C.加强海外贸易 D.促进中外交往
5、《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该书的作者是
A.施耐庵 B.罗贯中 C.宋应星 D.徐光启
6、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 乾陵遗址 B. 大昭寺会盟碑
C. 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 敦煌莫高窟
7、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抬遗。遂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8、图中的《咏鹅诗》是骆宾王在7岁时创作的,这位小神童长大后在一次叛乱中名动大唐。《全唐文》收录了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武则天曾读过这篇讨伐自己的檄文,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一句时,振衣而起,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由此可见,武则天这位皇帝( )
A.重用酷吏残害宰相
B.重视殿试考生文章
C.残酷打击敌对官僚
D.选拔人才不拘一格
9、明太祖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明太祖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
A.扩大六部权力 B.改革丞相制度
C.扩大地方权力 D.加强君主专制
10、下列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
B.唐太宗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C.唐太宗创建三省六部制度,明确中央机构职权
D.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
11、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A.《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B.《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C.《缀术》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
12、小华同学是一个文学迷,他绘制了一张文人名片(如下图)。图中横线处应填写的名称是
A. 苏轼
B. 李清照
C. 李白
D. 王实甫
13、如果说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么明朝无疑是中国学术思想上黑暗时期的开始。这是因为明朝( )
A.发生焚书坑儒事件 B.宦官把持朝政
C.八股取士禁锢思想 D.文字狱控制思想
14、下图为清政府颁发的“金奔巴瓶”。与此相关的制度
A.推动了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密切了汉藏间的文化交流
C.统一了藏族地区宗教信仰
D.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15、清乾隆时,徽班以徽调为主,汲取其他地方戏的腔调和表演形式,融汇贯通,形成的新剧种是
A. 昆曲
B. 汉调
C. 秦腔
D. 京剧
16、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A.辽和西夏 B.金和元朝 C.金和西夏 D.元朝和清朝
17、有人说:“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
A. 《尼布楚条约》
B. 雅克萨之战
C. 设置驻藏大臣
D. 清朝疆域图
18、宋辽金元,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宋朝、辽朝、金朝和元朝四朝之合称。这一段时期属于多民族竞争时期,直到元朝建立,中国本土 (包括华北和华南)从未被一个统一政权所控制。下面是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④③②
19、下图所示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情况应出现于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20、《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如右图所示,宋元时期我国就建立起这种官营的“物流”业务,这种制度被称为
A.丞相制度 B.坊市制度 C.驿站制度 D.岁币制度
21、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应的事物名称
(1)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2、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______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3、表现
(1)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2)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________风气盛行一时。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维持了约1300年的选官制度一一
(2)唐朝时日本派到中国的使节称为一一
(3)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叛乱一一
25、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1260年,______继承蒙古汗位。
(2)______年,______改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______。
(3)______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出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______。______年元朝攻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
(4)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局面,为____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6、城市见证历史。
(1)见证了“CHINA”的由来,北宋时,被称为中国瓷都的是______。
(2)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______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3)明成祖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______。
27、宋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设立__________加以管理海外贸易: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__”。
28、下图是宋代风俗画《 _______》的一部分,此画作者是________。
29、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崛起:女真族居住在____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______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金朝建立:1115年,______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____,他就是_______。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______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30、唐太宗开创的治世局面是____________;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
31、连线题
32、列举题:请你列举出宋元时期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大城市。
33、宋元科技文化光彩。
材料一 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梦溪笔谈》
(1)材料一描述的是我国哪一科技发明?发明者是谁?此发明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二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七年级下册教科书
“沉石寻孤屿,浮针辨四维”
——南宋朱继芳
(2)材料二中“指南针”是什么时候制成的?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指南针的作用?
材料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
(3)材料三诗 句 中隐含的科技发明是什么?此发明何时出现,何时开始用于军事?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元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