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比较、归纳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的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完成全国的统一 ②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③都城位于今天的北京 ④阶级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589年,隋文帝灭陈朝,统一全国。其年代可表述为
A. 公元5世纪80年代
B. 公元5世纪90年代
C. 公元6世纪80年代
D. 公元6世纪90年代
4、据说清朝状元秦大士是秦桧后人,他曾在岳飞墓前自嘲“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他“愧姓秦”的原因可能是( )
A.金灭北宋
B.南宋偏安
C.岳飞冤死
D.宋金对峙
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中的“开元”指的是( )
A. 唐太宗统治时期 B. 唐中宗统治时期
C. 唐玄宗统治前期 D. 唐玄宗统治后期
6、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
A. 鉴真东渡 B. 玄奘西行 C. 文成公主入藏 D. 戚继光抗倭
7、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割据混战的五代十国时期。“五代”的第一个王朝是( )
A.后汉
B.后晋
C.后梁
D.后周
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下列先民中最早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9、“在这一页,我看见布衣毕昇……灵感的火烧烤胶泥,字模和铁板婀娜多姿,一页纸到十万页纸,鲜活的字时刻跃动。”材料简述的是
A.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B.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火药应用于军事方面
10、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鉴真
B.玄奘
C.郑和
D.马可·波罗
11、新学期开始,七年级(1)班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朝的中外交往”。下列选项中的内容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汉藏“和同为一家”
B.鉴真东渡宣扬佛学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12、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写过60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
A.《资治通鉴》 B.《窦娥冤》 C.《水浒传》 D.《红楼梦》
13、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数得上名字的学派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各家学派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不同学派之间既有辩论抨击,又互相影响,取长补短。这种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焚书坑儒 C.科举取士 D.百家争鸣
14、七年级某班在历史课上举办了以“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为主题的故事会,小明同学讲述了岳飞抗金的故事,小丽同学讲述了文天祥抗元的故事。关于这些人物的共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B.都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C.都体现了勇于斗争的气节 D.都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15、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政权是
A. 北宋
B. 辽
C. 西夏
D. 金
16、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继唐诗之后的又一座丰碑。宋词中豪放词派的开创者是( )
A.苏轼
B.李煜
C.李清照
D.辛弃疾
17、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湖北军政府 D.中国国民党
18、下列关于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排序,正确的一组为
A.隋-西晋-秦-元
B.西晋-隋-元-秦
C.秦-隋-西晋-元
D.秦-西晋-隋-元
19、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与图中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隋末农民起义
B.唐朝建立
C.隋统一全国
D.隋朝建立
20、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中国商船的踪迹最远可到达( )
A. 朝鲜
B. 日本
C. 南海诸国
D. 非洲东海岸
21、宋代是个手工业和商业空前发展必盛的时代。手工业方面,江西_____成为瓷都,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商业方面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______。
22、1616年, 统一女真,建立金国,史称后金。1636年, 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 迁都北京,逐渐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3、唐朝时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_______享有诗仙的美名,_______被誉为诗圣。
24、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__ 加以管理;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_________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5、北宋从越南传入了优良水稻品种——________。宋朝时,出现了“________,天下足”的谚语。
26、 根据提示,完成下表内容。
载体 | 案例 | 说明 |
诗歌 | 唐朝杜甫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后人称他的诗为“(1)______”。北宋文学家(2)______的词,豪迈奔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 (10)综上所述,归纳历史信息流传方式的特点。 |
戏曲 |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3)______。清朝中后期,北京一些戏剧家在融合多剧种的基础上创新形成了一个新剧(4)______。 | |
绘画 | 唐朝画家(5)______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等。 | |
书法 | 隋唐书法,名家荟萃。《颜氏家庙碑》的作者是(6)______,(7)______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 |
小说 | 曹雪芹的《(8)______》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 |
地图 | 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 (9)______。 |
27、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________族建立的辽,西北有________族建立的西夏。
28、________时,毕昇发明了________,该技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北宋时,制成了________,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29、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年在位)。他即位以后,在贤相________和________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
30、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_____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后进入福建、广东等地,消灭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31、配伍连线题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司马光的代表作——
(2)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系统总结的作品——
(3)成书于明代的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明以来,高县文风不扬,科场及第者甚寡……愿集金以筑塔(文峰塔)……”三年内即有两人科场中选,由是读书之风顿起。
——中国佛教协会官网
材料二 中央集权示意图
材料三 ……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人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1)材料一中在明代,这一制度在考试文体格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2)阅读材料二图示一、二,指出其所体现的制度分别属于哪个朝代?明朝朱元璋采取什么措施,导致图三与图一、图二的制度大不相同?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是清朝时期哪位皇帝为加强皇权而采取的什么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出怎样的演变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