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 ,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船上设计了水密隔舱,使用指南针。与宋王朝有海外贸易的达五六十国,进口货物在400种似上。从这些材料中可以提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宋代的海船抗沉性较好 ②宋代的海船能在雨雾天航行
③宋代的海船居于世界领先地位④宋朝海外贸易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在古代社会,户数的增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如图是西汉至宋朝南北方户籍比例变化图,材料反映的主题是
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大一统国家建立
C.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D.君主专制的强化
3、下图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就是
A.武则天 B.吕后 C.慈禧太后 D.冯太后
4、有西方学者曾说:“直至1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北宋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
A. 造纸术
B. 火药
C. 活字印刷术
D. 指南针
5、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下列历史现象的产生与这一“恶瘤”密切相关的是
A.休养生息 B.文字狱 C.文臣统兵 D.五代十国
6、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 )
A.顾恺之
B.吴道子
C.颜真卿
D.阎立本
7、开元末年以后,造成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唐朝出现外重内轻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皇帝权力过大
B.朝中大臣权力膨胀
C.地方州县权力过大
D.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
8、下列对科举制度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B.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C.对邻国没有什么影响 D.打破了由世袭贵族坐断仕途的局面
9、从唐朝开始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最后完成于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10、历史叙述包括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准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A | 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 册封是唐朝历任皇帝管理少数民族的唯一政策。 |
B | 唐朝时期多数妇女接受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等活动,武则天还做了皇帝。 | 唐朝时男女完全平等,女子地位甚至高于男子。 |
C | 唐朝末年黄巢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攻占长安,建立政权。 | 黄巢起义军结束了唐朝统治。 |
D | 五代十国的建立者出身武将,靠兵变完成改朝换代。 | 五代十国实际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
A. A B. B C. C D. D
11、隋朝完成统一发生在
A. 5世纪80年代
B. 5世纪90年代
C. 6世纪80年代
D. 6世纪90年代
12、王建《凉州行》:“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诗句反映的主题是唐朝( )
A.民族交融的加强
B.农耕经济的发展
C.社会风气的保守
D.对外交往的频繁
1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前名门望族垄断高官的局面,使有才学的人可以由此参政。这里的“它”指的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世袭制
14、某一兴趣小组以“唐朝与天竺交往”为主题进行历史探究,他们可参考的文献是
A. 《桂苑笔耕》 B.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C. 《资治通鉴》 D. 《大唐西域记》
15、中国古代有一部药物学巨著,被“生物进化论之父”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是
A.《齐民要术》 B.《伤寒杂病论》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16、如下图所示,从左图一到右图政治制度的变革发生在(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7、1771年,带领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的杰出首领是
A.渥巴锡
B.噶尔丹
C.大和卓
D.小和卓
18、因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毛泽东赞誉为“一代天骄”的是( )
A.成吉思汗 B.努尔哈赤 C.忽必烈 D.皇太极
19、下图中央权力机构的变化开始于( )
A.明太祖朱元璋 B.明成祖朱棣
C.清顺治帝 D.清雍正帝
20、推翻明朝统治的是( )
A. 吴三桂领导的叛军 B.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C. 努尔哈赤领导的大军 D. 皇太极领导的清军
21、明朝的建立
1368年,____称帝,建立明朝,定都____,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22、________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3、王安石变法
(1)背景: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2)时间:_____年
(3)支持者:_____
(4)目的:摆脱_____,实现_____。
(5)主要措施:
①经济方面:募役法、_____、农田水利法
②军事方面:_____
(6)成效: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_____有所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0000多处。
(7)结果: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24、隋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唐朝时期开创开元盛世统治局面的是________。
25、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_,南至_______,连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五大水系。
26、《红楼梦》
(1)作者:清代作家____创作,高鹗续写。
(2)《红楼梦》,又名《____》。
(3)主要内容:《红楼梦》以贵族青年____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____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____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4)社会意义:作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____、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5)特点与地位: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部小说____强、____高。至今,《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7、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战乱局面的朝代是
28、十一世纪上半期,生活在西北的___________族建立了西夏政权。
29、公元1271年,________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与大都。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司马光的代表作——
(2)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系统总结的作品——
(3)李时珍的代表作——
(4)吴承恩的代表作——
31、对号连线(请将朝代、人物、作品正确连线)
32、618年,隋炀帝在洛阳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33、我国古代政治制度随着形势需要不断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都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材料二: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三: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不拘常规锐意改革,对选官制度的完善起到了很大作用。自她之后,历朝历代皇帝都举行殿试,进士们也自豪地说自己是“天子门生”。
材料四:北宋通过改革,采取了以文立国的国策,实行文人统治。宋太祖把科举制度作为人才选拔的基本制度。
材料五: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族入主中原时仿金制…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1)材料一与我国古代的哪一个选官制度有关?这一制度创立于哪一时期?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和武则天为完善这一制度所做的贡献。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实行什么政策?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4)说出材料五中的制度是哪位皇帝时期创立的?创立这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