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历史上,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的皇帝是
A.汉武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2、明清时期,面对传染病流行朝廷会减免税粮赋役、发放账济以减缓灾情;一些满杯济世思想的医生也不避疫气施医送药,践行“不为将相,便为良医”的美德;不少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更是主动出资出力,救民济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
A.明清政府重视救灾防灾
B.疫情有助于消解阶级对立
C.儒家思想影响国民行为
D.明清的防疫体系趋于完善
3、下列选项中不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的是
A.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B. 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C. 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D. 重视人才的选拨和任用
4、明朝人文征明在《满江红》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体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岳飞抗金取得了完全胜利
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
③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④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广泛同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宋代最受重视的节日是元旦,这天人们要燃放鞭炮、拜年等,据此判断元旦是今天的
A.端午节
B.春节
C.中秋节
D.元宵节
6、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要办理手续的地方是( )
A.外贸部门
B.礼部
C.蕃市
D.市舶司
7、英国作家培根评价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作用时说道:“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他说的“第一种”是( )
A.造船技术 B.印刷术 C.火药的发明 D.指南针的使用
8、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在元朝时期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
A.藏族 B.满族 C.回族 D.蒙古族
9、下列清朝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发生于乾隆皇帝时期的是
A.册封达赖喇嘛 B.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0、以下对倭寇、戚继光及其抗倭斗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倭寇形成于元末明初 B.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
C.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 D.戚家军从葡萄牙手中收回了澳门
11、宋朝初期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句谚语的时代背景是:
A. 宋朝人贪生怕死,害怕打仗
B. 辽和金经常骚扰北部边境,宋朝军队战争特别多
C. 宋朝统治者轻视军队,缩减军费开支
D. 宋朝统治者的重文轻武政策
12、唐太宗说:“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底非国家所有。”为此,唐太宗的做法是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注重虚心纳谏
C.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D.加强边疆管理
13、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辄千万”。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A. 南宋临安 B. 唐代洛阳 C. 北宋东京 D. 元朝大都
14、“它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被誉为‘国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材料中的“它”是
A.徽剧
B.昆曲
C.元曲
D.京剧
15、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主要压制打击的对象是
A. 督抚大员
B. 王公贵族
C. 知识分子
D. 商人富豪
16、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研究内容,它的主题应该是
A.封建经济的发展
B.文化专制的强化
C.对外关系的发展
D.君主专制的加强
17、宋代的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同的,南方增长极快。南宋末年,临安府九县人口达到124万,尚不包括不下十万人的军队,以及为数众多难以统计的流动人口。而同时期,伦敦只有2万人,巴黎有4万人,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也不过10万人口。这主要反映了宋代
A. 政治中心东迁的趋势
B. 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C.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D. 小农经济较之庄园经济更稳定
18、“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出自岳飞《满江红》一词,其中的“胡虏”、“匈奴”指的是哪个少数民族( )
A.匈奴
B.女真族
C.契丹族
D.党项族
19、下列属于贞观时期推行的措施是
①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
②完善三省六部制
③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④统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20、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写道:“城市如此美丽,布置如此巧妙,我们竟不能用语言描述它了。”这里说的“城市”是
A.长安
B.洛阳
C.元大都
D.临安
21、11世纪前期契丹族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
22、中国的指南针技术是由 传到西方的。
23、唐朝末年起义军在______的率领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王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
24、女真族的崛起
(1)金的建立时间是____年
(2)金的建立者是____族的____,他就是金太祖。
(3)金的都城在____
(4)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____,发展____,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25、盛唐之时,气象万千。
(1)唐代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 和筒车。
(2)唐代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越窑的 如冰如玉,郉窑的 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3)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 ”之称。
(4)唐代书法、绘画名家辈出,最著名的书法家有 和欧阳询;著名画家有 和吴道子等。
26、《__________》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_________》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7、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战斗英雄:
①黄继光是______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②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抗美援朝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_______、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他们被誉为“__________”。
(3)抗美援朝胜利: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4)抗美援朝意义: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______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__________。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28、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
29、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得益于实行________的政策。
30、宋代是个手工业和商业空前发展必盛的时代。手工业方面,江西_____成为瓷都,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商业方面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______。
31、
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女真族 吴道子
诗圣 元昊
党项族 阿骨打
32、举出元朝的建立者、都城和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
33、 (从开放到闭塞)中华文明和其它各种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同放异彩、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精神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汉唐时期,以陆路为主,这时经济重心还在中原。二是宋元至明清,以海路为主,这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加上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北方多战乱,也由于指南针的用于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等,使得大规模的海上交流得以实现。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对外交往方式至宋元以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据材料一概括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文化交流的结果是推动人类文明共同发展。在文字、战争、航海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的三种宋元科技成果;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海外的三部明清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无不证实中国文化影响世界。与此同时,世界文化也影响着中国,异域的歌舞艺术、方外的宗教信仰、遥远的高产作物……都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
(2)试列举材料二中“三种宋元科技成果”“三部明清总结性的科技著作”“遥远的高产作物”各一例。
材料三 见下图。
(3)上图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远洋航行路线?其航行最远到达哪里?
材料四 这一对外政策的名称,并不见诸于任何官方文献和私人著述,是后人对清政府前期(鸦片战争前)实行的一系列对外政策加以概括而得出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来华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场所、行动范围、华夷交往等作出限制;设立公行制度,包办一切进出口贸易的独占权,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4)材料四描述的是哪一对外政策?1757年后,“包办一切进出口贸易的独占权”的是哪一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