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氮物质种类繁多,下列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的是
A.NO
B.N2O
C.NaNO2
D.HNO3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间有直接联系的是
选项 | 用途 | 性质 |
A | 氮气用作金属焊接保护气 | 氮气难溶于水 |
B | 金刚石用于制作钻头 | 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
C | 石墨用于生产铅笔芯 | 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
D | 天然气用于生火做饭 | 天然气燃烧会放出热量 |
A.A
B.B
C.C
D.D
3、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B.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4、如下图所示,用胶头滴管向装有固体的广口瓶中滴加液体,使气球变大,一段时间后,气球又恢复到原状(装置气密性良好),则下列使用的固体和液体的组合(如表格所示)中,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选项 | 固体 | 液体 |
A | 二氧化锰 | 过氧化氢溶液 |
B | 生石灰 | 水 |
C | 硝酸铵固体 | 水 |
D | 碳酸钠粉末 | 稀硫酸 |
A.A
B.B
C.C
D.D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的分馏
B.石墨转换成金刚石
C.铁铸成铁锅
D.工业制氧气
6、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挤瘪后把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逐渐鼓起来,如图所示。鼓起的程过中,塑料袋中酒精分子的
A.数目增多
B.种类增多
C.体积增大
D.间隔增大
7、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用二氧化碳灭火
B.火箭以液氢做燃料
C.金刚石切割玻璃
D.用焦炭冶炼金属
8、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物质是变化的。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燃放烟花
B.篝火燃烧
C.冰雪融化
D.葡萄酿酒
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点燃氢气前需验纯,则点燃其他可燃性气体前也要验纯
C.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因此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碳在空气中也可以燃烧,所以可用该反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0、消防用自动感温喷淋头如下图。当温度升高到设定值时,热敏玻璃管内密封的液态丙三醇迅速汽化,将管胀破,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敏玻璃管能将外界的热量传递给丙三醇
B.热敏玻璃管胀破的原因是丙三醇汽化,使管内压强增大
C.喷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生活中应避免将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
11、今冬明初我国可能面临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用牡丹根制成的中药“丹皮”中含有的牡丹酚(C9H10O3)具有镇痛、抗炎等作用。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牡丹酚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牡丹酚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C.牡丹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一个牡丹酚分子中含有22个质子
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不带电,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C.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13、一氧化氮(NO)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NO在人体内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实验室收集NO只能用排水法。对NO的猜想或评价正确的是:( )
A.易溶于水
B.可能极易与氧气反应
C.易与水反应
D.有害无利
14、我国杰出的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以氯化钠、水、氨气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碱”,该方法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A.NaHCO3
B.NH4Cl
C.CaCO3
D.Na2CO3
15、我国科学家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近十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贡献。关于锑元素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
B.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1
C.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8g
D.锑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16、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
B.红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
C.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左侧玻璃导管中的水可以吸收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过滤
18、11月7日,我国首艘内河液氨(NH3)运输船顺利首航。NH3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A.1:1
B.1:3
C.14:1
D.14:3
19、在太空舱里,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Ni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3,则Ni的化合价为
A.+4
B.+3
C.+2
D.+1
20、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碳分子:C60
B.1个铁离子:Fe3+
C.两个氢原子:2H
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蔗糖溶解
B.轮胎爆炸
C.铁生锈
D.灯泡发光
2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 B.稀释浓硫酸 | C.称量NaOH固体 | D.蒸馏实验 |
A.A
B.B
C.C
D.D
23、甲醛(CH2O)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人体有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醛由碳和水组成
B.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
C.甲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D.居室装修后为防甲醛残留,应开窗通风
2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海水晒盐
C.粮食酿酒
D.衣服晒干
25、下列事实,不宜用微粒之间有间隔的性质来解释的是
A.1L小米和1L黄豆混合,总体积小于2L
B.向一定体积的液体加压,体积变化极小
C.向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体积明显变小
D.温度升高,酒精温度计的液面上升
26、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等体积的CO与O2反应
B.1g硫和1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C.等质量的石灰石与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加热氯酸钾与MnO2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
27、下图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其中“”代表汞原子,“
”代表氧原子。
(1)该反应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填粒子名称),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
(2)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为_______。
28、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命之源。
(1)下列各种水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汽水 B 矿泉水 C 雨水 D 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
(2)纯净水、矿泉水都是常见的无色液体,两种无色液体可用多种方法区分,例如:加入______,根据产生泡沫的多少来区分。
(3)小刚为了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_。
(4)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来代替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其中,表示钠原子,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C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D物质的名称是_____。
29、按要求写化学式:
(1)镁元素___________。
(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
(3)干冰___________。
(4)饼干在空气会变软,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
30、空气的成分按____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_____,氧气占_____,稀有气体占_____,二氧化碳占____,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___,它是由多种单质和多种化合物组成的_________。
31、已知氮、硅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1)含有氮元素的碱_______(填符号)。
(2)氮化硅可用于制造业、航天业,根据结构示意图写出氮化硅的化学式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硅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 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C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D 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
32、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们生活用水主要通过水厂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地下水及地表水经过净化得到(如图)。
(1)地下水是重要水源。雨水经过种植土层和砂层能得到净化,还能补给地下水。种植土层和砂层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自来水厂输送到用户的自来水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纯水。
(3)自来水厂取水后可加入明矾【KAl(SO4)2·12H2O】作絮凝剂。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4)生产自来水时,“投药消毒”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每一位公民都要爱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你的节水窍门有__________(写一条)。
33、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
①用注射器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在1、2两处中有一处有明显的现象发生,该实验的现象是_____,请用化学表达式解释此现象_____,该反应属于的基本类型是_____反应。
②3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用化学表达式解释原理_____。
34、根据下列现象证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物质,请将物质的名称或符号写在题后空格内: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证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3)以空气为原料,可生产硝酸和氮肥,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35、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信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的溶解度。例如:由下表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 g。
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g | KNO3 | 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NaCl | 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7.8 |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KN0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图中能表示KN0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选填“A”或“B”)。
(2)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将⑤继续冷却至10℃,烧杯中共有KN03固体______g。
36、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它们水溶液的 pH 都______ 7(填“大”或“小”或“等于”)。
(2)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盛有_____的试剂瓶。
(3)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写出把硫酸转变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7、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
(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得的二氧化碳常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欲选择以上装置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B→_____ →_____→ C(填装置序号)。
38、实验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实验Ⅰ在实验前应在集气瓶中______,在实验时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______。
(2)实验Ⅱ为电解水制氧气,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检验a端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3)实验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______(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
①冷却到室温
②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39、现需要收集一瓶凤凰高铁站内的空气样品,你可以怎么做呢?______。
40、如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反应条件部分省略),请回答:
(1)写出物质②中的阳离子符号________ ;
(2)固态物质③俗称________ ;
(3)点燃条件下生成的物质④化学式是________ ;
(4)如图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 ;
(5)实验室用物质①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