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合金具有金属特性;②合金一定是混合物;③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④合金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⑤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⑥钢是铁合金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
2、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丙为气体单质,其余三种均为化合物,甲、乙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体。“→”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存物已略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丁可以为CO或CO2
B.甲的化学式为H2O
C.上述涉及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D.一定条件下,乙和丙可以互相转化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14
B.丙、丁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不一定与甲物质中元素种类完全相同
C.甲可能是单质
D.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之比是14:11
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冰水混合物——混合物
B.蒸馏水——化合物
C.硫酸铜——氧化物
D.空气——纯净物
5、我国明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有利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其中的一个化学反应为,该反应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以上都不是
6、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三种分子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C.反应中分子发生分解,原子重新组合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3
7、奥司他韦(C16H28N2O4)常用于1岁及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下列关于奥司他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奥司他韦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组成
B.每个奥司他韦分子含有16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
C.奥司他韦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奥司他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8、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星火燎原
B.石蜡熔化
C.玻璃破碎
D.汽油挥发
9、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防治雾霾天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提倡节能环保,全面推广使用氢能源
C.减少重金属污染,废旧电池深埋处理
D.为防止水污染,污水处理达标再排放
10、如下图中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
11、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硬度都很大、熔点都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
C.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D.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12、对比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O2含量
B.探究燃烧条件
C.探究铁生锈条件
D.探究乳化现象
13、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是Rb
C.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D.核外电子数为37
14、小明同学在学习了有关酸、碱、盐的知识后,记录了下列笔记,其中有错误的是
A.所有的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B.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会发生变质
C.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碳酸钠
D.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常看到白雾
15、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丁为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所表示的两种微粒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乙对应的元素为金属元素
C.由丁可知,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g
D.丙表示的微粒带正电荷
16、下列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H2O2表示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表示1个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C.N2表示2个氮原子
D.表示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17、在N2、NO、N2O5、NH4Cl四种物质中,N元素表现出的化合价共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恒温下,向一定质量的KNO3不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B.向一定量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铜粉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19、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淡化海水
B.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C.CO、CO2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20、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3”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①3Hg ②Fe3+ ③SO3 ④O3 ⑤3O2- ⑥3P2O5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⑥
B.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①③④
C.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
D.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
21、“碳中和”目的是使碳排放与碳吸收达到平衡,最终实现零排放。下列措施不利于“碳中和”的是
A.植树造林
B.节能减排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
2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高锰酸钾
B.面粉
C.食盐
D.乙醇
2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大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烟
D.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覆盖一层光亮红色的物质
2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错误的是
A.五氧化二氮:O5N2
B.两个氢原子:2H
C.两个氮气分子:2N2
D.碳酸根离子:
25、中国黑陶距今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德州黑陶起源于龙山文化。下列黑陶制作过程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原料筛选
B.造型成型
C.地胚处理
D.烧制成品
26、建构模型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为氧化物
C.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
27、化学符号可准确简洁的表达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4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
(2)两个镁离子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空气中第二位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
(4)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
28、饺子是我国的传统面食,制作白菜馅饺子的原料有:面粉、猪肉、白菜、植物油等。上述原料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
29、从1世纪起,铁便成了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
(1)上述三种铁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2)下列物质用途中,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A.干冰做制冷剂
B.镁条燃烧
C.铜做导线
D.氮气做保护气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铝制品耐腐蚀,其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0、如图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填空:
(1)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阴离子的为_____。
(2)B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
31、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是____.
(2)图2中的反应现象为____,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____,其目的为____.
32、手机通常采用高能的锂(元素符号为Li)电池作为电源。
(1)锂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 电子而成为锂离子,其离子符号为_____。
(2)金属锂除了制造锂电池外,还可以用于储存氢气,其原理是金属锂与氢气化合生成白色粉末状的氢化锂(LiH),氢化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写出氢化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33、溶液和乳浊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___作用。
(2)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50 g的4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溶的硝酸钾固体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得到溶液。加入硝酸钾固体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
实验编号 | a | b | c | d |
加入硝酸钾固体的质量 | 45 | 50 | 55 | 60 |
所得溶液的质量 | 95 | 100 | 105 | 105 |
①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g。
②取实验b所得溶液,若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在不改变温度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操作是:加水________g, 混匀。
(3)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____________而减小。
(4)在某H2O2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 :17,现向57 g该H2O2溶液中加入1.5 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4、有下列物质:①过氧化氢溶液,②高锰酸钾,③金属汞,④清洁的空气,⑤氯化钠,⑥水,⑦铜粉,⑧氧化铝。请用序号填空:
(1)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
35、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粒子的符号。
(1)体温计的汞(俗称水银)是由_______构成的。
(2)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即固体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3)用来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x﹣y=10时,该粒子属于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36、现①液氮 ②铜绿 ③铜粉 ④干冰 ⑤冰水混合物 ⑥氯酸钾溶液 ⑦空气 ⑧澄清石灰水八种物质填空:
(1)含有氧元素的是_____,
(2)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
(3)属于含氧化合物的是_____,
(4)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5)属于单质的是_____,
(6)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37、结合下列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宇母的仪器的名称:b、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若要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气体则发生装置最好选____(填字母序号),若用装置G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填“①”或“②")端进入;收集二氧化碳还可以选择___(填字母序号)装置,原因是______,用此装置收集时应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已满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
(4)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来制取甲烷,现要制取纯净的甲烷气体,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填字母序号)
38、下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
(1)A内气体是_______,连接蓄电池的______极。事先往水里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为了_________。
(2)电解水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39、小新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镁带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轻,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酒香不怕巷子深
(2)用水壶烧水,水沸腾时壶盖被顶起